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http://www.newdu.com 2020-05-12 中国民族报(2020年5月12日 唐勇 参加讨论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道德水平指明方向。公民道德涉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要通过加强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重视道德教育,树立正确观念
    学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学校的道德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遵循学校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体而言,在高等学校的“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中增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面的内容,从历史、民族、政治、社会和法律等多个视角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科学内涵;在中学“地理”“历史”“公民”等课程中增加相关民族知识,向中学生宣传“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念,让广大中学生牢记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牢记我们的辽阔疆域、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伟大精神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通过专题报告会等形式,让小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
    民族博物馆、民族英雄纪念馆、民族文化园等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图书馆、展览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场所,要结合自身功能特点开展道德教育,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其中。特别是民族地区的基地场馆在展览民族文物、藏品和资料时,应当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背景下,宣传各族人民在共同缔造伟大祖国的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优秀文艺作品的传承与传播,是潜移默化开展道德教育的方式。要弘扬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主旋律,一方面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积极创作引领风尚、启迪心智、滋润心灵的时代作品,陶冶各族群众的道德情操。
    推动道德实践,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如果说道德教育侧重于外部环境对公民道德养成的氛围营造,那么道德实践就是公民主动参与道德素质提升的主体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道德实践,应当贯穿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行动之中。
    交往建立在平等和诚信的基础上,只有认识到双方地位平等、彼此信守承诺,才能实现有来有往,不断的交往又进一步加强了平等和诚信。交流建立在互助和进步的基础上,只有认识到对方的优点并主动靠拢,而且双方也愿意互助分享,才能实现互动沟通,频繁的交流又推动双方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交融建立在包容和友爱的基础上,只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才能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和谐的交融又巩固了各族人民的包容和友爱。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道德实践,首先是各族群众在私人领域的个体行为。例如,在共居中涵育家庭美德,注重邻里关照;在共学中培养个人品德,促进同学友爱;在共事中践行职业道德,开展团队合作;在共乐中提升社会公德,巩固团结氛围。其次是各族群众在公共领域的集体行为。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工作,也是各族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激励的实践方式。除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及各省(区、市)召开的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外,各州(市)及其职能部门还结合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州庆县庆等特殊节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各族群众在参与创建的过程中增强了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深化了爱国主义情感。
    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扩大民族团结增量
    网络空间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阵地。网络信息内容广泛,影响着各族群众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行为。要牢牢把握舆论主动权和主导权,让互联网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大增量。
    各族网民在上网过程中,要秉持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秩序。网信部门和网络相关行业组织对网络从业人员开展教育培训时,应当增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方面的内容。网络平台要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社会责任,把网络建设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平台。网络治理专项行动要依法惩治违法犯罪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要及时研判网络舆情形势,掌握主动权。
    依法治理民族事务,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贯彻实施宪法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与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高度一致性,要发挥法治对道德建设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健全民族工作法律法规体系,依法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要坚持一视同仁、一断于法,依法妥善处理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保证各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