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刘禅和孙皓身为亡国之君为什么能善终 他们只是两个毫无威胁的人

http://www.newdu.com 2020-08-0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禅和孙皓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皇帝有权,几乎什么都能做,皇帝没钱,那就成了傀儡和摆设。但因为皇权魅力无穷大,所以又时刻被人盯着,故而,皇帝也就成了高危职业,稍有不慎,便是死,即便是开国之主,或者能力很强的皇帝,也常常难免。
    比如开启齐国霸业的公子小白齐桓公,最后因为任用奸臣,落得个被禁宫中,活活饿死,尸体最后都臭了才被人发现;至于那些亡国之君就更不用说了。
    

    齐桓公
    李煜,南唐后主,诗词风流一辈子,最后被迫喝下一杯毒酒;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到金国,拉到庙里,当着无数人的面,脱下衣服,披着羊皮,跪着趴着,受尽屈辱。
    总之,不管出于怀疑还是必要,亡国之君通常都会死。当然,也有亡国之君,最后也能善终,比如三国时期的刘禅和孙皓,这两人最后就没死,这又是为何呢?
    

    刘禅
    以小编看来,大概有三个原因。
    1、曹丕对汉献帝的仁慈。
    公元220年,曹丕逼汉献帝禅让,做了大魏皇帝,因为宣传的是魏承汉统,自然是要以仁孝来治国,既然以仁治国,皇帝自然要带头仁慈。
    故而,曹丕封了献帝刘协为山阳公,也没再寻机杀害。当然,这里面还有其他原因。
    

    司马炎
    比如当时还有很多人对大汉忠心,为了笼络这部分人心;此外,曹丕的妹妹,也就是汉献帝的皇后曹节,对汉献帝也是非常忠心,破口大骂曹丕都不肯把玉玺交出去。
    汉献帝有她,这辈子也算值了。
    几十年后,司马炎也仿曹丕,逼魏元帝曹奂禅让,晋承魏统,也依然以仁慈为主,故而刘禅、孙皓能得以善终。
    

    曹丕
    2、收揽蜀国、吴国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尽管刘禅、孙皓投降了,但这不表示他们的臣子、臣民投降,更不代表他们打心里归顺,所以司马炎也得做做样子,对两位亡国之君好一点。
    这样,起码不会让别人有反抗之心,否则,只怕天下不宁。
    

    刘禅
    3、刘禅、孙皓本身就不必要杀。
    刘禅不并非扶不起的阿斗,但也不是什么天纵其才的圣主,当时他已经没了退路,故而也就没反抗之心,活着就好,所以才留下那句“此间乐,不思蜀也”。
    至于孙皓,此人是暴君,要不是陆抗那场西陵之战的胜利,吴国恐怕得提前8年灭国。他原本就不得人心,杀了反而不好,不如留着,还能做给吴人看。
    总而言之,刘禅和孙皓是毫无威胁的人,何必杀了呢?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