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从关系范围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不仅体现在内部关系,还涉及外部关系。不仅要看到它对内有凝聚民族共识和国家力量的重要意义,还要将它置于世界视野去理解。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全球化维度和民族维度分别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关系理性”强调主体间交互共生的关系,这就意味着主体内部和睦的同时,还要向他者开放。从关系理性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共存共享共赢的关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和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民族问题不只涉及到本国内部的稳定,还关乎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其核心都是要让分散各异的民族、族群走向团结、互助,进而实现民族和国家、民族和个人、民族和人类社会的和谐统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坚实后盾。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在为“地球村”这个国际大家庭的和平发展、互惠共赢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让其他国家能够分享到中国飞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统一多民族是我们国家的一大特色,是老祖宗留下的珍贵财富,也是我们前进路上的显著优势,而这一带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共同体所蕴含的基本理念、创造的成功实践,能为世界上其他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凝聚民族力量提供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也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内源支撑。 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营造和平的外部环境。对中国的发展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外在的必然性,是一种权利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追求所有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为目标,秉持和平共处、开放包容、兼容并蓄、共享和谐的理念,拓展各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反对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促进国际秩序的良性发展,这就为中国的持续稳定发展、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综上,从关系理性的视角来看,中国对内建设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对外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正体现了解决内政事务的经验与处理外交事务的理念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基本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密切相关,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推进民族工作的基本遵循。 三、在关系理性视角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基于关系理性的视角提出的民族工作思想主旋律,是摆脱狭隘民族主义、大汉族主义等错误思潮,正确理解个体、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关系的必要途径。关系理性要求从“交互性”和“互依性”的双重角度来理解主体间的关系,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落实也应体现在经济、文化、情感的紧密相连中。我们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塑造,不能建立在民族同化基础之上,也不能强化各民族的不同,而是要在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民族工作提出物质和精神都要强大起来的要求的意义所在。 (一)通过创造各民族共享物质田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因此,只有牢牢抓住“发展”这把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突破现有瓶颈制约,逐步扭转发展差距,共建各民族物质田园,才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本固基。 一是激发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一方面,发挥民族地区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优势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弥补发展短板;另一方面,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利好契机,发挥好民族地区“核心区”“开放通道”“辐射中心”“战略支点”和“重要门户”的作用,拓展支撑国家发展的新空间。此外,还要保护好民族地区永续发展的本钱,严格划定生态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和生态保护红线,不断从责任主体、补偿标准、保障措施、保证金制度等方面完善民族地区生态补偿机制。 二是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扶贫质量。费孝通先生曾说:“对少数民族地区,国家不仅要给政策,而且要给切实的帮助。我们只有帮助少数民族发挥各自的民族优势,在自己的经济基础上站起来,才能避免少数民族名存实亡的后果,才能使我们的国家真正成为一个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家庭。”消除贫困,是党和国家始终不渝努力解决的重大问题,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贫困问题始终是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关注的重点。7年来,民族地区累计减贫25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1%下降到4%,改善和提升了民族地区的经济状况和民生质量。今后,在打好“精准扶贫”的攻坚战中,我们要进一步促进扶贫与扶志、扶智深度融合。加强思想扶贫、教育扶贫、文化扶贫,激发民族地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要坚持党建扶贫、发展旅游扶贫、实施科技扶贫,推动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提质增效。“我们要有这样一个决心,把穷根斩断,不让贫穷代际相传。”这是我们扶贫开发事业追求的目标,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基本的社会物质基础。 (二)通过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包容各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内蕴了在差异中维护统一、在多样中熔铸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之道,体现了“关系理性”所寻求的“建立在人们的现实差别基础上的人与人的统一”。相较于缩小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差距,这是一项更加复杂、更加艰难,需要植根人心、久久为功的长期任务。 一是增强文化认同,凝聚价值共识。文化认同“不仅影响到个人对自己身份的认定、社会群体的角色、还影响到民族以及民族文化的保持、国家的意识形态维持与强化、不同的宗教与文明形态之间的理解、甚至当代的国际政治格局”。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长远和最根本的就是要增强文化认同。而文化认同要受到特定价值观的影响和左右,是在特定价值观指导下的认识和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任何国家、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扎根于一种共同的价值体系”,人在追求价值的活动中确立作为主体的存在意义。如果离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就容易在文化认同的实践过程中失之偏颇。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各族人民的价值诉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取向,统摄不同的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发挥价值整合与思想引领的作用。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齐心共筑无疑要通过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实现。一方面,在全社会营造接受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培养和提升各族人民的自识能力,使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统领下承担起社会建设的主体责任;另一方面,丰富和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除了理论教育之外,多挖掘为各族人民喜闻乐见并自觉认同的形式,充分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注重发挥各民族模范人物、先进代表等榜样的带头示范作用,最大范围地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力,增强各族人民抵抗文化侵略和文化殖民行为的能力。 二是加强对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而且展现着各民族的精神风貌和价值理念。如果说汉文化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那么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则构成了中华文化的多姿多彩和交相辉映,增添了中华文化独特精彩的魅力,延续了中华文化蓬勃绵延的生命力。但是随着传统物化载体趋同性的替代性变革,加之少数民族文化块头小,抵抗市场经济的能力弱,造成多样性的民族风格和文化特质及其所蕴含的知识、智慧、价值观念等流失、消亡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要深入挖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加大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尊重少数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满足少数民族特需产品的生产和供给,保护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同时,整理出版少数民族口传文学、史诗,扶持发展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发扬光大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艺术。此外,还要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在信息网络系统中的传播能力。当然,保护、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故步自封、良莠无别地追求所谓的“原生态”,还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在中华文化的现代发展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概言之,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才能有“美美与共”的共同繁荣、和谐发展。 (三)通过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从历史维度来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需要了解各民族共同缔造统一国家的历史过程,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归属认知和情感依附。钱穆先生曾有言:“欲其国民对国家有深厚之爱情,必先使其国民对国家已往历史有深厚的认识。”知名的民族主义理论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他的《想象的共同体》中也是以“探究‘民族’这种特殊的政治想象(认知)成为可能的条件与历史过程”作为自己的论证基调。但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并非“想象”的产物,而是一个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充裕的集体记忆的情感共同体,这就需要我们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共御外侮、共谋复兴的光辉历程,深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历史渊源与命运共生的体认,将水乳交融、休戚与共的观念渗入各民族血脉中,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现实维度来看,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民族间互动、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这是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方向,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一方面,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语言是主体间信息、思想、情感的传递手段,是保障各民族间顺利沟通的重要工具。缺少语言相通的前提条件,必然会导致交流障碍与认同危机。因此,我们要依靠全党、全国、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引领监管、健全全国支援体系、完善全社会帮扶体系等手段,在各族人民中全面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激发其自觉学习使用普通话的内生动力,提高其普通话应用水平和能力,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础支撑;另一方面,广泛开展融情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无论是搞好民族团结还是争取人心,都要紧密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中心展开,都要完全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实践中去。按照大众化、特色化、实体化、常态化的要求,结合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民族融情实践活动,以增进各族人民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从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