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间说史 > 历史解密 >

崇祯起义军为什么会四起 除了气候外还有崇祯的政策

http://www.newdu.com 2020-09-17 互联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你真的了解崇祯天灾和人祸吗?趣历史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崇祯年间,农民起义四起,而很多农民军的兵源来自于流民,所谓流民就是一些失去土地或者因饥荒而背井离乡的饥民,很多人将崇祯年间的饥荒归咎于气候原因。诚然,崇祯年间的气候比较反常,崇祯十年到十六年,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山东等地区持续大旱。但是,除了这些气候原因之外,崇祯皇帝的一些政策可以说是造成如此局面的人祸。
    

    明末农民战争
    为了剿灭国内四起的农民军,崇祯皇帝不断用兵镇压,而用兵就需要发军饷,而朝廷的收入原本就因为几省大旱而受到影响,而为了剿灭农民军增加的军饷就需要额外向百姓征收,这项计划以外的税收被称作“剿饷”。崇祯十年,崇祯皇帝颁布圣旨,正式开征:“暂累吾民一年,除此腹心大患。”然而一年后,农民军依然没有被平定,崇祯皇帝不得不食言,剿饷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被延期了。
    

    崇祯皇帝
    农民军剿灭不了,于是有大臣提出练兵,从原来的军队在抽出一些精壮士兵练成精兵,根据建议这些兵员总共有七十三万之多。除此之外,还有人建议各地练民兵,谓之“裁练”。“裁”就是裁去府、州、县的一些属官,比如通判、判官和主簿,增加一名负责练兵的守备、练总,专门负责训练乡兵(也就是民兵,类似于清朝的团练)。
    而为了练兵,崇祯皇帝和朝廷又决定征收额外的饷银,被称作“练饷”,崇祯十二年六月,全国共加派练饷七百三十多万两。然而,这样的加派却也没能起到消灭农民军的效果。名义上朝廷练了七十三万精兵和各地的民兵,实际上这些兵员不过是停留在数字上,各地弄虚作假,虚报人数,不过是为了多分到一些饷银,多一些理由搜刮百姓而已。
    而且,“饷加而田日荒,征急而民日少”,百姓因为承受了太大的税赋,而不愿意继续种地了,田地都被荒废了,这样造成了两个后果:一,耕地减少了,朝廷的税赋收入更少;二,原本安心种地的百姓们不种地了,就变成了流民,其中很多人都加入了农民军,农民军反而越剿越多。
    

    饥民
    所以,崇祯皇帝的这两项政策,本意是为了练更多的精兵来镇压农民军,结果加的饷银却让百姓们不堪重负,使得这些百姓们放弃了耕地,反而投入了农民军的怀抱,导致农民军越剿越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最终崇祯皇帝和朝廷不堪重负,最终被李自成推翻。而这一切,除了气候的原因之外,崇祯朝的几项政策不得不说是造成这一后果的人祸。
    参考文献:《明末农民战争史》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