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既是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中的组成部分。民族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神教化、情感纽带和资源供给等价值能够提升乡村振兴“五位一体”战略实现的成效。近年来,随着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和实施,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逐渐多元,民族地区的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但不容忽视的是,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化资本化过程中,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开发方式不恰当、传承主体出现断层以及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所以,科学认识民族传统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以及深入探讨民族文化的价值十分必要。 关 键 词: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境遇;传统文化价值 项目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乡贤与民族地区乡村文化振兴研究”(19AMZ010)。 作者简介:谭志满(1969- ),男,湖北恩施人,湖北民族大学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文化研究;杨文(1993- ),女,湖北来凤人,湖北民族大学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一、乡村振兴与民族传统文化 (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三农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难题。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随后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进一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整体思路和具体途径。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阶段性谋划,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指南。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①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首先是基于对现代化和城乡关系变化的深刻把握,是充分认识到了乡村价值后所做出的战略性举措。乡村是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②是能否有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其次是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指出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乡村振兴战略正是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有力回应。最后,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现阶段,民族地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诸如“五个维度”统筹推进的问题、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机结合的问题等。 (二)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 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和传承下来的智慧结晶,都有其特定的内涵。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形成并保留下来了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文化。但随着乡村社会生活方式的快速变革和城镇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这种曾在民族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以娱乐、交往、纪念、团聚、传承为目的和特色的传统文化遭遇了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适应症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恰为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乡村振兴是一个统筹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一般认为,乡村振兴,文化当先。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其深刻内涵就是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③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要将乡村文化振兴摆在首要位置,要把乡村社会中原有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形成符合地方民族特色,满足地方民众需要、适应时代价值方向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既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深厚土壤,也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相应地,乡村振兴也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时代机遇。因此,如何实现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实现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媒介和载体,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一环和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二、民族地区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现状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一种富有活力和极具可塑性的文化资源,对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乡村现代化进程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建设的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也蓬勃兴起。近年来,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大提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战略。在此背景下,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建设呈现出历史上最好的机遇和良好的势头。 一是民族传统文化建设相关政策法规不断完善。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近年来,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完善为民族地区传统文化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从国家层面来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目标、指导方针和基本原则;2011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也联合出台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头文件。截至目前,入选我国国家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672项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8人⑤;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计1652个⑥;“中国传统村落”共计6799个⑦。