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是埋名于市井还是自焚在宫中了?

http://www.newdu.com 2020-08-13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明惠帝朱允炆。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明惠帝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位皇帝,年号“建文”,后世有人以其年号而称建文帝。建文帝生性“仁明孝友”,受儒家思想影响严重,与其祖父明太祖朱元璋性格截然相反。朱允炆登基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其中就有削藩。经过四年的削藩拉锯战,燕王朱棣发起“靖难之役”。后,朱棣谋权夺位。然而,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踪,民间对此说法不一。
    

    《太宗实录》中说朱允炆在燕王进入金川门后,虽然想出来迎接燕王,但又自叹道:“我何面目相见耶!”,随后不得已下令焚宫。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朱允炆为自杀,但是,《太宗实录》曾被朱棣前后修改三次,因此,这份记载的真实性被很多人怀疑。
    而另一种被大多数人所相信的说法便是:建文帝知道金川门失守,燕军破城后,想一死了之,但是少监王钺告诉他:你祖父临死时,给你留下一个铁箱子,让我在你大难临头时交给你。建文帝看到里边有三张度牒,就是做僧人的身份证,上面写好了名字。还放着三件僧衣、一把剃头刀、白金十锭、遗书一封,书中写明:“建文帝从鬼门出,其它人从水关御沟走,傍晚在神乐观西房会集。”据此,建文帝三人剃了头,换上了憎衣,只带了九个人来到鬼门。后来随一位僧人而去,入观为僧。随着史学家的不断研究,认为建文帝出亡而非自杀的人越来越多。
    

    而《明史》中说到,朱棣得不到确切消息,故另派郑和下西洋“欲寻踪迹”。一直到永乐二十一年的一个晚上,胡濙匆忙赶回北京,恰巧成祖北征驻军宣府。成祖朱棣听说胡濙回来了,急忙穿上衣服,在卧室单独召见。二人一直谈到四更。史学家认为胡濙是打听到了建文的确切消息,似乎事隔多年建文帝已经没有重夺帝位的想法了,成祖朱棣由此放心,不在究问建文帝踪迹。
    

    众多的史料虽未有统一而直接的表明建文帝的去向,但从各种记载中不难看出,建文帝当时可能真的是逃出宫中,后埋名于市井,未曾复国,而不是自焚与宫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