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清朝晚期的太监为何敢骂当朝大臣呢?原因令人唏嘘

http://www.newdu.com 2020-08-21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清朝晚期,按照规定,如果皇帝要斥责京官,就由太监前去执行,所以常出现太监痛骂大臣的诡异场景—太监搜肠刮肚地骂出世上最刻薄、最难听的话,而大臣只能汗流浃背地跪伏在地,不敢顶嘴。如果即将挨骂的大臣事先贿赂前来执行任务的太监,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清廷刚成立邮传部时,尚书张百熙和侍郎唐绍仪政见不和,常在御前互掐。光绪倒是不偏不倚,判两人各挨50大板,并派太监前去痛骂。
    张百熙觉得自己资格老,没向太监行贿,结果太监丝毫不留情面,将他骂得狗血淋头,然后吼道:“混账王八蛋,滚下去!”张百熙这才战战兢兢地叩首起立,早已面无人色。几天后,张百熙竟因此抑郁成疾,不久便一命归西了。
    

    唐绍仪则油滑很多,在挨骂的前一天就给太监送了400两银子。因此,太监读完圣旨后只是不咸不淡地说:“下去。”此事传开,时人戏称张百熙为“张全骂”、唐绍仪为“唐无骂”。
    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病逝,按照常例,朝廷在十几天内禁止大臣上递奏章。可翰林院编修刘廷荣偏不听,自然要挨骂。刘廷荣虽待在“清水衙门”,但觉得自己好歹是个读书人,不能受辱,于是想方设法凑了200两银子,托人向太监求情。到了挨骂这天,太监略微口下留情,骂得没那么凶,最后来了一句:“混账,滚下去!”与张百熙相比,刘廷荣少受了“王八蛋”这三个字,所以被时人戏称为“刘半骂”。
    太监有权痛骂大臣,不仅助长了太监飞扬跋扈的气焰,还使行贿受贿之风愈演愈烈。而且,很多大臣因不堪受辱而对国事心灰意冷,导致朝政日衰,成为压垮清廷的稻草之一。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