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考古学 > 观点 >

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

http://www.newdu.com 2020-01-16 《考古》2018年第7期 周振宇 等 参加讨论

    周振宇 黄运明 范雪春 傅宪国 王晓阳 危长福 俞其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南工作队 福建博物院 明溪县博物馆
    摘 要:南山遗址发掘了山顶区域及3号、4号洞, 山顶发掘区发现了蓄水池、墓葬、灰坑等, 3号、4号洞内发现了火塘、墓葬、活动面等, 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骨器及炭化稻谷、粟、黍等。该遗址的发现填补了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的缺环, 为探讨闽台史前文化渊源、南岛语族的起源与扩散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词:福建明溪县; 南山遗址; 闽西北地区; 新石器时代文化
    基金: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项目“华南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福建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遗存综合研究” (15CKG001) 的资助
     
    一、工作概况
    南山遗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城关乡上坊村北约300米的狮子山, 发现于1986年。1988、2005、2006年, 福建省博物馆 (现福建博物院) 等单位对南山遗址3号洞、4号洞及山顶区域进行过三次小规模考古试掘[1], 确认这里是福建地区保存状况较好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2012~2017年,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福建博物院、明溪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 对南山遗址进行了正式考古发掘。
    南山, 又名狮子山, 为明溪境内最大的山间河谷盆地——城关-坪埠盆地中隆起的石灰岩山丘, 山体相对高度约70米, 西、南两侧各有小溪、河流, 山体南侧坡底有多个石灰岩洞穴发育, 自西向东依次命名为1、2、3、4号洞。南山遗址的分布范围包括南侧山脚处的洞穴与岩厦、山顶区域及东、北坡, 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重点发掘区域为3、4号洞以及山顶区域, 发掘面积约450平方米 (图一) 。
    依据地层叠压关系及文化内涵, 南山遗址各发掘区出土遗存整体可划分为五个文化期。第一期以3号洞第6~13层出土遗存为代表;第二期以4号洞第18~28层出土遗存为代表;第三期以4号洞第3~17层出土遗存为代表;第四期以山顶发掘区第3层下及第4层出土遗存为代表;第五期以4号洞第2层及山顶发掘区第2、3层出土遗存为代表。
    第一至四期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根据碳十四测年数据, 第一至四期出土遗存的绝对年代为距今5800~4300年。第五期属青铜时代文化遗存, 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商周时期。
    二、洞穴发掘区
    (一) 3号洞穴
    1.地层堆积3号洞发掘区域为洞厅中部, 布2米×2米探方6个, 此区域发现了南山遗址最早的一期遗存 (图二) 。现以TN1E1、TN2E1西壁剖面为例说明地层堆积情况 (图三) 。
    第1层:表土层。灰黑色黏土, 土质较为坚硬, 夹杂浅黄色粉砂, 粉砂内包含有大量的小砾石和少量水泥块, 厚0.05~0.2米。出土较多夹砂陶片及少量瓷片。