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为推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保护、加快民族传统文化开发与管理不仅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方向引领。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民族地区立足于地方传统文化特色,以特色村寨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等传统文化保护工作为契机,不仅为保护和发展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创造了基础条件,还极大改善了地方民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方式逐渐多元化。民族传统文化是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法宝和独特资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需求迅速增长。广大民族地区依托自身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优势,乘着乡村旅游迅猛发展的势头和特色村寨建设的热潮,深入开发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打造了一大批以民族传统文化和自然风光为核心,以乡村特色农业、传统民居以及农家乐为补充的互动式乡村休闲旅游方式,不仅实现了乡村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还带动了乡村群众收入的增长。我国绝大多数的文化遗产都集中保留在民族地区。目前,部分有条件的乡村建起了村级博物馆或展览馆,邀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入,将具有地方传统的生产生活器具、民族服饰、民间艺术等特色传统文化进行直观的展示。有的还结合新的文化元素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艺术加工,将一些平时难得一见的民俗事象进行舞台展演,实现了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民族地区还广泛开展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进村户等活动。例如,在土家族传统舞蹈摆手舞盛行的湖北省来凤县百福司镇,该地的中小学都开设有土家语课程,同时,摆手舞也成为当地中小学生的必修课。民族地区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校园传承、舞台传承等多种形式的传承,极大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三是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极大增强。伴随近年来国家对乡村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各项优惠政策的实施,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表现在政府和民众两个层面。首先是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性的传统文化保护和开发政策,修建了一定数量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其次是世世代代生活于乡村的当地群众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积极性大为提高。我们课题组在近几年走访了鄂西南民族地区的数个乡镇,几乎每个村寨都有一个以上由民众自发组织的独具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蹈队、舞狮队等民间文艺组织。在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浓郁的乡村,甚至一种文化事象的民间传承队伍就有数十支,且这些民族传统艺术的表演越来越趋于“标准”,在市场需求的作用下正在向文化产业化跨越。此外,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些村民主动肩负起保护村内传统文化的职责,义务为外来学者、游客提供服务,为传统文化的保护做了很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贡献。最后,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文化爱好者也加入到了保护与研究民族文化的队伍中,在调查中我们多次遇到曾经出生或生活在乡村而现在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回到家乡参与家乡建设的“农村人”,通过各种形式推动着家乡的文化和经济发展。 (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建设遇到的困境 机遇与挑战是事件的两个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在取得较好成效的同时也遭遇到了困境,总结下来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民族地区传统文化开发方式不恰当。民族传统文化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积累下来并流传至今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核,而且不同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都形成了“适合自己”的独特性。然而,在强调文化建设的今天,民族地区的许多乡村在进行开发时没有遵循因地制宜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导致出现过度开发和开发不充分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由于这些民族地区没有科学认识和评估自身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禀赋,存在盲目跟风和复制的现象。首先,乡村振兴提倡“三产融合”发展,在民族地区的乡村最多见的便是发展乡村旅游。在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较丰富且具有区位优势的乡村进行乡村旅游开发确实是一举多得的良方。但很多不具备较好区位优势和自然、文化资源的地区也大规模地进行文化旅游打造,其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还有待商榷。其次,在实际的开发过程中,一部分乡村由于文化极度不自信,出现不加筛选地引进外来资本,为迎合市场需求,无视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发展规律,导致许多乡村形成了民族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粗糙结合,抑或外来文化的直接生搬硬套,打造出“四不像”建筑或完全与当地文化不相协调的景观。尤其是在民族文化资源禀赋聚集的区域内,往往还出现乡村旅游开发的同质化,非但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光链,反倒造成了恶性竞争,当地村民的主体性也无法得到保障,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无土之花”和“无水之鱼”,最终很可能导致经济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双重浪费。 二是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正如美国学者M.米德所言:“在社会变动性很大的社会里,不可避免地将产生代与代之间的断裂。”⑧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进程与乡村变迁就一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两个方面并长期存在。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管乡村社会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卷入,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都将处于城镇化水平持续提升的阶段,依然有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通过外出打工、求学等形式离开农村,“空心化”“原子化”现象仍将成为广大民族地区的常态。乡村振兴,核心就是“人”的振兴。然而仅靠留守在乡村的老人和小孩不足以支撑起乡村振兴的重担,并且民族地区越来越多的乡村出现落寞和凋敝,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危险,这也成为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的直接原因。