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崗楚墓竹簡第5簡有如下内容: 六△杯。四杓杯。七梪。 《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四)》公佈了這批簡的紅外影像,很便於利用,其中△所代表的字,作如下之形[1]: 關於“六△杯”,劉國勝先生指出:“箱頭出土6件漆耳杯(‘A型’耳杯),杯耳作弧形,有彩繪,應即簡文所記。”[2]與出土實物可相印證。此字整理者釋爲“”[3],此後的研究者或作未釋字處理,或從整理者之説。 我們認爲,此字應釋“杭”。△左側从“木”,右側的形體,與“亢”的字形一致。楚文字中的“亢”及从“亢”之字,或作如下之形: 清華四《筮法》簡19 清華八《邦道》簡15 從字形來看,與△右側偏旁是很密合的。典籍中,“杭”多表示舟、船之義,例如: 1.《楚辭·九章·惜誦》:“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 2.《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蓋周躍魚隕杭”,司馬貞索隱:“杭,舟也。” 3.《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杭絕浮渚而涉流沙”,裴駰集解引《漢書音義》曰:“杭,船也。” 4.《太玄·更》:“出水載杭”,司馬光集注:“杭與航同,舟也。” 5. 《淮南子·人間訓》:“江水之始出於岷山也,可攓衣而越也。及至乎下洞庭,騖石城,經丹徒,起波濤,舟杭一日不能濟也。” “杭杯”很可能是由於這類耳杯與舟船之形相似而命名的。《莊子·逍遙遊》:“覆杯水於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梁元帝《燕歌行》:“乍見遠舟如落葉,復看遥舸似行杯。”王讜《唐語林·豪爽》:“忽一少年持酒船唱曰:‘今日宜以門族官品自言。’”是將杯喻爲舟船的例子。 上博簡九《成王為城濮之行》甲3有如下一句話: 遠(蒍)白(伯)珵(嬴)猶約,寺(持)侜(舟)酓=(飲酒)…… 整理者認爲:“‘侜’,讀為‘舟’。舟是古代飲酒器,器形似小船,為橢圓形平底器,兩側設小耳,亦稱為耳桮。”[4]對“侜”字的釋讀,學者還有不同的看法。我們傾向於整理者的意見,“侜(舟)”所指或即此類的耳杯。 附A型耳杯圖(圖片出自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區博物館:《湖北黃岡兩座中型楚墓》,《考古學報》2000年第2期,第267頁): [1]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黃岡市博物館編著:《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合集(四)》,文物出版社,2019年11月,第51頁。 [2] 劉國勝:《楚喪葬簡牘集釋》,武漢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3年5月,第114頁。 [3] 黃岡市博物館、黃州區博物館:《湖北黃岡兩座中型楚墓》,《考古學報》2000年第2期,第269頁。 [4]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九)》,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第148頁。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0年1月10日18:36。)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