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观点 >

廊坊大城县燕南长城2018年发掘简报

http://www.newdu.com 2019-11-25 《文物春秋》2019年第3期 佟宇喆 参加讨论

    廊坊市文物管理处 大城县文物管理所
    摘 要:2018年6月至8月, 为配合津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大城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 对位于廊坊市大城县工程区域内的东段燕南长城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此次发掘, 对燕南长城的修建方式有了准确了解, 验证了以往燕南长城的调查结论, 同时明确了大城县境内的燕南长城堤防功能大于御敌功能。
    关键词:河北大城县; 燕南长城; 防洪堤; 战国晚期
     
    2018廊坊市大城县地处冀中平原腹地, 属海河流域, 全境地势平坦, 自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在1999年底廊坊市进行的长城调查中, 确认大城县内共有两段战国燕长城遗址:东段长城“经西子牙村西、旺村村东、商庄子、孙河、北赵扶村西, 在南赵扶村西南与子牙河大堤相接”, 然后向西南方向延伸至刘固献村南;西段长城经郭底、王轴北等村, 在南楼堤村东南转向南偏西, 穿大城县县城东部后经杨堤、高堤等村, 在刘固献村的西南端与子牙河大堤相接。两段长城在刘固献村南汇合后继续向西南方向延伸, 经毛演马村至燕南长城的终点东马村[1]。在津石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 需横穿西段长城西艾子村 (属文安县) 西南至王轴北村西北和东段长城李次花村以东、子牙河堤以西的范围 (图一) [1]。这两处长城遗址地表均不见遗迹, 西段地表下损毁严重, 东段地表下有残存墙体。为配合津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大城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 于2018年6月至8月对工程区域内的东段燕南长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图一大城县战国燕南长城位置走向和发掘位置示意图 下载原图
    发掘区位于大城县旺村镇李次花村东约1500米处, 东距子牙河约2000米, 发掘面积240平方米, 通过布设一条垂直于城墙墙体的东西向探沟 (编号2018DLG1, 方向350°) , 从平、剖两个方面剖析长城墙体遗迹。探沟长40米, 宽6米。
    一、地层堆积
        发掘区地势西高东低, 地表原种植有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发掘前, 津石高速公路项目工程队已将发掘区域的地面平整, 城墙直接暴露于地表。城墙东西两侧的地层堆积不同, 现以2018DLG1北壁为例, 分别加以说明 (图二) 。
    1. 西部地层第 (1) 层:耕土层 (含部分垫土) 。土质松软, 包含大量植物根茎。厚0~32厘米。
    第 (2) 层:黄褐土层。土质较硬, 含沙和少量碳灰颗粒。淤积形成, 无包含物。深32厘米, 厚0~60厘米。
    第 (3) 层:灰褐沙土层。土质较硬, 内含少量螺蛳壳。淤积形成, 无包含物。深0~92厘米, 厚35~100厘米。
    第 (4) 层:黄褐沙土层。土质较硬, 内含少量螺蛳壳和水锈斑点。淤积形成, 含极少量陶器残片, 磨蚀严重。深130厘米, 厚30~40厘米。
    第 (5) 层:灰褐土层, 西部土色偏红褐。土质较硬, 内含较多螺蛳壳。淤积形成, 含少量绳纹板瓦残片和残陶片, 磨蚀严重。深95厘米, 厚0~110厘米。
    第 (6) 层:浅黄色淤沙土。土质松软纯净, 无包含物。燕南长城墙体即建筑在此层之上。
    2. 东部地层第 (1) 层:黄沙土层。土质松软纯净, 内含少量螺蛳壳。淤积形成, 无包含物。厚0~40厘米。
    第 (2) 层:黄褐沙土层。土质松软纯净, 内含较多螺蛳壳。淤积形成, 无包含物。深0~40厘米, 厚20~185厘米。
    第 (3) 层:灰褐土层。土质较硬, 内含较多螺蛳壳和红褐胶泥块。含少量陶器残片, 磨蚀严重。深0~45厘米, 厚20~65厘米,
