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盐 朱积良 这件民国年间由刻铜艺术家陈寅生镌刻的铜墨盒(见图),呈方形,边长12厘米,子母口衔接,器型规整,铜盒厚重,刻字精细。盒盖上镌刻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其324个楷字跃然盒上,款识“庚辰年冬月寅生刻”,整个盒面就是一幅书法艺术杰作。 陈寅生(1875—1952),名麟炳,顺天人,清同治秀才,通医学,能书善画,清末民国刻铜名家。在清末至民国时期,北京的刻铜艺术以陈寅生、张樾臣与姚茫父三人最著名,人称刻铜三大家。三人中,陈寅生成就最大,首创在墨盒上的刻铜艺术。 晚清民国时期,以陈寅生等人为杰出代表的刻铜艺术家,将铜墨盒打造成为刻铜艺术的主要载体之一,使铜墨盒成为具有文字、图案、纹饰、款识的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当时不少著名书画家,如齐白石、陈师曾等,都为铜墨盒设计过图稿。 铜墨盒是盛装墨汁之器,晚清、民国时期盛行,旧时读书人书桌上大多有此物,成为当时文人墨客的常用文化用品。因为砚台上磨出的墨汁被风吹后容易干,用铜墨盒来储存墨汁则能保湿不易挥发,随时使用又可方便携带以备书写之需。在清代没有现成的瓶装墨汁供应于市,铜墨盒深受文人喜欢。这种设计既简单实用,又美观大方,置于案上,稳稳当当,玲珑秀气。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