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为什么酒醉的人能记得回家的路?断片不会影响记忆吗?

http://www.newdu.com 2019-11-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你们知道为什么酒醉的人能记得回家的路?接下来趣历史小编为您讲解!
    为什么有的人醉酒后能记得回家的路,醒来却不记得是怎么回家的?
    这是醉酒对记忆严重损害的一种情形,称醉酒记忆“断片”。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正体现了酒精对记忆破坏的基本特征。
    醉酒对记忆的影响
    酒精是世界上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性药物,也是对脑功能影响最广泛的精神性药物。
    在西方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把精神性药物(包括非法的毒品)比作工具箱里的各种工具,那么,酒精就是其中的长柄大锤。
    

    总体上说,没有任何一种大脑的认知或行为功能可以逃脱酒精的“魔爪”,这也是醉酒者之所以会丑态百出的原因。
    具体来说,除了可以损害脑的平衡,运动协调,决策和一系列其他功能外,只需要喝上1、2杯,酒精就可以产生(实验室,我们感受不到)可检测的记忆障碍。
    酒精对记忆的损害呈现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即随着喝酒量的增加,记忆障碍的程度也会逐渐加深。
    直到,在某些情况下,部分记忆形成和回忆的完全缺失,这就是所谓醉酒记忆断片——就如同过去看胶片电影,放映过程中某一段的内容完全或者断断续续缺失一样。
    酒精对记忆的影响,最大的特点是“有所侧重”。
    

    按照目前记忆的模态模式,酒精主要影响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转换和存储;对短期记忆的形成和原本储存在脑内长期记忆的回忆没有影响或者影响有限。
    已知,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的转换主要是在脑内一个被称为海马的区域进行。
    

    研究已经证实,酒精对长期记忆形成的影响主要就是作用于海马CA1区的锥体细胞。
    在大鼠实验中发现,当给予酒精45~60分钟,酒精血液浓度(BAC)峰值超过0.16%(2倍于人类醉驾水平)时,海马CA1锥体细胞功能就会被关闭;经过7小时后,这些细胞功能才会重新恢复。
    负责从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编码和转存细胞的功能被关闭,短期记忆自然不能转换成长期记忆,事后自然不能回忆起这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这就是醉酒记忆断片的主要生物学机制。
    当然,这种影响还涉及其他多种机制,比如酒精对于长期记忆形成有关的内侧隔区和额叶,以及其他功能区的抑制。
    而且,在不同人这种影响不同。
    有的人对这种影响的耐受性强,即使曾经甚至经常烂醉如泥,却从来没有发生过断片;而有的人敏感,即使较低BAC水平也容易发生断片。
    在不同人,断片发生的BAC也存在很大差异。在人类的研究发现,断片通常发生在BAC达到0.20%以上,最低的是0.14%。
    至于断片的程度,在不同人也存在很大差异,有的是整段记忆的完全缺失,有的是断断续续的碎片式缺失。
    都喝断片了,怎么还能记住回家的路,甚至驾车回家?
    断片发生的0.15到0.20%BAC水平,人早已陷入大醉或酩酊大醉。
    

    为什么还能认清(记住)回家的路,甚至驾车回家呢?
    如上所述,期间酒精对短期记忆和脑内原本存储的长期记忆的回忆没有影响或影响有限。
    因此,在断片水平的醉酒者还可以与人交流(还可以听进去别人说的话,形成短期记忆,并可以做出回应),还能认得(记得)回家的路,独自回家。
    而且,在断片发生的BAC水平下,酒精对运动的影响主要是精细运动技能的破坏,比如,不能写字(失写),难以将钥匙插进锁孔,等。
    对于涉及大肌肉群的一般性运动的影响要小一些,因此,还可以从事一般性活动,包括驾车。
    这就可以解释,很多人一直疑惑不解的,“都喝断片了,居然还能自己开车回家(尽管由于各种脑功能的 损害,这时开车是极其危险的)”的原因。
    要知道,断片是酒醒后试图回忆当时的事情才会发现的现象。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