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及应对策略

http://www.newdu.com 2020-12-07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李娅婷 参加讨论

    摘要:意识形态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具有引导思想观念、凝聚政治认同、推动文化传承作用。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错误历史观,价值虚无主义,借助网络媒体进行广泛传播,消解主流意识,搞乱人们思想,摧毁正确价值观,西化当代青年,动摇了国家的立国立党之本和政治根基,因而正视其危害性,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势在必行。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危害性;应对策略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各种社会思潮乘机涌入中国,西方多元化价值观念冲击着当代人们的思想,给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时代以来,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反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开始泛起,表面上打着“学术研究”、“价值中立”旗号,实质借助大众娱乐恶搞、消费历史,扰乱社会公众历史认知,以“精日”言行颠覆历史记忆、消解民族尊严。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历史就是历史,事实就是事实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和事实,要坚定不移捍卫用鲜血和生命写下的历史。
    一、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演化及核心本质
    历史虚无主义是指不加具体分析而盲目否定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甚至否定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精神的历史价值取向。它发端于西方哲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传统。主观
    唯心主义颠倒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存在客观规律性,而是人的主观精神和意志的产物。而我国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相较而言,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其是一种唯心史观。追本溯源,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新文化运动时期。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很多人把原因归结到封建文化上,因此主张“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并全盘否定抛弃中国的封建文化,包括当时新文化代表性人物:胡适、陈序等。新中国成立后,历史虚无主义死灰复燃,开始兴起于80年代中期的中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并将矛头直指中国近现代史学科体系中的基本判断与立论前提——“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提出质疑,这一质疑实质上是隐晦地指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90年代以后,由于受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影响,加上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潮的涌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泛滥起到助推作用。我国思想界出现以否定马列宁主义和反社会主义为主要特征对中国革命进行肆意抹黑攻击。例如:他们提出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是“让世界走向中国”“给中国带来了文明”等扭曲史实论调。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快速发展,政治经济体制相应改革,不同社会阶层、群体之间利益诉求差异日益突出,思想方面表现出不同意识倾向,这就为历史虚伪主义的发展滋生了“温床”,加速其快速传播,利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矛盾冲突和不满情绪,通过扭曲、编造、杜撰所谓的“史实”材料,大肆丑化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形象,贬低中共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做出的重大贡献,将改革开放前后史事断章取义、错误割裂,以此来搞乱人们思想,制造社会舆论动乱,达到否定中国近代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终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实现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政治目的。
    究其本质,不难看出,历史虚无主义在理论上是荒谬的,思想上是错误的,政治上是有害的。历史虚无主义打着学术的、尤其是历史学的旗号,抱有明确的政治意图,向群众输出错误历史价值观念,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企图达到西方和平演变的目的,本质上是一种反动的政治思潮。因此,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精神鸦片”,高度警惕,绝不允许它肆意泛滥。
    二、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性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唯心史观,违背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它完全背离了实事求是的原则,用假设否定事实,用支流否定主流,甚至歪曲事实,片面肢解历史,编造材料来混淆视听,颠倒黑白,丑化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形象,达到和平演变的政治意图。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消解主流意识形态,搞乱人们思想
    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以“学术中立”观点自诩,其强烈的政治意图和立场倾向,让它不止渗透于学术领域,而是向更多社会领域进行侵蚀。它支持的各种主张言论,不仅影响史学主流价值导向,而且关系到立党立国的基本问题。其体现为:是客观还原历史真相,还是歪曲捏造事实;是弘扬爱国精神,还是鼓吹妥协;是从革命历史进程中吸取宝贵经验、精神支柱,还是片面肢解,有意扩大负面影响;是坚持唯物主义史观,站稳科学立场,还是回到唯心主义史观,违背社会发展规律。在这些大是大非面前,如果基本原则问题都被颠覆,被歪曲、被消解,就会从源头上让人们思想混乱,动摇这个国家、民族思想基础和意识形态倾向。例如:在近现代史研究中,某些鼓吹历史虚无主义者丧失了起码的民族良知,公开走上赞颂帝国主义侵略和殖民统治的道路,认为李鸿章这类主张妥协人士,才是理智爱国,真正从国家角度去考量问题的,而那些主张抗衡的林则徐则被认为是冲动、蛮干,目光狭隘,如此颠倒黑白是非,其危害性可想而知。
    (二)助推西方和平演变中国的阴谋进程
    历史虚无主义在推进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进程中一直充当着推手的角色。俄国十月革命后,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对立阵营,一个世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代表不同阶级利益,长期共存中必定会产生矛盾斗争。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扛稳这把大旗,抵制各种外部压力诱惑,瓦解西方国家和平演变的阴谋诡计,是一个值得严肃对待的问题。1990年苏联解体后,某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掉转枪头直指社会主义中国,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进行和平演变的一个基本信念就是把希望寄托于共产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青年人。1964年6月,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帝国主义又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这主要归因于新生代有可能对革命历史淡化、对革命理想信念淡忘,对革命精神淡漠,容易掉进西方意识形态的思想陷阱。某些西方国家一方面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手段,不断对我国进行各种价值观念输出,渗透影响,使得青年一代对于西方盲目崇拜;与此同时,通过夸大扭曲某些历史错误来妖魔化社会主义制度,达到破坏社会主义的邪恶企图。