同时,传承主体的思想转变同样深刻影响着民族传统文化代际传承。自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之后,原来闭塞的民族地区中代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受到外来“新奇”“高端”的城市文化的强烈冲击,民众间出现“文化自卑”情绪,呈现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不自信,使得他们在对下一代教育时对现代文化更为偏重。据调查,在一些实行民族文化进课堂的学校,很多家长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甚至认为民族传统文化为“落后”的文化。民族地区乡村思想观念的转变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主体出现断层的主要原因。 三是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空心化现象日益突出。民族传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总结和流传下来的民族精神内核,在民族内部起到增强认同、丰富精神生活、娱乐教化等功能。然而,现在民族地区的很多乡村社区在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冲击下已然发生了结构性变化,村民的生活生产方式也随着科技进步实现了跳跃式发展。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乡村越来越没有“乡味”,而这“乡味”的消失,主要是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发展中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土壤而导致的。乡民们价值观念的转变使得那些曾经作为民众日常生活的民俗、信仰等传统文化不再为村民所需,甚至在与网络文化等现代文化的碰撞中呈现出不断边缘化的趋势。例如鄂西地区鹤峰县境内的傩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25个傩坛和100多名傩戏老艺人,到如今的3个业余傩坛和不足20人的傩戏从业人员的数量变化,⑨只过了短短60多年时间。还比如一些珍贵的民族传统手工艺、民间表演艺术,其社会功能和传承路径被快速压缩。虽然在国家进行民族特色村寨、传统村落等多种传统文化保护的实践下,一部分原本就在民族内或乡村中具有“符号性”地位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但这毕竟只是极少数。总体观之,那些能集中表现一个民族之特色与风情的民族歌舞、艺术、传统节日等传统民族文化正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空间距离的拉长而日渐消弭。 三、乡村振兴中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 正确并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价值,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前提。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教化作用有助于构建和谐乡村和乡风文明,其情感纽带作用能够聚合社会资源实现治理有效,资源供给作用能够推动地区发展实现产业兴旺,最终助力乡村实现振兴。 (一)精神教化:培育新型农民,推动乡风文明 传统文化是一个群体或者这个群体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精神和物质资源,一个不被群体和其所存在的社会所承认的文化,是不可能传承至今并焕发出勃勃生机的。一旦这种文化类型得到确认,就意味着该文化系统中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得到了民众的认可和遵从,就能够在日常生活生产中起到极大的精神教化与行为规范的作用。 民族传统文化是集各民族世代承袭下来的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自然观为一体的文化系统,包含着非常丰富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精神内涵,还涉及如何科学培养个体良好的人格素养、构建和谐社区等历史经验。现阶段,我国正处于乡村社会结构转型和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必须重视培养适应现代乡村社会发展,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科学文化素养和民主法治意识的农村高水平人才,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因此科学借鉴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内核,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能够为乡村振兴的有效实施培养有生力量。目前乡村社会仍然存在传统文化的失调——极严重的文化失调⑩。说到底也就是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碰撞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的表现。曾经宁静祥和的乡村风貌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普遍存在的“空心化”“原子化”现象,以及一些既不合传统又无核心价值观引领的不良现象。乡村要真正实现振兴,就亟待提升民众的科学文化素养和民主法制意识。 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底色,是推动乡风文明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做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的科学论断。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自古就是各民族开拓进取、勤奋坚强、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等道德素质的集中体现。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底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核心位置,通过融入传统道德、伦理的运行机制,推动乡村社会形成文化自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主体性观念等,才能培育出更多拥有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适应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社会需要。此外,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观都是新发展理念与推动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所必需的要素。 (二)情感纽带:聚合社会资源,实现治理有效 民族传统文化是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同时也是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源泉,能够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激发乡土力量,聚合社会资源,推动乡村地区治理有效。不管是何种类型的民族,他们都在其世代生产生活的地方形成了与之相对应的文化类型,而这种文化又反过来形塑着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每个人从一出生便被刻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即便日后离开原来生活的乡村,这种根植于其精神领域最深层次的家乡传统文化也将在其生活中处处显露痕迹。而往往民族传统文化就成为唤醒和增加人们文化底层中情感的钥匙。 在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同时,乡村出现空心化、老龄化和原子化现象在所难免,乡村民众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美好外表面前极易迷失甚至丢失自我。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是当务之急。因此,民族传统文化自带的认同与归属感正是民族地区在制定乡村振兴策略时优先考虑的要素。无论是对现在居住在乡村还是出生于乡村但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乡村社会中的民俗传统、节日活动、传统建筑、艺术表演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都有着将他们与曾经生他养他的那块土地联系在一起的强大力量。