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松锦大决战,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当初袁崇焕为了巩固宁远,锦州等地,阻挡清军进攻,将其打造为坚不可摧的堡垒,在这其间修建了松山,杏山,塔山,大小凌河等城池,使整个辽西走廊连为一体,成为了保卫明朝京城的坚固防线,也就是著名的宁锦防线! 宁锦决战的大前奏! 虽然皇太极数次由蒙古边塞突入长城,直抵北京,在北京周围,甚至远至山东烧杀抢掠,掠夺财富,人口,牲畜满载而归。还使保卫北京有功的袁大督师被崇祯下狱冤杀。虽然袁崇焕走了,但是经过孙承宗,袁崇焕前后打造的宁锦防线此时已经相当坚固,自己虽然每次绕过这条防线,走蒙古入侵,在明朝腹地抢掠一番,满载而归。但是始终还是没能拿下明朝寸土。这对一心想要入主中原的皇太极等女真贵族来说,实在是很揪心的一件事。因此,皇太极下定决心从正面突破宁锦防线,不然何日能进中原?公元1640年,即崇祯十三年。经过长时间修整的皇太极带领满蒙汉八旗全军大约十一万出击,把锦州围的水泄不通,皇太极汲取之前攻打宁远锦州,导致伤亡惨重,一直心有余悸。终于这次学聪明了,不再强攻城池,增加不必要的伤亡,而是改成了围点打援,长期围困城里的明军,守城的是大名鼎鼎的祖大寿,祖大寿一面死守城池,一面派人上报朝廷,锦州危急,希望朝廷赶紧派大军来支援! 明军统帅洪承畴统领十三万大军来援,明军士气高涨,虽然接连取胜,但是无法彻底击溃清军! 公元1641年,即崇祯十四年。洪承畴统领明军九边重镇八大总兵,总计十三万大军来援锦州,这是明军唯一能野战的边军精锐,成败在此一举了。洪承畴帅大军进至锦州城南乳峰山一带,和清军接上火,明军在猛将吴三桂等人的带领下,将来拦截的清军击溃,但是清军骑兵较多,阵地上也有红衣大炮,往往击溃清军拦截部队,却无法彻底突破清军阵地,以解锦州之围。虽然明军接连打了几个胜仗,但是老谋深算的洪承畴清楚,敌军骑兵为主,来去快如风,明军要想取得决定性胜利,还是得依靠红衣大炮等火器稳步推进,不给清军分割各个击破的机会。由于暂时锦州之围无法解除,明军伤亡也比较大,随军携带粮食也不是很充足,因此,洪承畴决定先退回宁远固守。 皇太极围点打援,洪承畴被逼率军出战,明军屯粮笔架山被烧毁,军心丧失殆尽,一败涂地! 洪承畴向朝廷上书,表示军队刚刚连续恶战数场,虽然取胜,但是我方也伤亡比较大,急需休整,不能轻易出击。朝廷方面,一听说洪承畴在前线连连取胜,热血沸腾,又因为劳师远征,军饷,粮草各方面都跟吃紧,因此,从皇帝到大臣们,全部希望洪承畴赶紧主动出击,打败清军,解围锦州。崇祯下旨,强令洪承畴抓紧时间,主动出击,不要再观望不前。没办法了,圣旨已下,在停滞不前,还没被皇太极打败,自己首先得败在这群脑残队友手上!洪承畴只得下令全军携带为数不多的军粮,召集八大总兵,十三万大军全军出击,直奔锦州。再次在乳峰山和清军交火,随后突破清军防线,抵达锦州城下,明军士气高涨,开始攻打清军在锦州的外围阵地,皇太极听说前线清军连连失利,心急如焚,一路快马加鞭从沈阳赶到锦州前线,观望明军阵势,见明军军容严整,士气高昂,心里不免充满焦虑,又思索明军全部集中在前线,后方必然空虚,首尾不能相呼应。因此,皇太极下令,前线清军固守即可,不得主动出击,一方面连夜派出大军绕过锦州开始修壕沟,一路修到海边,连修数条壕沟,每条壕沟宽深皆一丈有余,一方面派出清军骑兵长途奔袭,趁夜偷袭明军存粮之所笔架山。结果一夜醒来的洪承畴得知后方粮草被毁,随军粮草仅够数天,又为清军壕沟所阻。和吴三桂等总兵商量如何是好,洪承畴分析了下双方实力对比,明军数量高于清军,又有为数众多的火器支撑,未必不能和清军决一胜负,关键此时士兵们还不知道粮草被毁,趁着之前连连取胜,士气还能为我所用,既然后方被断绝,大家就应该同心协力,向前拼死一战,彻底突破清军正面主力防线,这样一来,所有困难都迎刃而解了。要说洪承畴真是老奸巨猾呢,此时这个办法应该是挽救明军最好的办法,没有之一。奈何崇祯的监军,各位总兵大人不同意这个方案,都主张突围,保命要紧,无奈之下,洪承畴同意突围,定下计划,令各总兵今夜依次按顺序突围,哪层想,各位总兵大人早就把命令抛诸脑后了,天一黑,全部各自突围去了。这边皇太极料到明军粮草不足,会趁夜突围,早就派多尔衮等各大将领在明军撤退的路上,壕沟附近等待明军前来,明军士气尽堕,总兵带头,疯狂的往回跑,被清军骑兵砍瓜切菜般屠戮,好不容易跑到壕沟边,掉进壕沟,爬不出来,等着被清军收割,由于天太黑,很多明军跑到了海边,被追来的清军赶到海里淹死,明军十三万大军,死伤过半,剩余突围不出去的也投降了清军,洪承畴突围不成,死守松山,不久城破被俘,祖大寿得知明军基本全军覆没,无奈之下也开城投降皇太极。至此,明军再也没有本钱和清军争夺山海关外的控制权,清军成功拿下宁锦防线,窥探中原,指日可待。 崇祯多疑猜忌,不信任大臣的性格一路送走了忠心耿耿的袁崇焕袁大督师。军事能力极强,老成谋国的洪承畴。一代名将卢象升等等。都是数一数二能镇守一方的帅才。大明亡在他手里,实在是可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