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社会文化 >

仫佬族依饭节的道德教化思想与功能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20-04-15 《民族教育研究》2019年第 张艳敏 谢唯唯 参加讨论

     
    [摘要]仫佬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一员。依饭节是仫佬族人在传统农耕文明和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形成的民间节庆活动,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现和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仫佬族依饭节蕴含着感恩、诚信、勤劳、尊老爱贤和劝人从善等道德价值,在今天依旧保留有深刻的社会伦理价值,发挥着道德教化的作用。依饭节是仫佬族传统的仪式型民族节日,节日中蕴含的道德教化价值均通过仪式展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调查研究等方法对仫佬族依饭节的仪式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研究,考证了仫佬族依饭节在社会道德教化中的价值,也发现了仫佬族依饭节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危机,提出了仫佬族依托依饭节进行道德教育的实践路径。本研究能够为仫佬族的道德教育提供参考,也为其他少数民族道德教育提供借鉴,进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仫佬族; 依饭节; 道德教化; 功能; 教育人类学
    [作者简介]张艳敏(1977—),女,辽宁建昌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教育、高等教育管理。谢唯唯(1997—),女(仫佬族),广西罗城人,南宁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16级学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民族教育学。
    [基金项目]南宁师范大学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国家级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1810603042)的阶段性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
    仫佬族主要分布在贵州和广西两省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为主要聚居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仫佬族总人口数为21.7万人。仫佬族有本民族语言,即仫佬话,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仫佬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字。
    仫佬族在传统农耕文明和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民间节庆活动——依饭节,它展现了仫佬族人特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是仫佬族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更是一项难能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祭奠和庆典是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两个重要文化元素,与仫佬族古老的民间习俗融为一体。此外,依饭节也被称为是仪式型的节日,节日中必不可少的仪式环节是仫佬族民间信仰的实践,在仪式中通过师公的说、唱、舞等形式传达对神灵的敬奉和感恩。同时,借助唱本流传下来的有关劝人从学、从善等道德教化内容加强对后代的教育。本文以仪式型的仫佬族依饭节为例,从了解节日来源、探究节日蕴含的道德教化价值及如何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依饭节的道德价值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此来促进仫佬族地区的道德教育,丰富少数民族教育研究。
    二、文献综述:仫佬族依饭节的道德教化思想与功能研究
    截至2019年4月,以“仫佬族依饭节”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共有47篇文献。对仫佬族依饭节来源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仫佬族依饭节来源于当地汉族(土拐人支系)祭祀依饭公爷宗族性还愿仪式活动。[1]仫佬族“依饭节”仪式的历史根源是仫佬族地区原始的民族信仰在经历“儒、释、道”三大宗教的洗礼后,逐渐发展成一种自发性的宗教,成为仫佬族人表达其信仰的基本方式;[2]对仫佬族依饭节传承与发展危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仫佬族依饭节的传统文化内涵正走向消失,保护和传承依饭节的重要手段,是给其注入新的内涵及活力,使之更合乎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3]导致困境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落后冲击着文化自觉,社会发展与部分仫佬族传统文化传承存在背离趋势,政府组织的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对民众吸引力不够,没有充分发挥现代传媒技术在仫佬族传统文化传承中的作用。