    图一南山遗址全景 (南→北)
    图二3 号洞发掘探方 (南→北)
    图三3 号洞TN1E1、TN2E1西壁剖面图
    1.灰黑色黏土3.灰黑色土4.灰黑色土5.灰红褐色土6.褐色黏土7.红褐色砂土8.灰黄色夹杂灰褐色粉砂土9.红褐色细砂土10.棕红色细砂土11.棕黄色细砂土12.灰白色细砂土13.砾石层 (第2层在此探方壁未见)
    第2层:红褐色砂土, 土质较为疏松, 含有较多粗砂、泥岩碎块、石块以及现代塑料制品等, 仅分布于探方东部, 厚0.02~0.1米。出土少量夹砂陶片。
    第3层:灰黑色土, 黏性较大, 土质较为疏松, 含有大量泥岩、粗砂、炭屑及少量水泥块等, 厚0.02~0.15米。出土较多夹砂陶片, 部分陶片磨光。
    第4层:灰黑色土, 土质较硬, 含有大量粗砂、泥岩及少量炭屑和现代塑料制品, 厚0.02~0.15米。出土少量夹砂陶片, 部分陶片磨光。
    第5层:灰红褐色土, 黏性较大, 含有少量泥岩颗粒、炭屑、水泥块和砖块等, 厚0.03~0.22米。出土少量夹砂陶片。
    第6层:褐色黏土, 黏性较大, 土质较硬, 含有较多泥岩和炭屑, 有少量石灰岩块, 仅分布于TN1E1西南部, 厚0.02~0.26米。出土较多夹砂陶片、石锛、骨簪和陶纺轮等。
    第7层:红褐色砂土, 黏性较大, 土质较为疏松, 含有大量细砂、泥岩颗粒和少量炭屑, 厚0.02~0.21米。
    第8层:灰黄色夹杂灰褐色粉砂土, 土质疏松, 含有大量的植物腐殖质, 厚0.02~0.18米。
    第9层:红褐色细砂土, 土质疏松, 含有少量植物腐殖质和零散分布的炭屑, 厚0.03~0.39米。出土少量夹砂陶片、石器和龟甲。
    第10层:棕红色细砂土, 土质疏松, 含有少量植物腐殖质和大量零散分布的炭屑, 厚0.02~0.15米。出土少量夹砂陶片。
    第11层:棕黄色细砂土, 土质疏松, 较为纯净, 厚0.03~0.54米。此层未见文化遗物。
    第12层:灰白色细砂土, 土质疏松, 较为纯净, 包含有少量炭屑, 厚0.03~0.15米。出土鹿角、石制品等。
    第13层:砾石层, 间隙之间夹杂粗砂、铁锰质胶结物等, 仅在TN2E1中部发现1块夹砂陶片。
    第13层下为生土。
    探方内地层堆积第1~5层为后期扰乱层, 第6层以下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 属南山遗址第一期遗存。
    2.遗迹发现活动面、火塘等。
    火塘3座。HT5位于TN1E2的西部, 叠压于第9层下。仅存部分灰褐色烧结面, 平面呈不规则形, 长0.7、宽0.48、厚0.06米。烧结面上遗留有少量灰烬和炭屑, 周边散布较多炭屑, 南侧和东侧存有厚3~5厘米的踩踏面, 平面不规则, 可清晰剥离 (图四) 。烧结面上分布少量夹砂灰陶、灰黑陶和灰褐陶片, 陶片胎质疏松, 火候较低, 纹饰主要为绳纹, 可辨器形有罐、釜。
    3.遗物仅发现少量陶片、石制品、骨角器、动物骨骼等。陶片均为夹砂陶, 大多为素面, 少量饰绳纹 (图五;图六) 。
    鹿角器1件 (TN2E1?︰1) 。表面呈灰黑色, 整体石化严重。尖锥状, 角尖有磨制使用痕迹。长27.5厘米 (图七) 。
    (二) 4号洞穴
    4号洞由洞厅、东支洞、北支洞及西支洞组成, 发掘区域为洞厅西侧。布2米×2米探方4个、不规则探方5个。洞内文化堆积层保存完整, 连续分布, 包含南山遗址第一期至第五期完整的文化层序列, 其中第二、三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2] (图八) 。
    图四HT5 (东→西)
    图五3 号洞TN2E1第9层出土陶片
    图六3 号洞TN2E1第10层出土陶片
    1.第二期遗存
    (1) 遗迹主要包括灰坑、火塘、活动面、灶等。
    灰坑1座。叠压于第23层下。平面呈不规则形, 口大底小;底部不甚平整, 并略呈南高北低状, 深0.24米。
    火塘3座。平面呈不规则形或圆角长方形, 底部大多有厚薄不均的红烧土烧结面。火塘内填有大量草木灰烬及炭屑。
    HT10叠压于第21层下, 仅存部分红烧土烧结面, 且间断不连续。平面呈不规则形, 长2.1、宽1.6米, 烧结面最厚0.04米。烧结面上有较多草木灰烬及炭屑。
