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千山共色 四方辐辏

http://www.newdu.com 2019-12-18 北京日报 娃斯玛 参加讨论

    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更是促进亚欧各国与中国友好往来、东西方文明互鉴的友谊之路。地处亚欧大陆腹心的新疆地区,更是丝绸之路的桥梁和纽带。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南、北、中三道,正是沿着新疆天山、塔里木盆地而延伸展开的。
    正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展出的“千山共色——丝绸之路文明特展”,汇聚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博物馆等十余家博物馆70件(组)珍贵文物,包括自带高光的“小河公主”、鼎鼎大名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营盘男子”服饰等难得一见的珍品集中亮相。
    在这里,人们能依次知晓新疆草原地带的游牧部族、沙漠绿洲的城邦逐步发展,渐次演变为汉代“西域三十六国”,并在草原游牧的阿尔泰山、天山北麓、葱岭,以及绿洲地带的龟兹、焉耆、于阗、高昌、疏勒分别形成区域文化圈。
    1 解忧公主远嫁乌孙
    说起丝绸之路的开辟,大部分人认为是在张骞通西域以后。其实,人类在丝绸之路上的活动可追溯至史前时代。只是当时的交流系民间行为,规模较小,影响较弱。直至汉武帝时期张骞通西域以后,丝绸之路上的交流得到了官方的认可和保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
    张骞一生出使过两次西域,其中第二次是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出使乌孙。乌孙是汉代西域疆域最广的大国,其习俗与匈奴相同,“不田作种树,随畜逐水草”,活动于现在的伊犁河流域。张骞出使前,乌孙在政治上臣服于匈奴,并受其经济掠夺。而张骞此次出使的目的是联合乌孙,“断匈奴右臂”。当时的乌孙与匈奴相邻,国内大臣畏惧匈奴,又不知汉朝实力如何。因此,张骞抵达乌孙国后,未能得其要领。后来乌孙遣数十人与张骞返汉,方知汉地广大,实力雄厚。由此开始,乌孙与汉朝的往来日益密切。
    匈奴得知汉通乌孙后,欲讨伐乌孙。这一举措反而使乌孙与汉朝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武帝元封初年,乌孙因惧匈奴报复,遣使献马,求娶汉朝公主为夫人。元封三年(公元前108年),汉以江都王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于乌孙大昆弥(系乌孙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猎骄靡。太初二年(公元前103年),细君公主死,汉又以楚王戊之孙女解忧为公主,嫁于乌孙昆弥岑陬(猎骄靡之孙)。乌孙与汉朝的政治联姻,及至归属于西汉统治,沉重打击、削弱了匈奴的实力。
    与细君公主相比,解忧公主在乌孙的政治活动十分活跃。作为西汉王朝常驻乌孙的代表,她不仅运用自己的地位参与乌孙政局,还派自己的心腹、侍女冯嫽活动于西域诸国,致力于扩大汉朝在西域的影响力。昭帝时,匈奴侵略乌孙,解忧公主与乌孙大昆弥上书汉朝求救。宣帝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春,汉朝发十五万兵,乌孙发兵五万,夹击匈奴。此次战争大获全胜,乌孙俘获匈奴四万人,牲畜七万余头。从此,匈奴势力日趋衰落,逐渐失去对西域的控制。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设立西域都护府,统辖包括新疆在内的广大西域。西域都护府的设立表明匈奴对西域的控制瓦解,新疆正式纳入汉朝版图。这件重大历史事件,实际上与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汉朝、乌孙共击匈奴的历史有密切联系。
    也许人们不该忘记远嫁乌孙的汉家公主,草原的寒风有她们无尽的乡愁,丝绸之路也有她们一分付出。
    2 “非驴非马”龟兹王
    此次展览共有3枚新和县境内出土的汉印,分别是“汉归义羌长”印、李崇之印、常宜之印。常宜之印在新和出土过多枚,此次展出的仅为其中之一。多枚汉印出自新和,说明这里是汉代治理西域的中心区域。
    新和县位于库车河流域,这里曾经是龟兹国故地。历史上的龟兹国往往作为佛教胜地享誉中外。其实,比佛教时代更早一些的汉代龟兹国历史也十分有趣。
    汉武帝太初年间,贰师将军李广利征伐大宛。返回途中经过扜弥国(位于今克里雅河流域),得知扜弥国遣太子赖丹为质于龟兹。于是,李广利责备龟兹:“西域各国皆臣属于汉,龟兹怎能接受扜弥国质子?”便把赖丹送入了长安。昭帝即位后,以赖丹为校尉,配其汉印绶,命其屯田于轮台。轮台与龟兹相邻,龟兹贵族姑翼就跟龟兹王说:“赖丹本来臣属于我们,现在他佩戴汉印绶而来,恐怕会对我们不利啊!”龟兹王受其言,杀掉了赖丹。宣帝时期,长罗侯常惠出使乌孙,返回途中发兵攻打龟兹,责其杀赖丹之过。龟兹王说:“杀赖丹的是先王时的姑翼,我无罪”,便把姑翼交给常惠处置。常惠遂将其斩杀。
