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图2 图3 ■江苏南京 安然 一年一年,从春到秋,大大小小的拍卖会上,总少不了紫砂器的身影,然而,这些拍品中有多少是如图录中介绍的那般货真价实?真不好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仿古的手段是越来越强。曾经到宜兴一位擅长仿古的陶家去参观,很开眼界。仿古并非坏事,能将一件紫砂器作出古韵是很高超的技艺,民国时期的一批老陶艺家们也曾因仿古而声名斐然,这本是值得制作者骄傲的事,然而一旦仿古作品被当作真古董去拍卖,事情就变得晦暗难言了。假作真时真亦假,古董行里充满了这类说不清理还乱的事情。对此我很不耐烦,师父沙老却报以一笑:人家的事不用我们去管,管好自己就行了。 管好自己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紫砂市场热也好冷也罢,咱不参与,埋头做研究就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件紫砂赏瓶。赏瓶是紫砂摆件中的一类,它摆放于屋中,主要是起到装饰的作用,所以这类瓶上总有令人注目的绘画和书法。此瓶通高19.5厘米,瓶体高圆,上下略呈椭圆形,高圈足,平圆口,内胎紫砂,外敷团泥。敷团泥有两个作用,一是团泥发色古雅,深受文人青睐;二是团泥色浅,在上面陶刻着色效果更为鲜明醒目。 在这件书画瓶上,一面(图1)刻绘着牡丹图,两丛牡丹高低错落,疏密有致,有迎风怒放的花朵,富贵雍容;也有含苞欲放的花蕾,清新可人。花枝间绿叶大小浓淡不一,层次分明,花丛中还有飞舞的蜜蜂,细小逼真,这种种情态,全部以刻刀促成,刻划刮擦勾挑、轻重缓急转折……手法灵活,刻技纯熟,最后再填以青红之色,一派活色生香的情境便跃然瓶壁之上。另一面(图2)是几行草书,刻得龙飞凤舞、风神飘逸,一般紫砂器上还真少见如此精彩铭文。草书原本与其他书体一样,是日常应用的书写字体,然而随着时代更迭流变至今已然不再实用,因其字形笔画被大力精简变形,为求美观流丽而将偏旁部首错位挪移,导致草书字形符号化,不能像楷书那样为一般人识别,越是不识运用越少,因此草书日益小众化,作为书法作品被人欣赏,日常已不大使用。也正因为草书是“阳春白雪”,所以文人更喜欢它,写得一手好草书,是学问和功力的象征。这件紫砂瓶从其诗文和跋语看,是一件文人定制器,“游迷溪同故数往”,几位好友相约同游山水,一定是玩得很开心,归来仍意兴不减,于是作诗留念,光作诗还不够,还定制紫砂瓶将诗画刻于其上,置于案头随时观赏。从前的人生活情趣比我们现代人高雅。我们现在出去旅游,也就是拍拍照录录像而已,回来把影像往电脑里一存,过后很少会再去翻看。 此瓶底部未敷团泥,显露紫砂胎色,泥料暗红,黄色砂粒隐隐,质感强烈。中央钤有一方名章(图3),篆文“元璋”二字。卢元璋,清末民国宜兴紫砂艺人,有关他的资料很少,《宜兴陶艺人物录》一书中记载他曾于1923年被聘为铁画轩陶器厂制壶技师,当时一同被聘为制壶技师的还有范大生、胡耀庭、强义海等,陶刻技师则有陈少亭、邵宏俊、谈泉明等,能与一班名师受聘于铁画轩,可见卢元璋在当时已是技艺不俗的陶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