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古学 > 收藏鉴赏 >

清代粉彩笔筒上演绎“五子闹登科”

http://www.newdu.com 2020-07-27 收藏快报 范同利 参加讨论

    图1 笔筒
    图2 五子登科婴戏图
    图3 安居乐业婴戏图
    ■江苏淮安 范同利
    这只清乾隆款青花粉彩扁四方笔筒(图1),长约11、宽约8.5、高约15.5厘米,内有轻微窑裂,没有裂透。该笔筒造型经典、工艺精绝,四面装饰,内容丰富,寓意吉祥,绘画精细,色彩艳丽,晶莹剔透,迎光侧视,七彩蛤蜊光若隐若现。
    笔筒口沿描金,金彩浓厚,传世特征显著。下底方圈平削足,胎质细腻如婴儿肌肤,底釉洁白,中间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青花底款。正面是釉下青花绘制变体蝙蝠和钱纹,寓意福在眼前、四角绘制如意头,寓示万事如意。这些吉祥纹样由花卉联结围成开窗。窗内粉彩绘五子登科婴戏图主题纹饰(图2),刻画细腻,栩栩如生。画面上:五个儿童各具情态,敲锣打鼓,高挑灯笼,模拟状元及第、跃马夸官的场景。笔筒背面内容承接正面,为安居乐业婴戏图(图3),一旦金榜题名,其背后的福利待遇,如黄金屋、颜如玉、千钟粟之类都接踵而至,必然安居乐业,尽享天伦之乐。五个儿童在松树下逗玩着两只鹌鹑,一个儿童背上背着弟弟,弟弟身穿锦衣,手持金如意,旁边一只锦袋,暗喻世袭为官、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其左侧和右侧都是两开光装饰,青花花卉纹饰打底,上面是海棠形开光,下面是菱形开光,里面绘制牡丹之类的花卉,象征荣华富贵、前程似锦,既体现了方中有圆的做人理念,更是一种激励,所绘之境都在窗内,观者要想拥有,必须从小发愤图强,科举及第才能得到这些享受。
    此笔筒不但可以插笔使用,也可以欣赏、把玩,画面内容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励志教育。五子登科本为汉族民间谚语,最初来源于民间故事。说的是五代后周时期,燕山府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的五个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科举是官方主导,全民信仰的教育考试制度,延续1300余年。其是古代最吸引人的事业,科举及第与否成为人生极喜极悲的重大因素。“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成为古人对科举制的一种普遍心态,登科及第是家庭教育的终极目标,也是对取士公平的由衷信仰。相对公平公正的科举制度,让广大读书人实现鱼跃龙门的质变,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梦想成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