[4]综上所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依饭节的起源和传承问题上,很少有学者对依饭节的道德教化价值进行研究。本研究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中寨屯仫佬族的依饭节进行比较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仫佬族依饭节的道德教化功能及传承策略。
    三、仫佬族依饭节的历史起源
    仫佬族依饭节起源于民族地区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农耕文明,融汇了仫佬族人的伦理观念、哲学理念、心理因素和审美意识等,是仫佬族人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于2006年5月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节日的道德教化价值主要通过仪式表现,仪式本身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均有密切联系”。[5]文化不能独立于政治、经济等因素而独立存在。源于古代社会的民族节日多与农业生产、宗法制度和宗教信仰等有密切联系,依饭节同样如此。
    (一)仫佬族依饭节与农业生产的联系
    仫佬族依饭节起源于传统的农业社会,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首先,节日歌颂的主题与生产劳动紧密相连,节日的祭祀和庆典举办时间也避开了农业生产劳动的忙碌阶段,虽因村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据调查得知,依饭节的举办时间因地区、姓氏等差异不尽相同,但都集中于每年二十四节气之一立冬节气前后,如:东门镇中石村银姓的“四冬”逢“亥、卯、未”年,“五冬”逢“已、酉、丑”年,“八冬”逢“申、子、辰”年,于立冬后的黄道吉日举办;东门镇罗姓的是在农历闰年的立冬日举办,每5年一次;四把镇大梧村的吴姓是逢“亥、卯、未”年的立冬日后头一吉日举办,每四年一次;四把镇谢姓是在“丑、辰、未、戍”年立冬日举办)1。其次,依饭节的举行过程中有固定的仪式,“启坛”“请圣”环节就尤其注重对于神灵的尊敬,需“请”各路神灵到场,方能进行依饭祭祀及庆典。在农业和手工业盛行的古代,人们尤其敬畏自然和神灵。同时,在社会生产方面,家中长者在生活经验和生产技能方面较为资深,社会生产劳动经验与生产技能一般通过长辈口耳相传和手把手教学的方式进行传授。长辈在家中的地位极高,在家庭和社会中孝老敬老的观念和风气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在依饭仪式中,长辈地位也显而易见,他们是重要的组织者之一,位高权重,仪式进行过程中需老人的指导与协助。由此看来,依饭节在祭祀和庆典活动中对自然、神灵和祖先的感恩崇拜,以及日常生活中尊老敬老的行为多少与农业生产相关。[6] (P.41)
    (二)仫佬族依饭节与宗法制度的联系
    依饭节本质上属于一场盛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一是敬畏感恩,二是教化传承,既有宗教成分,也有文化和礼教成分,与仫佬族的古老民间习俗融为一体。冯天瑜、何晓明等学者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体制在本质上是一种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血缘关系和社会等级制度紧密结合的产物,其标志是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和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7] (P.196-199) 宗庙祭祀制度是为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祭祀祖先,敬重祖先,宗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一个人,一个宗族和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根基。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在祭祀过程中对祖先的敬畏和崇拜,尤其重视亲情。依饭节也在封建政治体制的基础上形成,节日多表现为“祭祀”“祈福”“感恩”等主题,深受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影响。
    (三)仫佬族依饭节与道教的联系
