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侧视图 图2 俯视图 ■河南新乡 王雪 带钩,即古人腰带连接所使用的带扣,一般由钩首、身、钮三部分组成,古称“犀比”,有琵琶、鸟兽、条、铲等多种形状,纹饰以蟠螭纹、龙纹、兽纹、鸟纹、几何纹、涡纹等常见。带钩将腰带的两端加以闭合,既是生活实用品,又是装饰物。 带钩的材质丰富,常见的带钩以青铜铸造居多,也有金、银、铁、玉等制成的,其中玉质带钩是其中较为珍贵的一类,早期一般只有贵族才能拥有和使用。玉带钩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遗址,至春秋中期,玉带钩的形态才日臻成熟。此后经过历代发展创新,至元明清时期,玉带钩已由实用性逐步转为玩赏性。 本文所要介绍的这件清灵芝嵌宝石白玉带钩(图1),为新乡市博物馆收藏,属国家三级文物。此带钩为玉和宝石的复合质地,长10.8、宽3.1、厚2.6厘米,重72克;整体呈琵琶形,钩首圆雕一灵芝状,上镶嵌一颗心形红宝石,下突雕圆钮,其上镂空立雕一只小螭虎爬行状(图2),发向后飘拂,但须却在颌下撑起螭虎头,面对灵芝;玉质洁白细腻,几乎达到羊脂白玉级别,十分精巧玲珑。 明清时期的玉带钩,大都是琵琶形、如意形;钩首有龙有凤,有鸟有兽,钩身上常有圆雕镂空各种奇异的怪兽,或镶嵌各种宝石。由于这一时期带钩的实用性已经退化,主要是以把玩观赏为主,所以选料考究,体形厚重,钩头精雕细刻,钩身上常常镂雕螭龙、异兽等,十分生动。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这件白玉带钩,首部就取灵芝之形,寓意吉祥如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