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藏戰國竹書(玖)》近日公佈,凡五篇:《治政之道》、《成人》、《廼命一》、《廼命二》和《禱辭》。[1]現就其中一些名物提出一點小意見,以求教於方家。 一、《治政之道》簡28:“青黃金、玉、珠、 ![]() ![]() ![]() 整理者指出:“各種顏色的金玉珠寶。 ![]() ![]() ![]() 我們認爲,這句話與《山海經》中記載物產的句子很相似。這裡的物品更可能都是原材料,而非成品。 “青黃金”,可能指“青”和“黃金”。《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鄭玄注:“青,空青也。”[5]《漢書·司馬相如傳上》:“其土則丹青赭堊”,顏師古注:“張揖曰:‘青,青雘也。’……師古曰:‘青雘,今之空青也。’”[6]《漢語大詞典》:“空青,孔雀石的一種。又名楊梅青。產於川贛等地。隨銅礦生成,球形、中空,翠綠色。可作繪畫顏料,亦可入藥。”[7]其主要成分是Cu₂(OH)₂CO₃。 “ ![]() ![]() “ ![]() ![]() ![]() ![]() ![]() 二、《治政之道》簡42:“ ![]() ![]() ![]() ![]() ![]() 整理者認爲:“鑿杜,疑指鑿高塞低以平路。除軔,猶發軔。”[16]從“除軔”、“被甲”、“纓胄”的結構看,都是動賓短語。據此可知,“鑿杜”也應該是動賓結構。“杜”當爲名詞。《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陵政則杜之”,鄭玄注:“杜之者,杜塞使不能與鄰國交通。”[17]《書·費誓》:“杜乃擭,敜乃穽,無敢傷牿。”陸德明釋文:“杜,本又作 ![]() ![]() 三、《禱辭》簡19:“則區(驅)亓(其)虯(蚼)、螻、 ![]() ![]() ![]() ![]() ![]() 整理者指出:“虯,或即‘蚼’,是一種爲害禾稼的蟲。《呂氏春秋·審時》:‘得時之麥,不蚼蛆;先時者,暑雨未至,胕動蚼蛆而多疾。’螻,《說文》:‘螻蛄也。’ ![]() ![]() ![]() ![]() ![]() ![]() ![]() ![]() ![]() ![]() ![]() ![]() ![]() 綜上所述,清華玖所記載的名物涉及珠寶玉石、車馬兵器和昆蟲等三大類,內容豐富。今後是否還有更多品類的名物記載,我們拭目以待。 [1]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年。 [2]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年,第140頁注107。 [3]羅小虎:《清華九〈治政之道〉初讀》25樓回帖,簡帛網/簡帛論壇/簡帛研讀,2019年11月23日。 [4]羅小虎:《清華九〈治政之道〉初讀》67樓回帖,簡帛網/簡帛論壇/簡帛研讀,2019年11月26日。 [5]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第881頁。 [6]班固撰,顏師古注:《漢書》,中華書局1962年,第2535—2536頁。 [7]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第八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3年,第414頁。 [8]白於藍編著:《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620頁。 [9]張儒、劉毓慶:《漢字通用聲素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26頁。 [10]許慎撰,徐鉉校定:《說文解字》,中華書局1963年,第12頁。 [11]錢坫:《說文解字斠詮》,《說文解字詁林》,中華書局1988年,第1333頁。 [12]丁度等編:《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年,第33頁。 [13]白於藍編著:《戰國秦漢簡帛古書通假字彙纂》,福建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384頁。 [14]丁度等編:《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年,第16頁。 [15]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中華書局1987年,第6頁。 [16]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年,第144頁注152。 [17]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第835頁。 [18]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80年,第255頁。 [19]上海人民出版社編,章念馳編訂:《章太炎全集 演講集(下)》,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31頁。 [20]黃德寬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玖)》,中西書局2019年,第188頁注46。 [21]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中華書局1987年,第118頁。 [22]丁度等編:《宋刻集韻》,中華書局1989年,第190頁。 [23]陳彭年等編:《宋本廣韻》,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138頁。 [24]顧野王:《大廣益會玉篇》,中華書局1987年,第119頁。 [25]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第671頁。 [26]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中華書局1984年,第364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19年11月27日17:2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