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蝴蝶双刀诞生于何时?为何现今仍有极高的人气?

http://www.newdu.com 2020-09-0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发展至今,各种武术门派不胜枚举。各门各派均有自己的独门兵器和技法,独创于我国南拳派的蝴蝶双刀及其刀法就是中华武术的精萃之一。蝴蝶双刀诞生于何时?
    

    关于蝴蝶双刀的起源时间很难查到文字记载。较早的传说源于广东蔡李佛拳派的蝴蝶双刀。此传说是,林则徐训练水军时,广东蔡李佛拳派的宗师陈享曾经传授清军官兵蝴蝶双刀的刀法,用来抗击入侵中国的英军枪械刺刀。当时清军官兵所用的蝴蝶双刀是每人左、右手各持一把。蝴蝶双刀刀身较短,刀身后半段较厚,刀尖锋利,护手设成带钩的形状。此种形制利于戳刺,便于格挡。蝴蝶双刀的名称正来源于此——双刀同时使用,双刀交叉平放在一起,如同一只蝴蝶。近战时,清军使用蝴蝶双刀,首先是一刀拍击长枪并钩开枪管,随后以另一刀伺机进攻,刺向英军。蝴蝶双刀的这种刀法虽好,但由于当时的清军已是节节败退,且刀毕竟难以对付枪械,最终未在与英军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蝴蝶双刀的刀身长度大约与一个成年人的前臂等长,这样的长度使双刀易于隐藏在宽松的袖子或长靴中,也更适合在近距离对战中进行转动等操作。蝴蝶双刀刀身宽大,仿似两张大铁片。也有一些蝴蝶双刀刀身狭长,刀尖部分锐利,适于戳刺,它们多用于旧时的战争中。现代习武者多数使用刀身宽阔的蝴蝶双刀,其刀尖部分多为弧形,如四分之一圆形,这类蝴蝶双刀在技法上以划砍为主,在实战中主张伤及对手但并不致命。 
    传统的蝴蝶双刀只从刀身中部到刀尖处开刃,而从刀身中部到刀柄处并不开刃,这种特征从清朝时期制造的蝴蝶双刀上均可看到。如此设计的原因在于,无刃的刀身部分可进行非致命攻击,也可以使用这一部分在对战中格挡对方的兵器,避免刀刃损伤。蝴蝶双刀设计,从材料选择、刀身长度、刀身宽窄到护手形状,均可依据不同技法的需求进行改进,甚至按照使用者个人的喜好量身打造。因此,传统的蝴蝶双刀并非是批量生产的兵器,在存世的藏品中会发现几乎没有两组完全相同的蝴蝶双刀。
    

    在咏春拳派中,宗师叶问的蝴蝶双刀,只有早期入门的几名弟子曾经学过,而晚期入门的弟子如李小龙等人并未得到亲传。通常初学者在练习蝴蝶双刀时先单手持一刀,练习单刀技法,待单刀技法练熟之后,再双手各持一刀练习整套刀法。套路刀法练好后,再进阶实战技击。在实战刀法的练习中,老一辈拳家都是用无刃的木刀、竹刀对练,不会造成大的伤害事故。在对练过程中,逐步琢磨出对战时尺寸距离的判断、时机的应对变换以及临场的感知能力等。
    初学者练习,最基本的架势是保持两刀呈八字形,两刀的刀尖朝外,两刀间距固定、运动方向一致,相当于使用者拿了一件八字形的兵器。因此初学者学习蝴蝶双刀/八斩刀时,通常在两刀之间栓一根绳子,以保持间距。时至今日,蝴蝶双刀仍被许多中国武术家认为是进攻性与防御性相结合的完美产物。在中国南方地区广大的武术爱好者中,蝴蝶双刀具有极高的人气。大批咏春拳和洪拳等门派的民间传人,也在致力于蝴蝶双刀刀法的练习与传承。除了武术爱好者之外,蝴蝶双刀也吸引了诸多民众为强身健体而练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