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清朝的“布政使”是干什么的?在当时地位如何?

http://www.newdu.com 2020-07-2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大家好,这里是趣历史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清顺治年间,顺治皇帝废黜“巡按制”,施行“督抚制”,总督和巡抚的权力才开始逐渐确立和稳固,成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职。
    总督,执掌一省或数省行政、经济、军事,基本相当于建国初期的地区书记;巡抚,乃系一省最高行政长官,执掌一省军民政务。巡抚,虽然受总督管辖,但两者相互监督、互相制约,以便于削弱督抚权力,便于中央集权。
    可根据《皇朝文典》、《清史稿》等历史资料的记载,清朝的省级官员中,除了总督、巡抚,还有提督学政、布政使、按察使三个官职。
    提督学政,执掌一省教育、科举事宜,因为一般由皇帝钦派,带有“钦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仅次于一省巡抚;按察使,基本类似于现今的省政法委书记,执掌一省公、检、法机构。那么,“布政使”这个听起来像是管理布匹的官员,到底是干嘛的?相当于现今的什么官职呢?
    

    要想弄明白这个官职,我们需要先来明白这个官职名称的具体含义:
    “布政使”中的“布”,并非做“布匹”讲,而是“宣布、传播、汇报”的意思。所以,“布政使”最主要的职权就是“宣化承流,上呈下达”,这种职能只要体现在督抚、吏部和一省府、州、县官之间。
    《清史稿·职官志》对“布政使”的这种职能予以过明确记载:
    掌宣化承流,帅府、州、县官,廉其录职能否,上下其考,报督、抚上达吏部。
    也就是说,“布政使”相当于省组织部部长,执掌一省人事大权。负责约束和管辖下属府、州、县官员,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考核情况上报督抚、上报吏部。除此之外,“布政使”还承接上级指派的政务、法令宣达到各府、厅、州、县。督促其贯彻实施。
    现今的省组织部长,一般兼任省委常委,行政级别为省部级正职,而清朝的“布政使”也基本类似这个级别。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布政使”的品秩为从二品,和未加衔的巡抚同一级别。也就是说,就行政级别而言,“布政使”和巡抚一个级别,基本等同于现今的一省省长,行政级别为省部级正职。
    既然是省长,“布政使”的具体职权就绝对不会仅限于一省的人事权力,综合诸多历史文献的记载,我们能够大致得出“布政使”的具体职权:
    三年宾兴,提调考试事,升贤能,上达礼部。十年会户版,均税役,登民数、田数,上达户部。凡诸政务,会督、抚议行。
    综合来看,除了人事大权,“布政使”还执掌以下事务:
    1、调度、指挥每三年举行一次的“乡试”;拥有直接向礼部“举贤”之权。
    2、执掌一省田赋课税、财政收支、官员俸禄发放等财政大权;负责一省户籍、税役、民数、田数等民政内容。
    3、“会同督抚,议行政务”,在省级常委会上拥有极为关键的一席,能够绝对影响一省政务的制定、施行等。
    就此来看,清朝的“布政使”更加类似于现今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首长——省长,支持省政府的日常工作,并代表省级政府向以督抚为代表的省委常委、以吏部为代表的朝廷汇报工作、直接负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