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皇帝谦让的话却被周嵩当真,最后落得走上刑场的结局

http://www.newdu.com 2020-08-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西晋最后一位皇帝晋愍帝刚去世,文武百官便奏请司马睿登基。
    按照程序,第一次被推为皇帝是不能同意的,一般要谦让三次才行,这是固定套路,谁也不会当真。偏偏周嵩上疏夸赞司马睿谦让得对,因为正值国家动荡,应先收复故土,现在称帝太没责任心了。这显然有点指桑骂槐,司马睿勃然大怒,将他贬出京城。
    

    周嵩很郁闷,好友张嶷将他带到戴邈家中做客,打算帮他排遣积郁。可没想到,高谈阔论之余,周嵩的嘴又收不住了,挨个评论朝臣,言辞极为刻薄。张嶷、戴邈都知道周嵩的毛病,一笑了之,可说着说着,他竟开始嘲讽戴邈。
    戴邈笑不下去了,聚会一散,就将官司打到司马睿那里。新账旧账一起算,周嵩被下了大狱,有人奏请将他处死,罪名是攻击上司。由于周嵩的哥哥周顗是朝廷重臣,为维护稳定,司马睿还是将他放了。
    不过,周嵩的行为可以说是“表里如一”,因为他不仅对同事苛刻,对哥哥也是如此。
    

    周顗在尚书省值班,夜里突然发病,情况十分危急。同僚刁协一边命人叫太医,一边实施急救,折腾到天亮周顗才脱离危险。周嵩得知后急忙赶来,十分厌恶地摆摆手,将刁协赶走了。原来刁协一向热衷仕途,严酷打击竞争对手,让很多名士不齿,其中也包括周嵩。可这当口是该计较的时候吗?而且他看到哥哥后也没询问病情,只是冷冷地说:“你也是个有名望的人,怎能和小人交往?”说罢甩手而去。
    但如此刻薄之人在国家大义面前却毫不含糊。
    东晋建立的一大功臣便是王导,正是他带领家族积极奔走,司马睿才得以在南方立足,因此有了“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但外部局势稳定后,司马睿逐渐疏远王导。这一变化自然被朝臣看到了,大家开始有意与王导保持距离,生怕引火烧身。
    这时周嵩站了出来,对司马睿说:“王导对晋朝有再造之功,你却不信任他,以后谁还敢尽忠?将来一定会招祸患。”意想不到的是,王导没造反,其堂兄王敦却对朝廷刀兵相向,结果周顗死于动乱。
    王敦觉得自己太鲁莽了,假惺惺地到周家慰问。面对刀兵,周家人噤若寒蝉,只有周嵩站出来愤怒地质问:“我哥为天下人请命、被天下人所杀,你来吊唁是什么意思?”王敦考虑到舆论影响,不仅没怪罪周嵩,还给他升了官。但这点伎俩,周嵩自然看得穿,所以逢人便批评王敦。
    王敦可不是手无寸铁的文官,没多久就找了个理由诬陷周嵩,然后将他杀了。临刑前,周嵩淡定地口诵佛经。对他来说,这是最悲壮也是最好的结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