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夏秋时节,新疆天气十分炎热,气温30多度是常有的事。空调成为人们常用的降温工具后,夏日人手一把扇子的情景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有些做工考究的扇子则成为人们的收藏品。新疆虽处祖国边陲,也出土了有关扇子的文化遗存,对中国扇文化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考古资料。 新疆考古发现的扇子屈指可数,但保存较好,其中最早的扇子实物出土于新疆且末县扎滚鲁克二期文化墓葬中。199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在且末县扎滚鲁克1号墓地142号墓中,发现了一把用毛布制作的扇子(图1)。当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研究馆员王博主持了这次考古发掘,他认为该扇子是春秋时期的文化遗存,距今2700年左右。该扇子的扇面略呈长方形,是用原色毛布缝制,毛布长38.4厘米,宽29.4厘米;用红柳削制而成的扇把,长50厘米,粗1厘米。该扇子结构简约,扇把的选择比较随意,扇面也不够平整,略显粗糙,但实用性强,保存较好,堪称中国古代第一扇。 图1 且末县扎滚鲁克142号墓出土的毛布扇 春秋时期 扎滚鲁克墓地位于新疆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村西2公里处绿洲边缘的台地上,距离且末县城西5公里处,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考古工作者多次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出土大量木器、毛纺织品、丝绸、陶器、皮革、骨器、角器等文物,时代从距今3000年至汉晋时期。特别是这里发现的毛布缝制的帽子、长袍、裤装、裙装等服装,不仅数量多,而且色泽鲜艳,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新疆毛纺织业的发展水平,因此这把毛布缝制的扇子出土于扎滚鲁克墓地绝非偶然。 198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在和田地区洛浦县山普拉墓葬中发掘出土了一把用毛布缝制的扇子,为东汉时期。该扇子用圆木棍做柄,柄长52.1厘米,扇面呈长方形,用毛毡做里子,原白色平纹毛布做扇面,红色平纹毛布饰镶边,扇面长17.6厘米,宽12厘米(图2)。这种毛布缝制的扇子后来很少出土于历代墓葬遗址中,但长方形的形制流传至现代。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新疆维吾尔族烤羊肉串的滩头上,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形制的扇子,基本上保持原貌,只不过毛布变成了棉布或其他质地。这种扇子形制流传至今,除了烤肉串的特殊需要之外,主要是制作简易省力,实用。山普拉墓地位于和田地区洛浦县城西南14公里的戈壁台地上,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于阗国人的公共墓地,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考古人员多次对该墓地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木器、陶器、毛织品、丝绸、铜镜等文物,扇子等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于阗古国人丰富多样的生活习俗。 1964年吐鲁番市阿斯塔那13号墓出土的东晋时期《墓主人生活图》,是现存中国时代最早的纸画,画中绘有一位头戴高冠身着袍服的男子席地而坐,正在摇动着一把团扇,反映了1500多年前吐鲁番居民使用团扇的习俗。甘肃河西墓室壁画中也有很多使用扇子的人物形象,其人物相貌、服饰等艺术风格与吐鲁番《墓主人生活图》相似,扇子的特点也比较相同,说明东晋十六国时期吐鲁番与河西地区生活习俗的相互影响。 1973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考古队在吐鲁番市阿斯塔那501号墓发掘出土的扇子,是仅存的唐代扇子实物(图3)。该扇为木质,直径3.9厘米,柄长9.5厘米。柄呈长条形,敷黑彩。扇面呈圆形,边沿用一圈黑彩镶边。扇面以扇柄的延长(黑色)直线为界,分为左右两区,以赭色为地,用黑、宝蓝、白等色绘花草、蝴蝶、飞翔的小鸟、山岳等纹样,左右图案对称。作为随葬的明器,团扇制作小巧、精致,方寸中的图案充满生活情趣。但现实生活中使用的扇子要比这件明器大得多,以其轻薄、面积大来扇风取凉。 图2 洛浦县山普拉古墓 出土的毛布扇 东汉 图3 吐鲁番市阿斯塔那501号 墓出土的木团扇 唐代 从考古发掘资料中得知,阿斯塔那501号墓,葬有一男两女。墓主人应该是一位盛唐时期吐鲁番的上层贵族,合葬的两位女子应该是墓主人的妻妾,而这件随葬的小团扇,似乎寓意他们希望在另一个世界里也能享受清凉舒适的生活。 团扇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唐宋时期仕女们常用的圆形有柄扇子,即可扇风取凉,又可遮蔽脸面,如同唐代诗人王建诗词所云:“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这种扇子注重装饰性,中唐时期的人物画家周昉的绢画《簪花仕女图》中,有一位妇女手执绘有牡丹图案的长柄团扇,与阿斯塔那501号墓出土的木团扇十分相似,反映了唐朝时期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