    第 (4) 层:浅黄色淤沙土, 土质松软纯净, 无包含物, 与西部第 (6) 层为同一地层堆积。
    二、长城墙体情况
        城墙仅存底部, 剖面呈梯形, 顶部残宽约9.2米, 底宽15.45米, 残高约0.95米, 分8层夯筑而成。墙体未发现开基槽现象。
    图二G1北壁剖面图 下载原图
    第 (1) 层:红褐胶泥混合灰褐土夯成, 质硬, 内含少量螺蛳壳。未发现明显夯窝, 但分层明显。分布于城墙的西侧, 应为城墙墙体护坡, 厚10~85厘米。本层发现2条南北向板筑槽。均口大底小, 槽壁平滑规整, 口宽8~10厘米, 底宽约6厘米, 深16~20厘米。
    第层:灰褐土夹杂少量红褐胶泥夯成, 质硬。分布于城墙西侧, 应为城墙墙体护坡, 厚0~70厘米。本层发现1条南北向板筑槽, 口大底小, 槽壁规整, 口宽10厘米, 底宽6厘米, 深20厘米。本层出土遗物均较碎小, 包括绳纹板瓦残片1片, 内饰菱形纹;夹蚌红陶陶片7片, 均为筒形釜 (燕式釜) 残片;泥质红陶陶片2片, 器形不可辨。
    第 (3) 层:灰褐土混合红褐胶泥夯成, 质硬。东侧倾斜, 夯成城墙墙体护坡, 厚0~30厘米。本层发现3条南北向板筑槽, 均口大底小, 槽壁平滑规整, 口宽10厘米, 底宽6厘米, 深15~25厘米。
    第 (4) 层:红褐胶泥夹灰褐土夯成, 质硬, 内含少量碳灰颗粒, 未发现明显夯窝, 厚0~40厘米。西侧有一条南北向宽200厘米、深40厘米的沟, 沟壁向内倾斜, 圜底, 沟底没有淤沙土, 似为有意挖成, 用途很难确定。
    第 (5) 层:红褐胶泥夹少量灰褐土, 质硬。未发现明显夯窝, 厚0~20厘米。
    第 (6) 层:红褐胶泥层, 土质纯净, 较硬。未发现明显夯窝, 厚约10厘米。
    第 (7) 层:浅红褐胶泥层, 土质纯净, 较硬。厚约10厘米。该层下发现少量夯窝, 均为圆形, 单夯。
    第 (8) 层:灰褐沙土, 土质较硬。含少量螺蛳壳, 厚约10厘米。
    (8) 层以下为浅黄色淤沙土, 遍布夯筑迹象。夯窝均为圆形, 排列无规律, 直径15~30厘米, 深2~6厘米。
    根据上述地层情况, 推测城墙的修筑顺序为:先平整并夯实浅黄色淤沙土, 然后分层夯红褐胶泥作为基础, 其上用夹板夯筑城墙。
    三、结语
        此次发掘的燕南长城遗址出土遗物较少, 仅在城墙第 (2) 夯层中发现少量陶器残片, 可辨器形为燕国典型器物夹蚌筒形釜 (燕式釜) 。结合前人的调查研究结果[1], 初步推断城墙建筑年代为战国晚期。
    通过解剖城墙墙体发现, 城墙修建于平整夯筑过的地面之上, 无开槽夯筑迹象, 东西方向也未发现类似城壕的遗迹现象。墙体用红胶泥层夯, 最上面有夹板夯筑的痕迹, 应为一处人工修筑的城墙。城墙基础完全由红胶泥夯筑而成, 这与2013年发掘的邢台威县北宋黄河大堤遗址[2]的情况基本相同, 故可以判断本次考古发掘的燕南长城的主要功能是抵御洪水的侵袭。至于防御的是哪条河流, 暂无法确认。一方面, 虽然墙体东西两个方向淤积层不同, 但无法直接判断何处为外, 何处为内;另一方面, 与宋代修建大堤紧临河道、堤外临河形成清晰的淤积层不同, 战国晚期赵、魏、齐等国修建的防河堤均离河较远, 一般能达到12.5公里。因此, 大城县境内两段长城是防御一个目标还是东西各有针对, 我们不得而知, 这也是此次发掘工作的遗憾。
    总体来看, 以往对战国燕南长城的考古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西部的保定地区和东部的廊坊地区。西部主要是对区域内长城墙体进行了几次抢救性试掘, 但未见资料发表。东部则系统地调查了区域内长城的分布和走向。本次考古发掘工作验证了以往燕南长城调查工作的准确性, 也为燕南长城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参考文献
    [1]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廊坊市战国燕南长城调查报告[J].文物春秋, 2001 (2) .
    [2]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威县鲧堤遗址发掘简报[G]//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省考古文集:五.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4:146—150.
    (图表略,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