    王志亮认为仫佬族依饭节仪式的形成有其发生的历史根源,是经历了“儒、释、道”三大宗教的洗礼后与仫佬族原始的民族信仰相结合,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自发性的宗教,成为仫佬族人民表达信仰的基本方式。[2]本研究也认为仫佬族依饭节仪式的形成与佛、道教有关,是佛、道两教与原始的民族信仰相结合的产物。其中,受道教影响较大。道教源于中原地区,具有较完备的神学和哲学思想体系,是融养生学、自然科学、法学等多种文化的集合体。道教的符咒、法术、斋醮等与民间信仰有密切关系,所以,道教对民间信仰来说较“亲切”,更易于接受。在依饭节的祭祀和庆典活动中,师公所用的筶(占卜用具)、法棍、法刀、法斧等法具与道教的符咒、法术有关。依饭经文记载有“……拜请本殿三元张、赵、李天师,梅茅殿上教篆上元唐将军、训练中元葛将军、渡鲧下元周将军。梅山法主度法九郎、本殿师公、本生师傅,请我太祖师吴仁风……”等文段。其中,“三元张、赵、李天师”依次指代道教名家张道陵、赵玄坛和李耳。据悉,天师道第四代传人张盛迁到龙虎山之后奉张陵为“正一天师”,龙虎山成了符鲧派的大本营。依饭节中主持仪式的师公身着的法衣(斜襟长袍)有前龙后虎字样,其中缘由多少也受到龙虎山道派的影响。2
    四、仫佬族依饭节中蕴含的道德教化价值
    在谈及民间信仰的价值时,高长江指出,“民间信仰所书写的忠孝节义、积德行善等道德故事,为民间社会整齐风俗提供了道德文本”。[8]对于仫佬族人来说,依饭节是其民族信仰的典型代表,是人们情感的重要寄托。依饭节作为仪式型的节日,仪式中蕴含着重要的道德教化价值,仪式中对神灵和祖先的感恩、对后代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指导,在教育后代重孝顺、讲诚信、要勤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号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深入挖掘民族节日的道德价值,发挥其在道德教化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尤为重要。
    (一)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精神
    仫佬族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少数民族,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甘蔗等农作物,农业生产在仫佬族人心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人们十分重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不讲“征服自然”,讲“敬畏自然、顺应天时、天人合一”。依饭节寄托了仫佬族人对各路神灵的敬畏和感恩,体现了“天人合一,和谐共融”的理念。在依饭节仪式上,师公以说唱依饭疏文的形式代族人敬请土地公爷以及类掌管风雨雷电的各路神灵,一方面是感恩,一方面是祈福纳祥。以请圣、敬圣的方式感恩神灵庇佑今年的五谷丰登,希望佑护来年的风调雨顺。不管是当地历来的文化传统,还是依饭节中体现出的敬畏自然精神对于后代的教育都不可忽视。神圣的仪式,经典的唱词,为后代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造就了当今山清水秀的仫佬山乡。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仫佬山乡的子女时刻牢记并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理,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追求片面经济的发展。
    (二)“和为贵”的和谐理念
    依饭节的节日内涵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和谐精神,造就了仫佬族人注重和谐相处、团结友爱等精神特质。[9]依饭节是族群内部集体的仪式活动,也是宗族成员们周期性聚集的时间。在依饭节活动中,依饭师公重点负责依饭仪式,仪式结束后,便是村民们的娱乐和聚餐时间。娱乐活动的时间长短及内容丰富程度以依饭节征集而来的经费多少为依据,一般由当地的彩调队、草龙队等在傍晚六七点左右开始进行表演;聚餐活动更加热闹,需要动员全村的力量。在准备过程中,村民们各司其职:主要负责人和长者们负责饭前的祭祀拜祖、放鞭炮环节;妇女们主要负责煮饭、洗菜、洗碗、端菜送饭等;男子们主要负责杀猪、杀鸡、切肉、掌勺等。所有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都能在依饭节融洽的气氛中舒缓,谁也不会刻意板着脸。整个节日的准备中不免有合作环节,族中长者及同僚会担任中间人的角色劝说平日里相处不和的人,矛盾双方也能相逢一笑。更重要的是,师公在仪式唱词中以神灵的口吻对事不对人地加以传达“和为贵”的理念,就起到最好的道德教化作用,大家都要听从神灵的劝诫。所以,不论是依饭仪式的过程还是依饭节的聚餐活动,都在“和为贵”和谐理念气氛中进行,有利于人们情感的联络和生活矛盾的化解。[6] (P.41)
    (三)感恩神灵的民族精神
    仪式型的节日传承离不开心理传承。仪式中规范的行为、统一的器物都具有自身的象征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仪式仪规、节日所用器物等都是人们对于自己民族传统节日心理传承的物质载体。赵世林指出:民族文化传承机制作用于社会群体,其中也正是通过心理传承这一中介把社会群体的心理和认同意识有机地实施于社会的个体,实现了文化对人的缔造和性格塑造;又通过心理传承的社会整合,把个体的心理意识整合为群体的共同心理意识,最终实现对民族性格的塑造。[9]依饭节是仫佬族人从祖先那传承和发展下来的,这其中离不开心理的传承,也离不开在心理传承的基础上接纳和创新。在依饭仪式上,各种程序的开展均是对人类始祖神(如开天的盘古、补天的女娲、伏羲兄妹等)、自然神(如雷王、风伯、雨师等)、仫佬人的祖先神(如三祖家先、灶君祖等)、保护神(如灶王、婆王等)、民族神(如白马娘娘、梁善利侯王、吴广惠侯王等)、道教神(如三元)、佛教神(如观音)等神灵的敬奉、崇拜和感恩。这种敬畏和感恩,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此外,因为有对各种神灵感恩的社会风气和民间习俗,感恩神灵一定程度上也成了仫佬族人的民族精神之一,这恰恰也塑造了这个民族更勤奋、更团结、更懂得感恩和珍惜的民族性格。
