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古代科举前三甲为什么会叫状元,榜眼和探花 这里边都有哪些典故

http://www.newdu.com 2020-06-19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对古代前三甲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从隋唐开始,一项重要的选人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那就是科举制度。科举制度的出现,打破了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垄断性,使得平民能够鲤鱼跃龙门,当官为国家效力,而当今的高考都可以说是科举制度的革新与翻版。那么,如今小编就来说一说,古代科举的前三甲为什么叫状元,榜眼,探花?
    

    古代的科举制度和现在的高古有着相似之处,那就是要填写个人的信息,这在古代被称之为名状。考完科举的考生一般都会在京城等候发榜,朝廷公布取士之榜都会用黄色的布告,以彰显喜庆和尊贵,在榜上有名之人又称为金榜题名。那么,榜头就会公布第一名的名状,因此人们将第一名称之为“榜首”、“状头”等,后来就改为了状元。成为状元之人是无上光荣,全国有名的状元郎,前途必定是一帆风顺。
    

    古代发榜的状元名头是高高在上,往下的左右两边是第二、三名,这第二、三名的位置就犹如人眼一般,所以被人称之为榜眼。这令人非常意外,为何榜眼不是专指第二名?其实在唐朝和北宋早期的榜眼都是用于指第二、三名。
    后来,人们为了区分第二、第三名才用了探花一词,到了北宋晚期以后,榜眼才专门是第二名,探花是第三名。而探花作为第三名的典故,还是来自于唐朝的一个庆典。
    

    话说唐朝科举的张榜都是在春季,正值百花竞放之时,而唐朝为了庆祝进士及第的这些人,特地邀请他们在杏园举办探花宴。当时为了让状元更加显眼,就会有折花送状元的环节,会在事先选两个年轻俊俏的进士作为探花郎,游遍名园,摘取鲜花,待状元入园赴宴之时,再把鲜花献上。因此北宋晚期之后,就专门用探花来代表进士的第三名。
    

    因为探花一词,再后来有鲜花一般貌美的进士一词,所以明清时期的探花可不光要知识过人,皇帝在选探花还要看重进士本身的样貌,身材高大,五官端正且俊俏的进士,才有可能成为探花。因此,明清时候有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游街,探花是京城各家驻守观摩之人,春风得意之情更胜状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