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再地方化”实践中的族群关系 不论是因现代性生活观念和新的生计模式而导致的文化同质化,还是在传统主义诉求和旅游经济的推动下进行的地方性再生产,都是一个文化调适的过程。西双版纳的外来移民数量非常多,早期农垦系统的建立迁入大量湖南移民、以及昆明、重庆等地的知青,改革开放之后因边境贸易和城镇发展又汇聚了全国各地的移民,西双版纳城市化的发展可以说是外来移民与地方政府及本地居民共同推动的,甚至外来移民所扮演的角色更为重要。移民所带来的新技术、生活方式以及经济利益,是地方文化变迁的重要动因。从早期地方民众因经济效益和对改善生活的强烈愿望而忽略民族文化的保护,到后期地方政府倡导建筑“再地方化”实践中外来移民与本地居民进行的文化调适,我们可以看到一种独特的族群关系和新型边疆文化的构建。 首先,傣族新民居的建设基本上都是由外来汉族修建。笔者在西双版纳的曼弄枫、曼贡、曼景法村寨调查时,看见许多正在修建房子的工人,据了解他们大多是从湖南、四川、云南墨江等地过来,长期在这里帮傣族修房子。因为在2003年寨子刚开发的时候,傣族人不懂画设计图,也看不懂施工图集,只能请汉族来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曼弄枫的岩扁说:“我们家的房子就是湖南人修的,他们按照城建局给的方案设计好样子,然后带了一个施工队来修。我们寨子五六户人的房子都是他们修的。他帮我家修好房子,我就把楼下一层租给他做生意。”汉族建房的技术得到傣族的认可,并由此形成了合作关系。傣族的房子汉族修,也成为西双版纳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标签。 其次,在居住形式上,形成汉傣同住一户的格局。目前城市边缘的傣族村寨大多已经完成了新民居的改善,新民居的一层改变了以往架空的样式,许多人家都将一层设计成中间开放两边是独立房间的格局,或者直接设计成全封闭的一层。西双版纳自2005年以来进入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所带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外来人口,他们大多在此经营五金建材、农副产品、餐饮等,新移民往往不会购买商品房,而价格低廉的城中村出租房就成为他们的首选。早期的城中村如曼景兰已经饱和,所以新移民将目光转向城市边缘新开发的村寨如曼贡、曼弄枫、曼迈等。他们大多租住在傣族新民居的一层,平均一间房月租300-500元,有些资本较多的人往往会租赁整个一层做仓库、餐馆、五金店或者茶叶店。而房子的户主就住在第二层,在这种几乎为零距离的居住空间上,本地傣族和汉族移民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关系。傣族和汉族因传统文化差异而形成不同的生活习惯,虽然傣族户主经常抱怨租房子的汉族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说话声音大,打扰到他们的休息,但是又不得不依靠汉族的房租收入作为自己的经济来源,特别是当土地被集体征用之后,失去了农业生产资源,日常生活中的粮食蔬菜也要靠外地运送。曼弄枫原村委会主任说:“我们景洪本来也不大,如果外地人不进来的话,我们的生活就不行了。没有外地人来,我们的菜都卖不出去,房子也租不出去,我们没有的东西也买不到,靠他们我们才有收入。建材啊、盖房子,你要什么人家都带来了都有了,我们自己人做不出来嘛。”55在居住空间相互嵌合的基础上,本地傣族和汉族新移民保持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和日常生活联系,在城中村里,随处可见不同民族的人在市场里买卖农副产品、坐在出租屋下聊天。 同时,因城镇化开发的需要,傣族的田地被征用,每家每户分到了1.5亩宅基地,除了自住的民居建房用地之外,傣族将其余的宅基地出租给外来汉族,修建宾馆、洗车场、家具城、歌舞厅等商业场所。在外来人口增多和市场竞争的影响下,许多傣族甚至将外来移民的需求提前纳入到房屋修建的过程中,笔者在曼弄枫看到的一户傣族民居旁边正在修建5层高的现代楼房,户主说这栋楼一个四川老板来投资的,楼房按照宾馆的格局修建,此前已经与开发者商定了建筑用途。同时在进行网络调查时,还看到一些傣族村民在微信朋友圈中发送房屋出租信息,例如“在建房屋一层整层出租,全框架结构300多平,旁边还有0.5亩空地,适合餐厅、写字办公等用途,欢迎有志之士提前介入按照你的用途及想法同步专(装)修改造”。但是因为所有的新建建筑都必须符合政府有关民族特色化建筑的规定,即便是按照汉族的实际功能要求来设计的楼房也必须修建成傣族的歇山式屋顶、以及象征傣族文化的墙面元素,所以在曼弄枫、曼贡等城中村就形成了傣族传统独栋民居与添加傣族文化元素的汉式建筑相互交错的空间文化景观,而汉傣之间的族群互动也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中慢慢展开。 “空间被视为宇宙观或一种象征,也被建构为有如意识形态或政治经济条件,更被视为文化习惯,包括文化的分类观念与个人的实践”[16]。空间的利用往往反映出人的文化诉求和社会人际关系。而建筑正是空间中最直观的表象,与人的关系最紧密,日常生活的进行和社会互动都可以在建筑的修建和利用中得到体现。在城市化和旅游发展的大背景下,西双版纳成为内地移民和边疆少数民族共同分享的边疆城市,在居住空间和生计模式的影响下,汉族移民和本地傣族形成了一种相互依赖的嵌合式生存关系,包括相互杂居、租赁关系、日常生活买卖、信息交流等,但是深层次的社会结构关系如婚姻、社会组织团体等在新移民群体与地方原住民中还未得到建立。同时在不同族群和文化的碰撞下,民居建筑和商业建筑也在发生变迁,地方文化再生产的过程,构建出一种包含了傣族传统民居样式、添加了傣族文化元素的汉式建筑以及汉傣建筑相互交错的多元建筑文化。 