    (四)真、善、美的民族情怀
    依饭节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因打倒迷信之说被迫中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中寨屯的谢汝琼和梁天才两位师公最先将依饭节恢复,重新制作依饭仪式所需的画像、道具等,并在八十年代末以村落为单位再次举办依饭节。恢复时,依饭师公们已对依饭仪式进行部分整改,去除迷信成分,唱本中原来用于活跃气氛的粗俗语言已很少使用,以文明现代的方式呈现人神对话,但最原始的仪式形态依旧得到保留。在如今的依饭仪式中,师公们以说、念、唱和舞的形式对传承下来的依饭唱本内容再次进行呈现,以神灵的口吻传授社会生产、生活以及性教育方面的知识。此外,还包含规劝后代子孙尊老敬贤、行善守法、勤劳勇敢等。在教育后代加强道德实践方面,依饭仪式中这些教育贯穿始终,例如,在唱三祖家先时,唱词内容如下:
    “上中下祖来辞别,离别墓中归旧家。
    回到厅堂领茶酒,立在堂前嘱咐哥。
    耕田种地要勤俭,芝麻绿豆满仓禾。
    税纳编粮莫要紧,莫与公差把手抓。
    奸事莫行贼莫做,犯了之时损身家。
    在世为人莫要懒,早晚功夫勤做他。
    门神户蔚门前守,祸害邪精不敢惹。”3
    在这段唱词中,利用族人敬畏的祖先崇拜,以家族祖先的口吻嘱咐后代子孙:在农业生产中,大家要勤劳简朴、勤俭节约、诚信纳税,切记勿行作奸犯科之事。只有勤勤恳恳、遵纪守法、心怀善念,方能得到门神户尉的庇佑。依饭节是以宗族为单位举行的集体活动,唱词中包含丰富的道德教化内容,活动过程中“劝人”是极其常见的,在“劝人”环节,师公用仫佬语以唱的方式呈现,唱腔较自由,句式流畅。“扶好扶苦全修善,福禄善庆进回家。前也有多尾有多,撩头撩尾唱两句”4这四句是《十劝人》唱本的结尾部分,显然这是对后人的道德教育。《十劝人》唱本的主要内容包含劝诫后人尊老敬贤、勤劳勇敢、诚信做人、与人为善、遵纪守法等,不止是《十劝人》唱本,在其他唱本中也包含大量规劝类的唱词,如“鲁班架桥”引导后人诚信、踏实肯干等。在依饭节中,以口传的方式对世人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后代养成真、善、美民族情怀的片段还有很多。不论是在维护社会秩序方面,还是促进宗族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方面,都有极大的促进意义。
    五、开发依饭节道德教化功能的实践路径
    (一)通过解读依饭经文深入挖掘依饭节的道德价值
    节日庆典只是节日传承的外在表现形式,节日价值的挖掘和发扬才是节日传承的重要途径。依饭唱本是仫佬族人进行德育教育最重要的文本载体,其中包含多种故事叙述的片段,主题多是涉及感恩、诚信、团结等方面的道德教育。在深入挖掘节日道德价值内涵方面,可以从依饭唱本与经文的文本记载方面进行考究。例如,依饭唱本中的“鲁班架桥”:由鲁班连续三至四次谎报桥的长度,投机取巧使用不合格材料架桥作为故事开始,为后续对鲁班进行“诚信教育”埋下伏笔。两位师公(一人扮鲁班、一人扮神灵)对话充分展现了诚信教育的内涵:“鲁班师傅啊,这个桥几多长咧?”“一尺,三尺,五六七八尺”“你用的是什么木啊?”“那个叶子长长的,一节一节的,吃起来还甜甜的”“不行啊,这是甘蔗木,不能用来架桥”……“鲁班啊,今后万不可再如此做人,做人要诚信”。依饭唱本中类似的记载还有很多,仫佬族祖先在原始时代遭受自然灾害及神兽威胁之时,梁吴两王、白马娘娘等神灵出手救助等事件。综上所述,关注依饭经文中劝人从善、劝人从学等事件有利于挖掘依饭节的道德价值内涵。
    (二)依饭节文化进校园
    “民族文化传承有其特定途径,称之为‘场’,认为一切人与人、人与社会接触的空间组合都可以是文化传承场,最早的文化传承以丛林、火塘、寺庙、仪式等为主。”[9]学校因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方式,辅之以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支持,文化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得以自然的状态进行传递,效果显著,被认为是一个经过创设的文化传承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指南》中指出,鼓励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进校园。政策的引导和要求,让不少民族地区的学校在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做出努力和改进,通过结合当地民族特色增加校本课程的形式,让学生对民族精神有所感触,对地方文化有所了解。经调研了解到,在仫佬山乡,一些县级幼儿园及小学在民族教育这方面做得较好,学校开设有体验类课程、知识文化类课程,如仫佬族发展历史、民族节日等文化课程;仫佬族传统扎染工艺、包粽子、特色菜等体验活动;校园及教室布置、学生校服等融入民族元素,但在民族文化的显性教育方面表现得不明显。另外,当地的初中和高中均未涉及依饭节文化的课程。本研究对仫佬族地区的初高中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于仫佬族依饭节了解甚少,对于依饭节发展的历史及现状等均没有清晰的认识。当下依饭节在传承和发展中出现后继乏人的问题,所以,依饭节文化进校园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强化至关重要。将依饭节文化引入学校课堂,丰富学校的教育内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拓展保护和传承仫佬族文化的渠道,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自觉保护和传承依饭节文化,成为依饭节文化的优秀传承人。
