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近代史 >

清代京官的经济生活与社会交往——以《王文庄日记》为中心(2020年第3期)

http://www.newdu.com 2020-09-11 中华文史网 李娜 参加讨论

    家庭经济是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历史上家庭经济情况,由于时代久远、资料缺失而研究成果较少。本文以《历代日记丛抄》中《王文庄日记》为史料基础,对清代户部尚书王际华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的家庭收入与支出进行分析,借此探讨其经济生活和人际往来,真实描绘18世纪清代民众的生活图景,进而对清代官员的生存状态及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王际华,字秋瑞,号白斋,别号梦舫居士,浙江钱塘人。生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七月二十五日,卒于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十六日。他是乾隆十年一甲第三名进士,随授编修,三年后升侍读学士。乾隆十四年,奉命入值南书房。后充湖北考官,擢内阁学士、礼部侍郎,辗转任职,乾隆三十四年升礼部尚书,乾隆三十八年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后迁户部尚书。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卒,赠太子太保,祀贤良祠,谥文庄。
    《王文庄日记》,王际华自撰,为乾隆三十五年(时为礼部尚书)和乾隆三十九年(时为户部尚书)所记日记,国家图书馆藏有手稿本,《历代日记丛抄》第30册影印收录。该日记逐日记录,通常依次记录时间、天气、工作、交际等情况和重要家庭事务,其中还记录有每日的经济活动,包括家庭收入、支出的情况。关于经济方面的记录,在乾隆三十五年日记中记录较少,在乾隆三十九年日记中增多。下面从王际华乾隆三十九年的家庭收入、支出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家庭基本情况
    在《光禄大夫赠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庄王公墓志铭》里,清楚地记载了王际华的家庭情况:“初娶夫人陈氏贤而知书,能庀(pǐ))内政。继娶夫人彭氏,有兹孝声。皆先公卒。子四人。长朝梧,贡生。次朝飚,礼部司务。次朝葵,出为公弟际丰后。次朝兰。女四人。孙男二人。孙女三人。”日记与墓志铭的记载既可佐证,又有补充。王际华长子王朝梧、次子王朝飚己成人娶妻,两子曾参加科举未中。直至乾隆四十六年,王朝梧在皇帝恩典下    考中进士。王际华先后娶的陈夫人、彭夫人都已早逝。两位夫人去世后,王际华没再续弦,有妾氏。在日记中有相关记载,二月二十三,“晚与三妾及女儿饮。”王际华有四个女儿,在日记中经常出现的有两个女儿。乾隆三十九年十月,发冬碳钱,其中大小姐一两二钱、二小姐六钱。总体而言,王际华家庭结构比较清晰。
    二、收入情况
    王际华收入主要有几个方面:俸禄、饭银、房租和馈赠。
    清代官员的俸禄,清初承袭明制实行低俸制度。京官正从一品俸银180两,禄米90石,依照品级而递减。雍正朝,外官建立养廉银制度,待遇大幅提升。
    乾隆朝京官俸禄改为双倍发放,但是仍明显低于外官。那么,王际华的俸禄与官书中的记载是否一致、是否还有其他收入呢?
    王际华日记中没有直接出现俸银字样,确有禄米的记载。“十月初七,发领米一百十八石、豆六十石,盘费共廿一两六钱三分”。
    王际华当时主要收入是饭银。饭银,是清代京官俸禄之外的补贴,各部之间并不一致,名目也有区别。王际华日记中还出现了各种“饭银”的记载,如:
    正月廿八,收铜批银二百三十二两。
    二月十二,收正月开印后八日捐纳库平银三十六两一钱一分零。
    三月廿四,收铜批二百三十八两三分,库平,本应二百二十五两,分与永公十四两五钱七分。又扣吃饭二两四钱。
    五月初一,收四月分封贡饭银四十三两四钱二分,监生饭银五十四两四钱二分五厘。收端节饭银实七百四十二两五钱一厘。
    五月十三,收铜批饭银二百。
    五月十九,三次分得头卯饭银共三千六百八十一两二钱,后七月朔又分四次银七百。
    六月廿七,收肃州以西捐监饭银四百零三两二钱。
    七月初一,收头卯饭银七百。
    以上各种“饭银”,名目多样。铜批银,也称为铜批饭银,是“饭银”的一种,时间较为固定,基本上是每两个月记录一次,全年共6次,每次二百余两,总计约一千三百两。其余的饭银总计约七千六百两,其中以头卯、二卯等饭银为最多。各类饭银全年总数约近九千两,远远多于俸禄的数额。