    活动面4处。分别叠压于第19、21~23层下。活动面大小、形状不一。平面皆呈不规则形, 堆积最厚约0.4米。表面多光滑而坚硬, 清理时有起层的迹象, 有些活动面局部有火烤的痕迹。为了保持相对平整, 活动面局部区域还用石块铺垫 (图九至图一二) 。
    (2) 遗物主要为陶器, 还有一些石器、骨器。
    陶器分夹砂陶和泥质陶两类。以夹砂陶为主, 陶色较单纯, 大多是灰陶, 有少量灰白陶、灰黑陶和灰黄陶, 零星发现夹砂磨光灰陶。泥质陶以灰陶为主, 有少量磨光灰陶和黑皮陶。泥质灰陶一般火候较高, 质地硬, 有些因火候过高而烧制变形。器表装饰手法有拍印、压印、刻划等, 拍印纹饰主要见于夹砂陶表面, 以细绳纹和粗绳纹为大宗, 有少量曲折纹、麻点纹等。压印纹饰主要见于夹砂陶釜、罐的口沿, 连续压刻唇部形成锯齿状压刻纹。刻划纹饰主要见于泥质灰陶表面, 以三角纹、斜线纹为主。泥质灰陶除饰有刻划纹以外, 器表以素面为主, 少量饰粗绳纹、曲折纹等。泥质磨光灰陶和黑皮陶也以素面为主, 零星饰粗绳纹、曲折纹。大多为残陶片, 可复原陶器不多。可辨器形主要有釜、罐、簋、豆, 以及一些圈足、鼎足、纺轮、网坠等。
    图七鹿角器 (TN2E1?∶1)
    图八4 号洞发掘区全景 (东南→西北)
    图九4 号洞第20层活动面
    图一一4 号洞第23层活动面
    釜TN2E1?︰25, 敛口, 凹沿, 束颈, 鼓腹。口径18、高25厘米 (图一三) 。
    石器多为磨制, 少量打制。磨制石器有锛、匕形器、镞、凹石等。打制石器有砍砸器、刮削器、锤、砧、石球、石核、石片等。
    图一○4号洞第22层活动面
    图一二4 号洞第24层活动面
    2.第三期遗存
    (1) 遗迹主要有灰坑、火塘、墓葬、活动面、灶等。
    灰坑7座。平面呈不规则形、长方形或椭圆形。坑壁大多不明显, 底部以圜底为主, 少量为平底。坑内填土大多为疏松的灰色、灰黑色或灰褐色土。
    火塘9座。平面呈不规则形或椭圆形。底部或四壁大多残留有厚薄不均的红烧土烧结面。火塘内填有大量的草木灰烬及炭屑。HT4叠压于第5层下, 打破第6层, 仅存有部分红烧土烧结面, 残存平面呈不规则形, 底部较平, 周边较薄, 长1.13、宽0.86、厚0.01~0.1米。
    墓葬5座。均为竖穴土坑墓, 未见葬具, 部分墓葬的墓坑边缘不甚清楚。葬式大多不相同, 有肢解葬、俯身屈肢葬、仰身直肢葬、侧身屈肢葬, 头向无一定规律 (图一四;图一五;图一六) 。
    图一三陶釜 (TN2E1?︰25)
    图一四4 号洞M2 (东南→西北)
    图一五4 号洞M3~5 (东→西)
    M2俯身屈肢葬。叠压于第10层下, 被H6打破。方向240度。平面近长方形, 直壁, 墓口距地表1.08、长1.72、宽0.55米, 墓深0.25米。墓坑填土为褐色黏土, 土质比较疏松, 内含少量的炭屑及夹砂陶片。人骨保存较好, 头朝西南, 面向北。俯身屈肢一次葬, 上肢残损严重, 部分肱骨段在头骨顶部, 部分指骨在顶骨上方;下肢屈肢, 膝部向下, 胫腓骨回折, 叠压在股骨上, 脚骨位于盆骨上;胫腓骨整体略偏向身体左侧。推测下葬前可能为捆绑状态, 为一男性, 年龄为16~18岁。无随葬品 (见图一四) 。
    图一六4 号洞M4、M5 (东→西)
    (2) 遗物主要为陶器, 还有一些石器、骨器。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 泥质陶次之, 出现极少量硬陶。夹砂陶以灰陶为主, 还有灰黄陶、灰白陶和灰黑陶, 部分夹砂灰陶经磨光。泥质陶以磨光灰陶和磨光黑皮陶为主, 也有少量磨光白陶以及未磨光的灰陶和灰黄陶。器表装饰手法有拍印、施陶衣、彩绘、镂孔等。以拍印为主, 拍印纹样有绳纹、交错绳纹、漩涡纹、网格纹、曲折纹、回形加点纹、方格纹、叶脉纹、席纹、米粒人字纹、麻点纹等;以绳纹占大宗, 其次为漩涡纹和曲折纹。绳纹分粗绳纹和细绳纹两类, 以粗绳纹占多数。硬陶均施黑色或赭色陶衣。彩绘主要是红彩, 一般施于磨光黑皮陶的表面, 纹样无法看清。镂孔装饰也主要见于磨光黑皮陶。晚期出现零星的印纹硬陶和施陶衣硬陶。大多为残陶片, 可复原陶器不多。器形主要有釜、罐、簋、豆, 以及一些圈足、鼎足、纺轮、网坠、支座等。
    釜H3︰1, 泥质灰陶。直口微侈, 鼓腹, 圜底。器身满饰绳纹。口径15.6、最大腹径20.3、高15.8厘米 (图一七) 。
    豆H4︰5, 泥质灰黄陶。圆唇, 敛口, 弧腹内收, 矮圈足。口腹之间饰堆贴纹饰, 器身素面。口径9.4、圈足径8.5、高11.8厘米 (图一八) 。
