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在明朝中后期产生了消极影响的传奉官,这一职位是如何出现的?

http://www.newdu.com 2020-08-2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很多人都不了解传奉官,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传奉官指的是不经过吏部,而由皇帝直接任命的官员,这是明王朝特有的现象。天顺八年二月,明宪宗通过太监“传奉圣旨”,提拔工匠姚旺卫文思院副使者,这是明代第一个侍奉官,前后共存在了7朝160年,在明熹宗时消亡。传奉官人数多时达四千多人,主要有术士、进献珍玩、书画、医士技艺、工匠、僧、道、太监亲属传奉官,为什么明朝会出现这么传奉官?
    

    这和当时明朝社会状况是分不开的。从皇帝个人看来,明初通过废丞相来巩固皇权,随后设立内阁,内阁首辅的职权相当于丞相,而皇帝害怕内阁权力过大,便设立司礼监牵制内阁,皇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内阁和司礼监的共同约束。到了明宪宗时期,皇权突破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共同约束,皇帝可以随意的行驶自己的权利,如任意的提拔传奉官。同时这一举措可以让皇帝在人事安排上更好的按照自身意志行事,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巩固统治。也可以通过这一措施聚敛财富,以明宪宗为例,当时国库空虚,传奉官进献财务,可以弥补财政不足,积累财富。从社会环境来看,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社会需求,明朝中后期社会出现追求时尚、贪图享乐、奢靡浪费,同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财富急剧积累的人,下层人士也出现奢侈风气。这种风气也出现在皇室里,皇帝为首的皇室阶层接收了奢侈享乐的消费习气,为侍奉官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首先破坏明朝栓选制度,降低了明王朝的公信力,降低了官员素质,官员的任免没有通过科举、荐举等正常程序,只是凭着进献财宝、方书,没有真才实学;其次,造成大量国家财政浪费,一些侍奉官的官职只是闲散,可有可无,大量的侍奉官出现,超过了国家所需要的关于数量,造成冗官现象的出现,国家不必要的开支增加了,进而加重民众的赋税负担;最后,加剧政治腐败,一些便利用财富进行官位买卖,另一些传奉官则掌握了实权,干预朝政,官员之间相互勾结,形成党派,排挤政敌,造成官场政治黑暗。
    总而言之,侍奉官带来了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可以说是明朝中后期一大政治弊端。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