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紫禁城宫殿外的甩鞭之人,其中“甩鞭”有什么讲究呢?

http://www.newdu.com 2020-06-15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雍正王朝》里一个人总在宫殿外面甩那个鞭子是什么意思?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若将甩鞭之人放到现在,则很好理解,大到好几万人的演讲,小到一个部门开会,说好几点开始,在这之前,参会人员都会陆陆续续到场,时间点一到,就会有个人(可能是主持人),站起来,拿着话筒(或者不拿话筒),咳嗽一声或者拍拍话筒,宣布会议正式开始。而这个人,就相当于甩鞭人,他拿的话筒或者咳嗽发出的声音,就相当于鞭子发出的响声,其用意就是告诉与会人员,不要说话,注意安静,会议马上要开始了。
    

    而这“甩鞭”则是古代宫廷举行这种朝会时礼仪中的一个环节,称之为“鸣鞭”或者“响鞭”,也叫“净鞭”。虽然我们现在经常在清朝的宫廷戏里看到,但实际这个并不是始于清朝,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就已经有这个了。
    只不过在清朝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这个鞭子的制作也有讲究,黄丝编织而成,鞭梢涂上蜡,长度也有一定要求,更难得的是,每次甩三遍,这三遍发出的响声都要求一样,不许有高有低,因此,这对于甩鞭之人也是有非常高的要求。
    

    到了清朝康熙年间,对“鸣鞭”有一定的要求,每次朝会都需要进行两次“鸣鞭”,一次是皇帝从中和殿出发到达太极殿时,銮仪卫官会高喊“鸣鞭”,于是甩鞭之人就会响三下净鞭。第二次就是朝会结束后,皇帝起驾回宫,群臣退下,会再次响起三次鞭。
    由此可见,这个“鸣鞭”,是封建时代君主专制威权的表现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