    三、山顶发掘区
    (一) 地层堆积
    山顶发掘区分为Ⅰ、Ⅱ两区, 主要包含南山遗址第四、五期遗存 (图一九) 。
    地层堆积大体分为四层。第1层为表土。第2、3层发现柱洞、灰坑等遗迹, 出土夹砂陶、泥质陶、几何印纹硬陶、原始瓷器和石器等遗物, 陶器器形有罐、釜、盆、鼎、壶、甗形器、豆等。文化面貌与闽北马岭类型、白主段类型相似, 年代大体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商周时期, 属南山遗址第五期遗存, 本文从略。
    图一七陶釜 (H3︰1)
    图一八陶豆 (H4︰5)
    图一九山顶发掘区局部 (东→西)
    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发现于Ⅱ区中部及东部的第3层下及第4层, 属南山遗址第四期遗存, 这里主要介绍该期遗存。
    (二) 遗迹
    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迹有蓄水池、墓葬和灰坑等。
    1.蓄水池2座。形状分为瓢形和长条形, 结构基本相似。下面以蓄水池1为例进行说明。
    蓄水池1位于山顶发掘区TN2E3至TN1E3中部。叠压于第4层下, 打破H16。平面呈瓢形, 整个池体由北部的引水渠、南部的池中心及底部的水窖三部分组成。引水渠口部近长条形, 长约4、宽约1.7米, 弧壁, 底部不甚平整, 由北向南近台阶状倾斜, 坡度为10~20度。从端口到池心铺垫扁平状砾石及石块, 大小相间, 排列有序。池中心口部近圆形, 南北最大径约3.7、东西最大径约3.8米。东侧为斜弧壁, 西侧上部为斜弧壁、下部则呈斜坡状, 南侧为斜壁。水窖位于池底部, 口部平面近椭圆形, 直壁, 平底, 由石块堆砌成石圈, 长轴1、短轴0.8、深1.1米 (图二○) 。引水渠内填土分上、下两层。上层为灰黑色砂质黏土, 土质较硬, 夹杂较多红烧土块。出土有大量夹粗砂、细砂的灰陶、灰黑陶、灰白陶及红褐陶片, 纹饰有绳纹、斜线纹等, 器形有釜、豆、罐、支座;另外还出土1件砺石、6件石镞。下层为灰色砂质黏土, 局部夹杂少量黄褐色黏土, 土质较为疏松, 包含有少量红、灰色烧土块和炭屑。出土少量夹砂灰陶、灰白陶片, 陶片表面主要饰绳纹, 少量素面, 器形有釜、罐等。水窖内为黑色砂质黏土, 质地致密, 黏性较大, 包含少量粗砂、小砾石和石块。出土极少量较碎的夹砂陶片。另外, 在引水渠东、西两侧, 发现排列有序、相邻分布的数个柱洞。初步推测当时存在地面建筑, 防止落叶及其他杂物进入蓄水池。
    2.墓葬3座。均位于发掘区西部, 基本呈东西向, 长方形竖穴土坑。未发现葬具和人骨, 均有随葬品。
    图二○蓄水池1 (南→北)
    M2位于山顶发掘区TS2W8西北部、TS2W9东北部。叠压于第3层下, 被H19打破。方向为280度。墓坑口平面呈长方形, 距地表0.3~0.47、长2.35、宽1.05米, 墓底距地表0.77、长2.25、宽0.7~0.9米, 底部西高东低。墓北壁斜弧, 南壁较直。墓坑填土为灰褐色夹杂红褐色砂质黏土以及少量的泥岩风化角砾, 土质紧密, 夹杂少量夹砂陶片。墓底未发现葬具及人骨。随葬品置于墓室的偏东位置, 包括3件陶罐、2件陶鼎、1件陶壶及1件陶豆 (图二一) 。
    (三) 遗物
    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 另有少量磨制石器等。
    陶器以夹砂陶为主, 有少量泥质陶。纹饰主要为绳纹、交叉绳纹, 另有少量曲折纹和漩涡纹。夹砂陶主要为灰陶和灰白陶, 另有少量橙黄陶。其中夹砂灰陶火候稍高, 胎质较为致密;夹砂灰白陶则火候较低, 胎质极其疏松。制法为手制兼慢轮修整, 口部有轮旋痕;腹壁薄厚不均, 内侧大多遗留有垫窝痕迹。泥质陶多为灰陶, 也有极少量灰褐和灰黑陶, 陶胎多较薄, 个别表面磨光。器形有鼎、罐、壶、豆、釜、钵等。
    鼎山顶发掘区M2︰6, 夹砂灰陶。侈口, 束颈, 垂腹, 平底, 宽扁实足。腹部饰粗绳纹。口径15、最大腹径16、高10.6厘米 (图二二) 。
    图二一山顶发掘区M2 (北→南)
    图二二陶鼎 (山顶发掘区M2︰6)
    图二三陶罐 (山顶发掘区M2︰5)
    图二四陶壶 (山顶发掘区M2︰1)