五、结语 西双版纳民居建筑和商业建筑的“再地方化实践”及其产生的文化结果是在多个场域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文化变迁。布迪厄在论述文化再生产时强调“权力场”的重要作用,因为权力场总能强有力地延伸到其他场域中并对其产生影响。就西双版纳而言,政府的主导是建筑“再地方化”运动的主导者,为了推动现代旅游业和增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意识而挖掘展示地方建筑文化资源,可见政治权力对文化发展的方向有着很大的规则作用。同时,作为文化主体和文化再生产的参与者,民众的客观需要、利益取向也影响着文化发展变化的方向。民居建筑的“去地方化”和“再地方化”都是在经济利益的导向下出现的文化元素的流失和重组。而当文化元素成为“象征资本”被广泛认可之后,它又会以经济资本为媒介渗入人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文化中。文化是人的产物,是人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创造性、适应性的结果。虽然“再地方化”是以行政力量为主导,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本地居民和外来移民用自己的行动逻辑来创造出一种既保存地方特色又保证经济利益的模式。在政府、本地民众以及外来移民的共同作用下,一种新的边疆建筑文化展现在大众面前。 注释 1.《云南省景洪县地名志》,景洪县人民政府编,1985年,第10页。 2.数据来源于:http://qcyn.sina.com.cn/news/yzjd/2012/0224/15592671181.html. 3.访谈对象:西双版纳州妇联玉主任,访谈地点:西双版纳州妇联办公室。 4.访谈对象:西双版纳州城建局曾副局长,访谈地点:西双版纳州城建局。 5.访谈对象:西双版纳旅游度假区曼弄枫原村委会主任,访谈地点:曼弄枫村委会办公室。 参考文献 [1] Philip Thomas.Conspicuous Construction:House,Consumption and “Relocalization” in Manambondro,Southeast Madagascar.The Journal of 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1998(4):425-446. [2] 宗晓莲.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对文化变迁研究的意义——以旅游开发背景下的民族文化变迁研究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25. [3] 范可.“再地方化”与象征资本——一个闽南回族社区近年来的若干建筑表现[J].开放时代,2005(2):43-61. [4] 孙九霞,马涛.旅游发展中族群文化的“再地方化”与“去地方化”——以丽江纳西族义尚社区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4(4):60-67. [5] 余达忠.旅游开发:民族地区再地方化的实践——以黎平侗族地扪村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6,18(3):60-65. [6] 孙九霞,李毓.西双版纳傣族园泼水演员的类阈限体验研究[J].旅游学刊,2016,31(5):72-80. [7] 光映炯,张晓萍.基于旅游人类学视角的民族节日传承与发展——以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0(1):45-49. [8] 陈丽坤.离析现代化与旅游对民族社区的文化影响——西双版纳三个傣寨的比较研究[J].旅游学刊,2011,26(11):58-64. [9] 李倩.对西双版纳傣族新民居及新民居建筑材料的思考[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0(1):71-73. [10]胡海洪,柏文峰.探索传统民居合理的更新途径——以西双版纳曼景法村傣族民居更新实践为例[J].建筑科学,2006(6):173-176. [11]杨柳.全球化背景下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发展[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16(1):157-159. [12]江应樑.傣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3:579-580 [13]胡绍华.傣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65 [14]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编纂委员会.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志(中)[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601 [15]周大鸣,王欣.边疆移民与西双版纳城市化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9(3):55-64. [16] 黄应贵.导论——空间、力与社会[C]//黄应贵.空间、力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5:3-7.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