    (三)整合德育资源,融入日常生活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大部分仫佬族人,尤其是年轻人对依饭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另外,依饭节的组织形式也在时代发展中出现较大变化,由原来的家族长者组织到今天的地方文化部门主导。节日意义出现一些变化,传统的依饭节主要在祠堂和依饭道场进行,尤其重视仪式的操作。今天的依饭节被搬上舞台,仪式呈现过于舞台化,距离原生态的仪式相去甚远,存在仪式时间短、内容删减过多等问题。舞台式的演出是少数民族地区为了宣传民族文化的一种形式,这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并非是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长久之计。只有当地相关文化部门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将其真正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也只有民众达到“文化自觉”,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常态化,在日常生活中加以传承和弘扬,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长久之计。例如,利用依饭节传承人的角色及其对依饭节内涵的把握、文化部门的精英人才对于依饭节资料的整理、越来越成熟完善的乡村宣传方式等进行节日德育资源的宣讲,让节日的感恩、诚信、团结、惜时等德育内涵真正被大众了解、认可和接受,而不止停留于依饭节外在呈现的表面。
    六、结语
    依饭节的节日内涵蕴含着感恩、诚信、勤劳、尊老爱贤和劝人从善等道德价值,在今天依旧保留有深刻的社会伦理价值,发挥着道德教化的作用。依饭仪式被称做是系统性传承民族文化、对后代进行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仪式。完整的依饭节除了联络族人间的感情之外,民族的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在仪式型节日中得到了传承,影响后代的道德行为习惯。在享受节日文化带来情感熏陶和道德教化价值的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开发和传承依饭节道德教育价值的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有以下实践路径:通过解读依饭经文深入挖掘依饭节的道德价值;依饭节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培养依饭节仪式的传承人;整合依饭节的德育资源,使其融入仫佬族人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应该动员各方力量促进依饭节文化传承和发展,将节日的道德教化内涵发挥最大的作用,实现传统节日的源远流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国富.仫佬族依饭节来源新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5):70-78.
    [2] 王志亮.浅析“依饭节”仪式形成的历史原因[J].黄河之声,2011(4):78-79.
    [3] 佟宇嘉,王奎正.仫佬族“依饭节”文化内涵探析[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2(1):80-82.
    [4] 何朝峰.仫佬族文化的社会教育传承[J].民族论坛,2014(5):106-108.
    [5] 严考亮.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在道德教化中的价值[J].沧桑,2007(1):114-116.
    [6] 莫乔雅.仫佬族依饭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传承[D].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 冯天瑜,何晓明.中国文化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1999.
    [8] 高长江.民间信仰:和谐社会的文化资本[J].世界宗教研究,2010(3):115-124.
    [9] 赵世林.论民族文化的本质传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0-16.
    [注释]
    1 笔者于2018年11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实地调查搜集所得资料。
    2 笔者于2018年11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实地调查搜集的依饭经文资料。
    3 笔者于2018年11月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双寨村实地调查搜集的依饭唱本资料。
    4 同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