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近代史 >

清代宫廷藏书

http://www.newdu.com 2019-12-11 中华文史网 向斯 参加讨论

    满清发迹于白山黑水之间。早在太宗时期,就曾设立文馆,命达海等翻译经史诸书,“复改国史、秘书、弘文三院,编纂国史,收藏书籍,文教始兴。”[1]清世祖入主中原、定都北京以后,全部接受了明代遗存的宫廷藏书。世祖又命学者冯铨等议修《明史》,并颁诏天下,广求遗书。世祖在位十八年,宫廷藏书日益完善,初具规模。
    康熙即位以后,在宫廷藏书的基础上,又辟昭仁殿为新的宫廷藏书所。康熙重用儒生,在宫中开展大规模的修书活动。校勘《十三经》、《十七史》,纂修《明史》、《康熙字典》、《佩文韵府》、《古今图书集成》以及各代诗文总集,都需参酌大量图书。因此,康熙多次颁诏,搜访遗籍,充实宫廷所藏。
    康熙四年八月,康熙帝玄烨敕谕礼部,因修纂《明史》,需征集明朝天启年间实录和天下遣书。康熙帝说:“其官民之家,如有开载明季时事之书,虽有忌讳之语,亦不治罪。”[2]但当时文字狱屡兴,朝廷禁例极严,士民百姓都不敢献书。时称“当顺治康熙之间,凡明季遗老及当时文人著述,凡有涉明季三藩之事及年号者,皆有干厉禁”。[3]因此,有些胆量的士民继续收藏着图书,而胆量稍小的士民则争相焚弃。[4]大量图书于是悉付一炬,而成焦土![5]
    康熙二十五年,康熙帝玄烨再颁诏书,广求天下遗籍。诏称:“通都大邑,应有藏编,野乘名山,岂无善本?今宜广为访辑,务令搜罗罔遗,以付朕稽古崇文之至意。”,康熙玄烨为这一次搜书明确指出:“今搜访藏书善本,惟以经学史乘,实有关系修齐治平,功成德化者,方为有用,其他异端稗说,概不准录。”[6]诏下以后,各省纷纷奉命执行,四出搜罗遗书。各省督抚将所收书籍集中以后派专人押送京师,到礼部汇齐,无版刻者立即命人缮写,然后由翰林院校定审理以后呈进;自行呈送者也由礼部一同汇缴,最后全部入藏中。因此,康熙时期,宫廷藏书已经相当丰富,所谓“圣祖继充,诏举博学鸿儒,修经史,纂图籍,稽古右文,润色鸿业,海内杉彬向风焉。[7]
    乾隆即位以后,继续稽古右文,将康熙开创的文治推向繁荣。高宗乾隆继试鸿词,博采天下遗籍,命皇子永瑢、大学士于敏中为总裁官,委学者纪昀、陆锡熊为总纂,参与者凡三百余人,历时二十年,修成旷世盛典《四库全书》。全书凡三万六千册,缮成七部,分藏七阁,其中宫廷四阁,即大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盛京文溯阁、热河行宫文津阁,另为江南三阁。纪昀又奉命撰修《四库全书总目》,计著录宫廷藏书三千四百五十八种、存目六千七百八十八种,合一万二百四十六种。高宗又命于敏中、王际华撷取菁华,别为《四库荟要》,凡一万二千册,分缮二部,藏在大内摛藻堂和御园味腴书屋。另别辑《永乐大典》三百八十五种,交武英殿以聚珍版刊行。当时《永乐大典》藏在翰林院,尚存二万四百七十三卷,合九千八百八十一册。学者赵尔巽记述说,当时“其宋元精椠,多储内府,天禄琳琅,备详宫史;经籍既盛,学术斯昌,文治之隆,汉唐以来所未逮也。”[8]各省先后进献书籍约及万种;阮元补《四库》未收书四百五十种,又刊《经解》一千四百十二卷;王先谦刊《续经解》一千三百十五卷,一时间,可谓典章大备,文化繁荣。乾隆以后,随着盛世王朝的衰落,宫廷藏书也是江河日下,散佚日趋严重,直到清末帝溥仪离开宫廷,变卖了大量珍贵图书,清宫廷藏书已是面目全非。
    (本文转载自向斯著《天禄珍藏》)
    

    

    [1] 《清史稿·艺文志》
    [2] 《清实录·康熙四年》
    [3] 《桐城方戴两家书案》
    [4] 《文献征存录·朱彝尊传》
    [5] 《义门墓志铭》
    [6] 《东华录·卷十三》
    [7] 《明史·艺文志》
    [8] 《明史·艺文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