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观点 >

弘扬援庵精神 传承优良学术——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http://www.newdu.com 2020-11-24 未知 张娓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张娓)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宗教史家、教育家陈垣先生在史学理论、文献学、校勘学、中西交通史、元史、民族关系史等领域为新中国史学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为纪念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11月11—13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承办的陈垣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暨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皓主持开幕式,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党委书记赵笑洁、中共江门市蓬江区委宣传部长梁凤琼和全国古工委领导吴国武分别致辞。
    宏伟壮丽的学术丰碑
    陈垣先生治学气象博大,成就备受推崇,是20世纪中国史家的杰出代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资深教授刘家和表示,陈垣先生将目录学当作学术史,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精神从事文献考证研究,治学注重贯通,对历史学科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其泰认为,陈垣先生在继承乾嘉学术的基础上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确立了系统化、条理化的近代学术特点,并在抗战时期提出研究“有意义之史学”,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国刚分析了陈垣先生早期文章中的“华裔之学”,并对比了陈垣与陈寅恪的治学志趣异同,认为陈垣先生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学术视野的学者。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帆表示,陈垣先生当年对《元典章》的整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陈垣先生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校勘四法”更体现了其善于提炼归纳复杂问题的治学特长。
    积极热忱的社会关怀
    陈垣不仅是史学专家,也是社会活动家,他积极参加社会改革,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智超介绍称,陈垣先生应科举、学西医和创办革命报纸《时事画报》,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在党的领导下参与社会工作。
    陈垣先生积极投身于故宫博物院的创办工作中,据故宫博物院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章宏伟介绍,陈垣先生作为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点查清宫物品的总负责人,参与筹建和创立故宫博物院并担任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首任馆长等重要经历。
    北京市方志馆副馆长刘宗永介绍称,在全部《北京志》里,在大事记、故宫志、图书馆志、档案志等20余种志中有关陈垣先生的记载,共计出现了63次。陈垣先生具有广泛的社会知名度,以其丰富的政治活动、社会活动、学术成果丰富了北京历史记忆,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牛润珍认为,陈垣先生的学术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自由、平等与民主的近代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定自信与传统士人精神;现实关怀的人文精神。
    切实深入的教育理念
    作为教育家的陈垣先生曾培养出柴德赓、刘乃和、赵光贤等史学名家,可谓桃李满天下。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黄国辉教授考察了陈垣先生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家、先秦史专家赵光贤先生的治学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怀疑的精神,学习历史时,要对前人研究时刻抱有警惕之心,敢于怀疑,并追寻史源,考正讹误;二是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轻信也不妄疑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是他在学习中一直牢记的;三是史料研究与历史考证的方法,如何进行搜集、鉴别、分等,使用材料,如何使用传统史料进行考证工作,等等。
    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授曹永年分析了陈垣先生的历史教学思想并认为,陈垣先生在“史源学实习”“中国史学名著评论”课程中把学术研究的各个步骤有机的渗透在教学活动中,其对教育有着独到的思考与设计,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
    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侯德仁通过书信和日记材料,还原了陈垣先生及其弟子柴德赓的学术交谊。他表示,在文献学的研究及对陈垣学术的传承方面,柴德赓治学深受陈垣先生的影响,与陈垣先生一样都长于文献学研究,很好地传承了陈垣先生的治学风格,是陈垣学术的优秀传人。
    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教授邱瑞中分享了阅读陈垣先生学术提纲手迹后的感受。他介绍称,在陈垣先生看来,学习历史,掌握时间观念是十分重要的。读史不仅要有时间观念,还要有空间观念,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学目录学,可以知道读书的门径,了解何书好,应读什么书,怎样去读。为了占有材料,应研究目录(版本和校勘),目录学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研究工作服务的。
    富有感召力的学术经验
    切实践行陈垣先生的学术经是后继学者的使命。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古代史教研室主任罗新慧教授运用陈垣先生对考证学方法考察了传世礼书所谓“支子不祭”的实际执行情况,通过梳理出土铭文,认为周代存在大量庶子、支子或小宗独立祭祀祖考的例子。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新勋对《四库全书》收录的《读易私言》《易纂言》《周易衍义》《大易缉说》和《周易本义通释》等论著在书名、卷数及提要内容等方面有不实、差异之处以及其版本交代不清之处进行了考辨。与会青年学者还就《左传》成书源流和《农桑辑要》文献来源等学术问题做了精彩报告。
    青年学者应学习和践行陈垣先生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风范,为今后历史学科的发展不懈努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刘海林在闭幕致辞中如是说。
    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和出版机构的8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为总结、继承和发扬陈垣先生史学思想建言献策。与会专家学者高度评价了陈垣先生的学术品格和教育思想,倡导学习和弘扬“援庵精神”,为中国特色历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贡献力量。大家一致认为,陈垣先生在为人与为学方面为当今史学界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学术遗产,其钻研学术、关怀社会、热忱奉献的精神值得今后历史学者继续发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