    当时乌孙解忧公主长女弟史来长安学艺,返回途中经过龟兹。正好此时,龟兹王绛宾已遣人至乌孙,欲求娶解忧公主之女,但求亲的使者尚未返还。于是,绛宾留下弟史,娶为夫人,甚爱之。龟兹王还上书汉朝,说:“娶得汉外孙,便与汉为昆弟,愿与夫人一同入朝”。宣帝元康元年(公元前65年),龟兹王绛宾携其夫人来汉朝贺,一年后返还。汉赐王及夫人印绶,又命夫人为公主,赏赐甚多。后来,龟兹王又多次来汉朝贺。一来二去,他便喜欢上了汉朝衣服制度。回到龟兹后,绛宾还制作宫室,行汉家礼仪。西域人都打趣龟兹王,说“驴非驴,马非马,若龟兹王,所谓骡也。”这就是“非驴非马”成语的由来。不过,“驴非驴,马非马”在这里并不是贬义,而是用于说明当时龟兹多元文化融合的情形。绛宾死后,其子丞德自谓汉外孙,成帝、哀帝时多来朝贡,汉朝对他的待遇也很优渥。
    3 墨山国对外交往频
    墨山国,又名山国,亦是汉代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历史文献中有关墨山国的记载相对很少。根据《汉书·西域传》,墨山国“出山铁,民山居”,粮食作物依赖于西边的焉耆、危须国。
    目前认为,墨山国的位置大概在今孔雀河流域以北的库鲁克塔格山区。20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孔雀河中游、库鲁克塔格山南麓发现了营盘聚落遗址,还作了一些调查、发掘工作。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疆考古所对遗址进行了三次发掘,确定了遗址的性质,即汉晋时期的聚落遗址。目前,遗址区内存有古城、墓地、佛寺、烽燧等重要遗迹。
    展览中的营盘男子服饰,即出自营盘墓地15号墓。此墓主人为一男性,约25岁,也许是战死的。展出的这具服饰相当精美,汇集了东西方文化因素——衣物图案具有希腊、波斯两种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特征,头下的鸡鸣枕以及随葬冥衣的葬俗与汉文化有密切联系。另外,面具、衣物、靴子上多处贴金箔,这是迄今所见贴金丝织物中时代最早的实物。营盘男子服饰不仅华丽,而且服饰所出墓葬等级也较高。有研究者认为,15号墓的主人可能是墨山国的贵族。从《汉书》中的记载来看,墨山国人居于山中,这往往使我们联想到一个比较闭塞、交通不便的山国景象。但从营盘男子服饰规格以及其反映的文化内涵来看,昔日的墨山国与外界的文化交流远比我们想象中要深。
    类似的例子还可以找到很多。天山南北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着动人心魄的故事和意外的惊喜等待着人们去探索。或许,这也正是丝绸之路最令人着迷之处。
    更多好展
    汉画像石承载先祖往事
    作为汉代艺术的典型代表,汉画像砖、石上所饰图像生动再现了彼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河南南阳、山东、四川、陕北等地,其中,前几个区域均为当时经济、文化发达地区;陕北在东汉顺帝以前是北方边防重地,其中心绥德与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推出的“汉风石韵 盛世辉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北京展)”,所展出的各个历史时期的佛造像、画像石、匾额、民俗吉祥图案,如同一部部古代版照相机,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一桩桩先祖往事。
    汉人尚酒,此说不仅见诸史料记载,两汉墓葬出土的各式随葬酒器也可印证。是以,汉画像石上酒事题材的作品颇为常见。其中,表现众人室内豪饮的汉画像砖、石尤多,如山东临沂市博物馆藏白庄出土的《宴饮、乐舞、车骑画像》、四川省博物馆藏大邑安仁乡出土的东汉《宴饮画像砖》,皆为此类作品。画面中,不仅有众人皆醉之状、二人对饮之景,亦有一人独酌之态。值得一提的是,汉画构图常不分远近,后世所用的俯瞰透视法,在汉画里业已成型;布局上却又不大讲求留白,与此后文人画提倡的“留白天地宽”的审美旨趣大相径庭。
    由于汉文化融合了周边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各地的汉画像石艺术呈现出不同的题材和风格。诸如,南阳画像石受楚文化的感召,主要描绘的是神话人物、祥瑞禽兽及星宿图像等,包括伏羲、女娲、东王公、西王母,以及金乌负日、白虎星座等常见诸其上。而陕北汉画像石多以现实生活为题,反映农耕、狩猎生活场景,加之地处边塞,又多少兼具秦文化与胡文化的身影。有趣的是,年代越往后,原先画面上那种泼辣的野性之风渐趋消散,柔和逐步取代了雄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