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胡家草場曆簡的重要價值

http://www.newdu.com 2020-01-14 武汉大学简帛网 李志芳、程少軒 参加讨论
(荊州博物館 南京大學文學院)
    
  
    胡家草場墓地M12出土的曆、日至竹簡203枚,含自題為《曆》和《日至》的兩種文獻,記載了自漢文帝後元元年(公元前163年)下推100年的各年月朔和八節干支。這批曆、日至簡應該是漢文帝後元年間據新訂曆法方案微調朔策小餘後推得的曆表。據《曆》篇所列干支,可以推算出西漢顓頊曆行用的最後一段時間,即漢文帝後元改曆至漢武帝太初改曆的曆法小餘數據。
    由於史書並未記載太初改曆前的曆法數據,長期以來學者無從得知秦至西漢早期曆法的詳細情況。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銀雀山漢簡元光元年曆譜出土,學界方始看到了解決問題的曙光。根據銀雀山漢簡元光元年曆譜的曆朔干支,張培瑜先生推得該年首月十月小餘當在824-881之間。張培瑜先生考慮到節氣等其它因素,取881這一定值,並以此為起點推算出秦至漢初曆表。陳久金、陳美東兩位先生則結合古人研究,以借半日法之方案,取元光元年十月小餘為394+470=864,同時也推算了一份曆表。由於所取小餘參數不同,這兩份曆表的部分月朔干支存在差異。張培瑜先生在《先秦史曆表》一書中詳細列舉了兩套方案的不同之處。
    後來,隨著更多秦漢曆譜簡牘的出土,特別是周家臺秦簡、張家山漢簡、孔家坡漢簡等考古發掘曆譜簡的出現,證明秦至西漢初期行用四分曆法朔策小餘經過了兩次調整,當分為三段各自推算。由於前兩個時段出土簡牘資料較多,學界對相關曆法數據的認識是比較清楚的。但第三個時間段,即漢文帝後元改曆至漢武帝太初改曆這段時期,可供參考的曆朔干支較少。更不巧的是,自元光元年曆譜發表以來,遲遲沒有發現可以驗證前述張培瑜先生和陳久金、陳美東先生兩種方案孰對孰錯的特定曆朔干支。因此,西漢顓頊曆行用的最後一段時期,曆法參數究竟如何,至今懸而未決。近些年刊佈的相關工具書和論著,或用張培瑜先生的數據,如張培瑜先生《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李忠林先生《秦至漢初(前246至前104)曆法研究——以出土曆簡爲中心》,或用陳久金、陳美東二位先生的數據,如朱桂昌先生《顓頊日曆表》、黃一農先生《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或採用其它方案,如許名瑲先生《漢簡曆日考徵》(元光元年十月小餘取871)、張聞玉先生《元光曆譜之研究》(元光元年十月小餘據殷曆取860)。
    胡家草場《曆》篇徹底解決了這一疑問。根據《曆》篇詳細羅列的100年的朔日干支,可以清楚地判斷,陳久金、陳美東借半日法的方案是正確的,元光元年十月小餘為864,漢文帝後元曆法以後元元年十月小餘取822計。其它各種方案皆與簡文存在矛盾。
    我們可以舉近日在《十大考古候選項目:湖北荊州胡家草場西漢墓地發現大量秦漢簡牘》一文公佈的《曆》簡為例。該文公佈8個年份的曆朔簡,分別為:
    
    十: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
    十一:漢景帝前元四年,公元前153年。
    十二:漢景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52年。
    【廿二】:漢景帝後元二年,公元前142年。
    卅:漢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
    卅一:漢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
    卅二:漢武帝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卌七: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其中編號第十的漢景帝前元三年與編號第卌七的漢武帝元狩六年,可以驗證借半日法的正確性。現將據兩套方案所用小餘推得的曆朔干支列表如下:
漢景帝前元三年(公元前154年)
張培瑜方案 干支 小餘 陳久金陳美東方案 干支 小餘
十月大 乙卯 768 十月大 乙卯 751
十一月小 乙酉 327 十一月小 乙酉 310
十二月大 甲寅 826 十二月大 甲寅 809
正月小 甲申 385 正月小 甲申 368
二月大 癸丑 884 二月大 癸丑 867
三月大 癸未 443 三月小 癸未 426
四月小 癸丑 2 四月大 壬子 925
五月大 壬午 501 五月大 壬午 484
六月小 壬子 60 六月小 壬子 43
七月大 辛巳 559 七月大 辛巳 542
八月小 辛亥 118 八月小 辛亥 101
九月大 庚辰 617 九月大 庚辰 600

