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生于天顺四年十二月六日,卒于嘉靖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字希哲,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因长像奇特,而自嘲丑陋,又因右手有枝生手指,故自号枝山,世人称为“祝京兆”,明代著名书法家。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祝允明的科举仕途颇为坎坷,十九岁中秀才,五次参加乡试,才于明弘治五年(1492)中举,后七次参加会试不第。甚至其子祝续也在前一科中进士,于是祝允明绝了科举念头,以举人选官,在正德九年(1514),授为广东兴宁县知县,嘉靖元年(1522),转任为应天(今南京)府通判,不久称病还乡。 祝允明擅诗文,尤工书法,名动海内。他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又与文徵明、王宠同为明中期书家之代表。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祝枝山的狂草,骨力弱于旭、素,但在宋人影响下,又自成一格”。 其代表作有《太湖诗卷》《箜篌引》《赤壁赋》等。所书“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皆为传世墨宝。 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唐伯虎的画,祝允明的字”,祝允明所书写的《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等,均是精品之作。然而在诗文书法方面才华横溢的他,在科举仕途上却屡遭碰壁,跌跌撞撞。 话说这祝允明5岁能写大字,读书过目不忘,立即成诵,9岁能作诗,被称为“神童”。19岁中秀才,之后的科考路上可就把祝允明给难住了。 成化十六年(1480年),祝允明第一次赴乡试,不幸落第。想着下次再来,于是乎回去接着复习,紧接着又失败了两次。弘治二年(1489年),赴应天乡试,住在了南京老丈人的家中,可是中途生病,回苏州就医,无奈耽误了乡试。弘治五年(1492年)秋,32岁的祝允明终于中应天乡试,不枉自己十几年的苦苦煎熬。 本想着再接再厉,进京参加会试,一展宏图。但是命运女神再一次给祝允明泼了冷水。弘治六年(1493年)春,祝允明兴致勃勃进京赶赴会试,不中。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祝允明再次屡屡碰壁,与进士擦肩而过。 正德六年(1511年)祝允明第七次会试不中,而长子祝续此时已经得中进士,选为庶吉士,祝允明悲喜交加。正德九年(1514年),七次不中的祝允明决心不再参加会试,50有余的他赴京就选,授广东兴宁知县,而长子祝续已经是礼科给事中,升职很快,这叫老父亲祝允明情何以堪? 嘉靖元年(1522年),在兴宁勤勤恳恳打工了多年的祝允明转任为应天府通判,依旧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一年后,祝允明就称病辞职还乡了。 但幸亏老天爷让祝允明生得好,祖父祝颢是正统进士,出生就是书香门第。父亲又娶到了大学士徐有贞的千金,祖父和外祖父的声名远播,也让祝允明年少时结交了许多诗书画方面杰出的名士。并且在青年时期,又成为了当时著名书法家李应祯的女婿,得到了岳父大人的细心指点教导,在书法方面更是占尽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尽管在仕途上诸多不顺,看起来确实是一位不得志的文人,但或许也正是这种遭遇,让祝允明的草书狂放不羁,表现出了玩世不恭的倔强之气和隐逸之风,多年的不得意也使得其超出了师辈们的文学境界,独具一格,放浪形骸,成为“明朝狂草第一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