    清代外官经过雍正朝养廉银制度的实施解决了后顾之忧,京官的养廉问题在乾隆朝提出。乾隆帝即位伊始,体恤京官的艰辛,特意在户部余银中拨款养廉,通常以饭银的名义从地方征收并发放,如有剩余兼做办公之用。“给京员养廉,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国家命官分职,亮采宣猷,固欲各矢公忠,共襄国事。然必俯仰无忧,而后可以专心効职。朕临御以来,洞知京官俸禄所入,未足供其日用,深为厪(jǐn)念。以量入为出,国有常经,必须筹划周详,始可施行久远。今查得户部有平余银两,系各省与正供随解之项,每年约有十六七万金不等。此项银两,在内在外,原存贮以备公事之用者,若即以分给部院办事之人,作为养廉,于情理亦为允协。着总理事务王大臣等,查明部院各衙门事务之繁简、官员之多寡。其原有饭银,已足敷用者,无庸赏给。其不敷者,酌量加添。其向来并无饭银者,酌量给与。至翰詹京堂等衙门,虽事务不繁,而淡薄较部院更甚,均当令其一体沾恩,可按数分派。详悉妥议具奏。”在《王文庄日记》中出现的头卯、二卯、三卯等饭银,从其字面意义上理解,似乎就是因当时卯时当差而发放前津贴。
    京官因所在部门不同,饭银的收入会有很大的区别。正如乾隆帝所说,“查明部院各衙门事务之繁简、官员之多寡”而制定发放的标准。乾隆七年故刑部尚书刘吴龙遵疏内称:“在京部院衙门,皆有饭银,而户部银库养廉,尤为丰厚。惟内阁、吏部、礼部等衙门,未获一体邀恩。”王际华所在户部是为优渥,铜批饭银似是户部发放的饭银。
    王际华在北京有数处房产,包括乾隆帝赐给的官房、自己的老宅、新宅和若干铺面,如:
    正月廿二,收彭宅房租四十两。
    三月廿六,收广谊园租六十两。
    九月十六,朝梧交上彭宅八九月租屋银八十两。
    王际华每年租房有彭宅、广谊园、铺面和门首等处。总体上而言,王际华房租收入每年约有数百两。
    官员馈赠。远离中枢的外放官员为仕途顺畅,对皇帝身边的京官会有所馈赠。外官的馈赠,数目不大。有时是以实物的形式出现。应该说,王际华收入情况应该比我们上面明确列举部分还要多些。
    三、支出情况
    王际华的支出主要包括交际、房产、宗族事务和日常性消费。因户部尚书的身份,王际华的人际交往占据了他较多精力、时间以及财力。从日记上看,王际华除政务外,经常拜访或是接待拜访的客人,与友人通信联络,相互宴请和馈赠礼物以联络感情,此外在祝寿、生子、娶媳、逝世等所谓人情世故上,礼尚往来。
    交际,特别是与同僚的交际较为频繁。正月廿九,“是日予送菜五器请金坛”。金坛,此处指金坛人于敏中。于敏中,乾隆三十八年升文华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
    除与同僚学生故旧之间的交往,王际华为维护与乾隆帝的良好关系也煞费苦心。在公务之外,每年王际华还要多次向皇帝供奉精心准备的礼物,以古玩字画为主。皇帝对其也会不时赏赐。乾隆三十九年,王际华修葺房屋,花费甚巨。修葺的房屋,即是乾隆帝赏赐的住所,日记中“自十五日起命收贵修葺赐庐”之句。
    王际华身为高官,在宗族事务上颇有担当。广谊园,位于北京城南,是王际华为收殓“乡人客死而无所归者”而购建的。王际华因其资历成为同乡中的领袖之一,八月二十日日记中亦有“予忝为乡人首”之句。因此王际华除兴建广谊园,还经常参加浙江籍同乡的活动,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王际华日常生活消费,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衣的方面,主要是裁缝和布料。王际华常用的裁缝姓任,一年内共有记载六次,每次少则三十两,多则六十两,总计达到了二百零二两。所做衣服,不仅自用,还包括家人和馈赠。食的方面,家庭饮食支出在日记中没有明确记载,主要记录的是应酬和高端食品。王际华经常宴请或是赠人酒席、菜品。王际华赠送或购买的高端食品有燕窝、海龙等。住的方面在前文已有涉及。行的方面,主要是轿夫费用。轿夫的工食银是每月二十两,后涨到了二十二两。轿夫除工食银外,在超出正常工作量外,还要另外赏钱或赏赐。王际华日常性消费方面,包括买酒、买煤、剃头等。“雇林姓剃头人,先付一季工食银三两”,一年大约十二两。
    在重要节日时,王际华要给宫内的太监、官署的部下、家庭的长幼、寺庙等支付节仪。其曾在春节仅就“红包”打点就花费了将近三百两白银。从其各项支出所占比例来看,王际华的社会交往和应酬占总花费的八成以上。
    四、结语
    以上是王际华日记中关于家庭经济生活的考察,从中也能引起我们几点思考:
    一、王际华撰写的《王文庄日记》中的经济史料,具有若干特点。一是史料真实性。《王文庄日记》中记录的有关经济的数据和事项真实可靠,尤其是日记私密属性使其比一般官方文书记录更真实。二是史料代表性。王际华科举出身,曾入值南书房,辗转升迁至礼部尚书、户部尚书,是清代京官群体的一个代表。他所记录的经济生活也可以成为这一群体官场生活的缩影。三是史料珍贵性。该资料还原了数百年前一个京城官员的日常经济生活,银钱往来之间折射了清代乾隆朝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从古玩字画到宴请,从房租到日常的衣食住行,一幅真实的清代乾隆时期社会经济生活画卷在记录者的字里行间徐徐展开。四是史料完整性。《王文庄日记》中记录了乾隆三十九年一整年情况,基本上是逐日记录,连贯而完整。
