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北宋邓窑青釉折沿葵口卧足小碟

http://www.newdu.com 2020-02-06 收藏快报 许满贵 参加讨论

    图1 北宋邓州邓窑青釉 折沿葵口卧足小碟
    图2 邓州市团结路出土北宋素面碗、盘、碟13件残片正(左)、背面
     
    ■河南邓州 许满贵
    楪,器皿名。《说文解字·木部》:“楪,(枼)楄也。方木也。枼、逗、薄也。”底平浅,比盘子小,多用于盛食物。《辞源》:“碟,盛食品的小盘。唐人作曡(叠)”亦写作“楪”。白居易在唐文宗太和七年(834)正月初一作《元日对酒诗五首》,其三:“三杯蓝尾酒,一楪胶牙饧。除却崔常侍,无人共我争。”(笔者注:“胶牙饧”:糖,食之黏齿,故名)宋代后“楪”“碟”同写通用。南宋曾慥《高斋漫录》:“钱勰召苏轼食皛饭,只是“饭一盂、萝卜一楪、白汤一盏”,取其三白之意。”皛(xiǎo),皎洁,明亮。“皛饭”典自晋陶渊明《述酒》:“素砾皛修渚,南岳无余云。”唐陈子昂《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并序》:“天皛无云,朔风清海。”唐杜甫《即事》:“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
    本文所要介绍的这只北宋中期邓州邓窑青釉折沿葵口卧足小碟(图1),口径11、葵口高2.7、弧沿高1.9厘米,重61克;粉青素面,釉厚0.1厘米;口沿向外翻卷,形成厚唇,腹弧收至底,浅足、平底露黄胎,外圈足径3.5厘米,内圈足径2.6厘米。出土时因碰击为两片(已粘合为全器),葵口磕豁处露白胎。此小碟釉色莹润静谧,釉水薄润色浅,器型规整典雅,立体感强。
    闲聊论碟,宋代有“吕蒙正不为物累”典故。北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下、元张光祖《言行龟鉴》卷六《政事门》(译文):“吕文穆公(蒙正)以宽厚为宰相,宋太宗赵光义特别知遇关照。朝中有个官吏,家里收藏了一枚古镜,说它能照二百里,想通过蒙正弟弟吕蒙休把古镜送给他,以博取赏识。吕蒙休找机会装作闲谈,向哥哥说及此事。蒙正笑道‘我的脸不过碟子大,怎么用得镜子照二百里呢?’弟弟听后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听说这件事的人都叹服。像吕蒙正这样没有特别嗜好而又不被物欲所拖累的人,即使是古代的贤者也很难做到。”故南宋文天祥《赠镜湖相士》:“五月五日扬子江心水,铸作道人双瞳子。吾面楪子大,安用镜照二百里。”以此鉴,讥讽后人。
    北宋初期,河南耀州系青瓷开始出现在中部地区伏牛山一带的窑场。宋金时期,其烧成品的品质、数量都达到了巅峰。金末元初,烧成品质量逐步下降,但所涉及的窑场几乎遍布整个河南地区。北宋邓州邓窑属耀州窑青瓷系。2016年至今,邓州市(明清古城)团结路出土约20余万件残器瓷片(图2)。从拣选的青瓷残器瓷片与内乡窑所烧青釉瓷以碗、盘类耀州系印花青瓷为大宗,大部分为凸起的阳纹,装饰题材为常见花卉、水生物纹。北宋早期烧制的青釉碗多为外壁刻莲瓣纹,之后的印花青釉器则发展为模印兼刻的制作方式。金元时期多为内壁分格开窗印花卉,或以水生物纹样装饰。从已试掘的内乡窑青瓷看,施釉厚,釉色介于禹州、清凉寺窑之间。邓窑烧制的青釉碗、盘、盏等不同于河南中部地区窑,采用宽、矮圈足,多为高窄的圈足;印花纹饰也比河南中部窑同类产品更为凸起,立体感更强。团结路新出的印花碗、盘、盏,外壁还有常见的刻划叶筋纹、出筋纹。以素面碗、盘、碟、罐、炉等残瓷片为例,豆绿、青绿釉逐步盛行,新品种如鱼肚白、葱绿等也开始出现。而耀州窑早期青瓷,釉色不稳定,多数为青灰或青黄色,少数有与五代近似的青绿和淡青色;鼎盛时期为凝重光洁的橄榄青色,呈玉质感,故被冠以“越器”“类余姚秘色”。后期釉色发灰,其创烧的月白釉是后期耀州窑青瓷的代表。鉴赏北宋邓窑青釉折沿葵花口小碟,为典型的北宋中期邓州邓窑青瓷标本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