随着多元文化观的传播、文化保护意识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出于保护家乡文化和建设家乡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而这种情况,往往是传统文化保护得越好的地方越能吸引地方民众的参与,地方认同和凝聚力也就越强。 治理有效要求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以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民众对民族地区所保留下来的地方村规民约和民俗惯例的认同,都成为现代乡村实现自治的基础,同时也是显示出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一个民族如果对自身的文化不自信,甚至产生怀疑,那这个民族终将走向衰亡。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所指出的,“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因此,需要用民族传统文化这把钥匙,或者说接通人与所生活空间的情感纽带,打开民族地区通向乡村振兴的大门。 (三)资源供给:助力地区发展,助推产业兴旺 民族传统文化,顾名思义属于资源化现代社会中的文化资源。对于民族地区来说,更是其实现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的特殊优势。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地区所特有的文化资源,在合理运用的前提下能够助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东、西、南、北各方文化差异巨大,又因为地形复杂,往往南方地区,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在漫长的历史上形成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文化现象,但也正是由于这种由地理等多方面引起的差异,使得乡村利用当地的民族特色文化、传统文化进行文化发展成为一种可能。自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之后,各地不断探索利用文化或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三产融合”。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旅游业的产业核心,被置于各地进行乡村产业开发时的核心位置。在这种开发模式下,各地需要将乡村成员置于本体地位,将民族传统文化进行分析、细化,用更科学的方式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最终实现文化产业带动地方其他产业,共同实现产业振兴的目的。 此外,民族传统文化虽不完全是一种地域文化,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这种地域特征恰是各民族与他民族保持差异性的重要原因,也是各个乡村在泛旅游时代背景下保持自身独特性的保障。地域特征主要体现在物质和非物质两个方面。其中物质差异是最为外显的,比如各民族在建筑上的选址、选材、风格、工艺方面都有所差异,如土家族多依山傍水而居,村落中一般都有吊脚楼、风雨桥、摆手堂,而且多为干栏式木质结构;而蒙古族多搭建便于拆卸移动和搭建,适于轮牧走场居住的蒙古包。非物质方面的差异同样明显,如各民族的语言、风俗、民间艺术、戏曲等等,都具有极强的地域色彩和民族特征。这些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元素是民族文化特征的物质和精神载体,也是保护和传承民族特色和风格的重要核心,是新时期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进而建设文化强国的基础。 四、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乡村建设既要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要保障农民的精神需求,要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动改善农民精神风貌,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因此文化建设自一开始便摆在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地位。 民族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应该重视其在乡村振兴中的转化方式。首先,地方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主导作用。政府各部门需要基于对地方传统文化的充分认识和科学分析,因地制宜地制定保护、传承和开发的策略与方案。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的同时,要通过制定相关制度条例来规范和管理市场,保护民族地区各方主体的合法利益。其次,必须以整体开发为原则。乡村社会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任何一种民族传统文化都有其形成和发展的特殊环境。正如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五位一体”“20字方针”等都要求实现乡村的均衡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包括了每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方方面面的文化总和,单独拿出某一项或几项文化要素都很难实现长久的发展。最后,必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乡村振兴说到底是人的振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样要求以人为本,任何社会实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人民。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民族传统文化最为忠实的创造者和传承者。任何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的开发实践,都要尊重乡村的民俗、习惯等社会传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先进的现代理念相结合,创新出符合时代要求同时也符合民众需求的乡村文化,共同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注释: 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中发[2018]1号,2018年1月2日。 ②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 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发[2018]1号,2018年1月2日。 ④资料来源:国家非物质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http://www.ihchina.cn/project.html#target1。 ⑤资料来源:国家非物质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http://www.ihchina.cn/representative.html#target1。 ⑥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网站,《国家民委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http://www.seac.gov.cn/seac/xxgk/201410/1072809.shtml;《国家民委关于命名第二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http://www.seac.gov.cn/seac/xxgk/201703/1072709.shtml;《国家民委关于做好第三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命名相关工作的通知》http://www.sesc.gov.cn/seac/xxgk/202001/1139478.shtml。 ⑦资料来源:中国传统村落网,国家名录http://www.chuantong cunluo.com/index.php/home/gjml/giml/id/24.html。 ⑧[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年。 ⑨甄虹华、孙正国:《特色民俗文化开发及其保护的微观研究——以鹤峰傩戏和摆手舞为例》,《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⑩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1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