    二、此份没有局限于日常生活的记录,提供了一个观察清代乾隆朝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视角。日记中记录的基本家庭消费不多,大量数字反映的是王际华身为官员在社会交往和应酬中所体现的银钱往来,是购买服务(如轿夫、购买婢女)、交际消费(如宴请应酬)、投资收藏(如购买古董字画)、高档消费(如购买燕窝、滋补品)和装修居所等,消费层次高、消费能力强,这与普通民众的消费有很大的区别。例如为乾隆皇帝在普通节日所进奉的礼物价值数百两,与朝中重臣之间的馈赠也以古玩字画为主,清朝统治阶层的生活逐渐追求精美、奢侈的物质享受。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清代乾隆朝政治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清朝的统治阶层君臣之间从清朝创建之初的励精图治进入到了一个平稳享乐的社会氛围。
    三、王际华的经济收入和支出情况代表的是清代品级较高京官的经济情况。王际华年收入在万两白银以上,他的收入支出远高于清代同时期平均水准。王际华的轿夫,每年的收入大约在60两左右。由此可见王际华作为户部尚书与普通平民之间的收入存在无法逾越的差距。
    王际华以同僚、师生之谊,乡党、亲友、宗族之情构建了一个多元存在而又相互交织的社会交往空间,而雄厚的财力、频繁的经济往来是这个社会交往空间得以维系的有力支撑。户部尚书的身份决定了他的交往层次比较高,“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同时期清代平民家庭的经济交往和应酬中,更遵守地方礼俗,以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为主导,社会交往具有局限性。而《王文庄日记》中所呈现的恰是王际华的社会交往繁多,其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来拓展自己社会交往空间,体现出清代较高社会阶层在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之后对更多利益和更大生存空间的追逐。
    四、通过《王文庄日记》中所记录的经济资料,有益于对清代雍乾时期的经济制度和财政制度的形成过程有更直观的认识。其中尤其值得重视的是王际华关于“铜批银”“饭银”“头卯银”“二卯银”等项收入的记载,这些京官除了俸禄之外的额外收入就是乾隆时期“养廉银”发放的一种形式。“养廉银”自雍正朝财政改革设立,其设立之初的本意是为了防止官员腐败,补贴外官的俸禄不足。乾隆元年提出京官的“养廉银”问题,但京官的“养廉银”是以什么名目发放的呢?数额是多少呢?王际华的日记就是最真实的答案。王际华收到的多种名目的补贴收入数额远    远高于自身品级所应得的俸禄,这与他身担户部尚书要职,    所得待遇更比其他京官优厚有关系。
    王际华的经济活动记录也体现了清代政治经济的变迁。雍正朝外官实行“养廉银”,乾隆元年京官的“养廉银”问题提上议程。京官的“养廉银”从乾隆元年的“酌量给予”到乾隆三十九年王际华记录的基本定时、定额发放,形成惯例。这些真实、具体的数字反映出清代统治者雍正帝和乾隆帝在财政改革和政治治理方面的探索轨迹。曾听闻“君主是国家中个人意志的、没有根据的自我规定的环节,是任性的环节”。但是在“养廉银”的设立和发放过程中,两位清朝统治者体现出一种审时度势的谨慎态度,清代雍乾时期的政治氛围和环境也可从中探知一二。
    王际华关于自身经济生活的记载从个人角度对乾隆时期的“养廉银”政策进行了印证和解读,而且,王际华的这些合法的额外收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止腐败,弥补俸禄不足的作用。国家的财政政策在个人的经济生活上得以体现。
    五、通过王际华日记中所记载的经济资料可以看到清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仅以日记中出现的物品的品种和物价而言,就远非一般平民所能消费,清代不同阶层的社会生活空间形成差异化的社会经济生活特点。
    作者简介:
    李娜,女,1975年生,辽宁人。历史学博士。现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发表论文《南书房撤销时间考订》《清代乾隆朝重臣王际华考述》《明清对期西洋海上之路再探》《清代南书房研究30年》《清初南书房述论》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