    罐山顶发掘区M2︰5, 泥质灰陶。直口, 折腹, 圜底, 矮圈足。口径8、圈足径8、高11厘米 (图二三) 。
    图二五陶豆 (山顶发掘区X1︰9) 下载原图
    壶山顶发掘区M2︰1, 泥质灰陶, 器表抹一层黄色细泥。直口微侈, 高领, 折腹, 矮圈足。肩部有一横向环耳。口径11.8、圈足径13.6、高14.4厘米 (图二四) 。
    豆山顶发掘区X1︰9, 磨光黑皮陶。侈口, 束颈, 浅盘, 喇叭形圈足。豆柄有镂孔。口径19.2、高14.6厘米 (图二五) 。
    四、植物遗存
    通过浮选, 在4号洞第10~23层发现较多炭化植物遗存, 尤以第19~23层最为丰富。植物遗存以种子为主, 总计5.57万余粒, 分别属于38个不同的植物种类。农作物数量占绝对优势, 合计5.16万粒, 约占出土植物种子总数的93%;包括水稻、粟 (谷子) 、黍 (糜子) 、大麦、大豆和绿豆六个品种, 其中以水稻和粟、黍为主。植物遗存中还包括与农耕生产密切相关的农田杂草, 例如属于稻田杂草的辣蓼、飘拂草、水莎草, 属于旱田杂草的马唐、狗尾草、看麦娘等。另外, 还发现有梅子、柿子、猕猴桃、葡萄等鲜果类植物遗存 (图二六至图三一) 。
    通过地层取样分析, 还发现水稻、黍、粟、麦类的植物硅酸体, 并在墓葬的人牙残留物中发现粟、黍、稻类以及块茎类植物的淀粉粒。
    图二六4 号洞第22层活动面出土的炭化稻米
    图二七炭化稻米
    图二八炭化粟
    五、结语
    (一) 南山遗址的地层堆积保存较完整而连续, 没有明显的沉积中断, 可作为该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典型剖面。遗址文化内涵丰富, 文化面貌独特, 填补了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缺环, 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意义。
    图二九炭化黍
    图三○炭化大麦
    图三一炭化大豆
    南山第一期遗存发现较少, 但从陶器的纹饰和器形上看与第二期遗存之间存在联系。第二、三期文化遗存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延续性也非常明显, 如陶片的纹饰都以绳纹、漩涡纹、曲折纹为特征, 器形均主要为釜、罐、豆;但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第三期晚段出现了泥质磨光白陶、施陶衣硬陶等。第四期遗存延续了第三期的文化特征, 都包含磨光黑陶, 部分器物口沿的形态特征相似。但在埋葬习俗和器物组合上, 存在一定差异, 随葬品中鼎、高柄豆、罐成组出现, 显示出人类迁居山顶后文化特征的改变;特别是一些器物如盆形鼎、带把圈足壶等, 表现出江西、闽北地区同时期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影响。总体来看, 南山第一至四期遗存代表了同一考古学文化中不同的发展阶段。
    (二) 与南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相似的遗存, 在闽西北地区曾有发现, 如邵武斗米山遗址下层的部分遗存[3]、将乐岩仔洞遗址[4]、南平宝峰山遗址下层遗存[5]。只是由于埋藏情况不佳、文化内涵与其他文化混杂导致未能辨识, 未得到明确的认识。近年来, 我们在同处于闽西北地区的宁化县湖村盆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工作, 也发现了与南山新石器时代遗存相似的文化遗存。
    南山遗址位于闽江流域与赣江流域交界地带, 又处于长江流域与岭南地区史前文化南北交流的天然通道上, 从该遗址的文化面貌能看出其与东南地区史前文化之间已经有频繁的交流与互动。
    在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中, 南山遗址第一至四期遗存的陶器器形都以圜底釜为主, 这与闽江下游新石器时代一直存在釜的传统相一致, 说明距今5800~4300年闽江上下游之间的史前文化存在较大的共性。山顶发掘区出土的盘形鼎 (H25︰4) 与江西樊城堆文化常见的盘形鼎相似, 黑皮陶上绘红彩的做法在该文化中也有发现。第三期大量出现的磨光黑皮陶可能受到长江下游地区良渚文化的影响。出土的圈足罐、单耳壶与闽北地区的牛鼻山文化相似, 反映了南山遗址第四期遗存受到闽北地区古文化的影响。