    
漢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
張培瑜方案 干支 小餘 陳久金陳美東方案 干支 小餘
十月大 庚辰 890 十月大 庚辰 873
十一月大 庚戌 449 十一月小 庚戌 432
十二月小 庚辰 8 十二月大 己卯 931
正月大 己酉 507 正月大 己酉 490
二月小 己卯 66 二月小 己卯 49
三月大 戊申 565 三月大 戊申 548
四月小 戊寅 124 四月小 戊寅 107
五月大 丁未 623 五月大 丁未 606
六月小 丁丑 182 六月小 丁丑 165
七月大 丙午 681 七月大 丙午 664
八月小 丙子 240 八月小 丙子 223
九月大 乙巳 739 九月大 乙巳 722

    驗諸簡文,陳久金、陳美東方案完全正確。
    至此,爭訟多年的曆法疑案得到了解決。目前通行的工具書中,朱桂昌先生《顓頊日曆表》據陳久金、陳美東二先生方案推定曆朔參數最為準確。唯該書據《史記·孝文本紀》“十七年,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於是天子始更為元年,令天下大酺。”將改朔策小餘的年份定為漢文帝後元二年。而胡家草場簡自後元元年推算,則與《漢書·文帝紀》“十六年……秋九月,得玉杯,刻曰‘人主延壽’。令天下大酺,明年改元。”相合。黃一農先生《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一文排定的漢文帝後元元年至漢武帝太初改曆前的曆朔表與胡家草場曆簡一致。
    綜上所述,僅憑確定漢文帝改曆朔策小餘一點,即可窺見胡家草場曆簡的重要價值。期待學界對這批簡牘的持續關注,更期待學者們繼續發掘胡家草場M12簡牘的更多價值。
    
    參考文獻:
    [清]汪曰楨:《歷代長術輯要》,清光緒三十四年刻本。
    陳久金、陳美東:《從元光曆譜及馬王堆帛書〈五星占〉的出土再探顓頊曆問題》,《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科學出版社,1978年。
    陳久金、陳美東:《從元光曆譜及馬王堆帛書天文資料試探顓頊曆問題》,《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陳久金、陳美東:《臨沂出土漢初古曆初探》,《文物》1974年第3期。
    陳久金、陳美東:《臨沂出土漢初古曆初探》,《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科學出版社,1978年。
    陳垣:《二十史朔閏表》,中華書局,1962年。
    方詩銘、方小芬:《中國史曆日和中西曆日對照表》,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
    黃一農:《漢初百年朔閏析究——兼訂〈史記〉和〈漢書〉紀日干支訛誤》,《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2本第4分。
    黃一農:《秦漢之際(前220—前202年)朔閏考》,《文物》2001年第5期。
    李忠林:《秦至漢初(前246至前104)曆法研究——以出土曆簡為中心》,《中國史研究》2012年第2期。
    李忠林:《秦至漢初曆法研究》,中華書局,2016年。
    李忠林:《周家臺秦簡曆譜系年與秦時期曆法》,《歷史研究》2010年第6期。
    饒尚寬:《春秋戰國秦漢朔閏表》,商務印書館,2006年。
    徐錫祺:《西周(共和)至西漢曆譜》,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7年。
    許名瑲:《漢簡曆日考徵(一~四)》,簡帛網。
    張培瑜:《根據新出土曆日簡牘試論秦和漢初的曆法》,《中原文物》2007年第5期。
    張培瑜:《漢初曆法探討》,《中國天文學史文集》,科學出版社,1978年。
    張培瑜:《三千五百年曆日天象》,大象出版社,1997年。
    張培瑜:《先秦史曆表》,齊魯書社,1987年。
    張培瑜:《新出土秦漢簡牘中關於太初前曆法的研究》,《中國古代天文文物論集》,文物出版社,1989年。
    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聞玉:《元光曆譜之研究》,《學術研究》1990年第5期。
    張永山:《漢簡曆譜》,《中國科學技術典籍通匯·天文卷(第1分冊)》,河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朱桂昌:《顓頊日曆表》,中華書局,2012年。
    
    (編者按:本文收稿時間爲2020年1月13日21:0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