    南山遗址第五期青铜时代遗存受扰乱比较严重, 文化面貌不单纯, 尊、罐等黑衣陶器在闽北、浙南等马岭类型的遗址中比较常见, 甗形器、尊、杯等几何印纹硬陶器则与闽北白主段类型基本一致。
    江南地区印纹陶的发生、发展等问题一直受到学术界关注。从南山遗址第二期遗存开始, 就出现了曲折纹、漩涡纹等印纹纹样, 到第三至四期, 印纹的种类逐渐丰富, 包括漩涡纹、网格纹、曲折纹、回形加点纹、栅篱纹、方格纹、叶脉纹、席纹、米粒人字纹、麻点纹等。南山遗址第一期未出现印纹, 到第二期少量印纹陶出现, 至第三、四期丰富的印纹陶出现, 反映了早期印纹陶的起源和发展变化轨迹, 这为研究江南地区印纹陶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新材料。
    (三) 山顶发掘区发现福建省内迄今最早的蓄水池遗迹, 另外还发现大量柱洞、灰坑, 反映了当时山顶生活的史前人群规模。主要居住区由洞穴向山顶的转变, 也展现出南山先民独特的山顶、洞穴相结合的聚落空间利用特征。
    (四) 作为典型的洞穴遗址, 南山遗址浮选出土了数量丰富的农作物遗存以及相关的农田杂草遗存, 为古代穴居人群生业形态的研究提出了新问题。南山遗址出土了目前武夷山东麓地区年代最早的水稻遗存;出土的粟和黍是目前在整个华南地区, 包括岭南地区和武夷山脉以东地区发现年代最早的小米遗存。这为探讨华南沿海地区的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来源等问题提供了关键的考古实物证据和新的线索。丰富的植物遗存为开展史前人类资源利用行为研究, 以及植物栽培、演化、传播研究等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材料。
    (五) 遗址中出土人骨的体质人类学特征与福建漳平奇和洞遗址、连江亮岛遗址, 广东鲤鱼墩贝丘遗址以及泰国、越南等类似遗址中出土人骨相似。人骨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 当时人群的食物同时包括了C3类谷物水稻和C4类谷物粟和黍两种小米, 也有一定的食肉成分。
    南山遗址考古工作的重大收获, 对构建闽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重要意义, 也为探讨我国东南地区史前人类行为模式、生业形态、人群迁徙与交流等重要学术问题, 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新资料。
    附记:发掘工作得到国家文物局、福建省文物局、三明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以及明溪县委、县政府、县文体广电出版局的大力支持。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包括傅宪国 (领队) 、范雪春、周振宇、李水常、黄运明、俞其宝、邓建勇、危长福、王晓阳、郑云峰、顾小丰、陈东永等。出土人骨由王明辉鉴定。林叶辉、张六英参加部分室内整理工作。线图由吴秀华、邓雨绘制, 照片由周振宇拍摄。
    注释:
    [1]a.陈存洗、范雪春:《明溪县南山史前洞穴遗址》, 见《中国考古学年鉴》 (1989) , 文物出版社, 1990年。b.彭菲:《明溪县南山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遗址》, 见《中国考古学年鉴》 (2006) , 文物出版社, 2007年。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东南工作队等:《福建明溪县南山遗址4号洞2013年发掘简报》, 《考古》2017年第10期。
    [3]福建省博物馆:《邵武斗米山遗址发掘报告》, 《福建文博》2001年第2期。
    [4]福建省博物馆2006年发掘资料, 现藏于将乐县博物馆。
    [5]福建省博物馆、南平市博物馆:《南平樟湖宝峰山遗址发掘报告》, 《福建文博》1991年第1、2期。
    (图表略,详见原文)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