    (三)完全否定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了作了题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提出中国在思想上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反复证明了的科学真理,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历史虚无主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使中国历史倒退,社会愚昧落后,不但摧毁了我国的政治基石,也使得强国之路归于破灭。邓小平反复强调,在改革进程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基本方向不动摇,这是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明辨方向、站稳立场,旗帜鲜明地同一切错误思潮进行顽强斗争。
    (四)根本上动摇了中国的强国之路
    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曾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能否正视自己国家历史是关国家兴衰成亡的大问题,一旦被抹煞否定,也就失去了国家的根基命脉,在世界历史上也是荡然无存,没有立足点。纵观苏联解体的历史经验教训,从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代表会中发表了“秘密报告”,对苏联前领导人斯大林开展了全面批评,实施去斯大林化政策,全盘否定斯大林所做功绩,使得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动荡,引发东欧的一系列骚乱。那时,毛泽东同志就清晰敏锐地看到了背后存在的问题实质,在他看来,这不仅是评价党内重要领袖身后个人功过是非的简单问题,而是对其执政期间,领导苏联搞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问题,一旦历史被否定了,必定会动摇现实社会主义制度的执政基础和存在合理性,后来东欧剧变,最终引发苏联解体就很好印证了毛泽东同志对其的猜想和历史预见性。因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是保护我国立国之本、执政之基,维护社会主义制度安全的必要之举,是事关民族危亡、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与错误的思潮抗争到底。
    三、抵制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危害的对策
    进入新时代以来,尤其是面对波诡云谲的国内外社会局势,我们必须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立场鲜明地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拆穿其假中立,真反共,伪客观,真唯心的谎言、面具,引导人们能够客观地对待历史,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
    (一)正本清源,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对史学研究领域的侵蚀渗透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等代表性的西方思潮大量涌入我国,对我国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而马克主义作为我国史学研究领域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以唯物史观为实践研究的价值取向,然而却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受到质疑。因此正本清源,指导和规范对党史、国史的研究,从历史根源上进行矫正、清理显得十分有必要。近年来,由于受到党中央和国家的重视,《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的官方版相继正式出版发行,这对于抵制和纠偏国外“稗官野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例如: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党史国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坚持唯物史观,才能保证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正确性,构建党史、国史的话语权;第二,历史研究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提升国史党史等专业研究人员自身素养,尤其是思想政治素养,特别要注重对青年研究人才的培养选拔;第三,突出重点,加强主渠道对党史国史的宣传教育,主要以青少年和党员干部为重点对象,让更多群众能够掌握科学正确的观点,牢固坚定“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从思想上真正的认可接受,并付出实践,达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效果。
    (二)敢于亮剑,坚决遏制历史虚无主义助推西方“西化”、“分化”思想的传播
    进入新时代,历史虚无主义借助媒体工具,通过书籍、报刊、杂志、电影视频等方式对群众进行价值观输出,大肆宣扬西方资本主义骄奢淫逸和拜金主义式生活,使得青年一代趋于盲目崇拜,认为“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因此,第一,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敢于抵制和封杀某些人员利用文艺作品来蛊惑人心,为西方和平演变发声的言论、行为,对涉及到的不当文学作品进行大整改;第二,要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安全机制的建立,借助相关部门的政治力量,加强与宣传、教育等各部门的沟通联系;第三,及时切断境外不良媒体对国内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价值观的错误导向,防止更深入的渗透破坏。
    (三)形成舆论,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批驳反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对于受到历史虚无主义影响的学术研究、文学作品、影音视频等,我们要充分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去鉴赏作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抵制各种不良现象、思潮,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真理是越辩越明,事实是越辩越清晰,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要好好利用这股“力量源泉”,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坚实的舆论导向,捍卫主流价值观的科学性、正确性、群众性,才能保证历史虚无主义对人民群众思维毒害的影响力减到最低。
    (四)提高素养,加强自身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认识和抵抗
    当前面对纷乱的国际形势,如果没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因而,加强自身理论素养,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深刻把握历史规律,认清历史趋势,总结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把握好现实工作,才能走向未来。
    四、结束语
    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违背社会发展规律的唯心史观,部分人打着“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恶意裁剪历史、篡改史事、编造谎言,借助各种媒体手段,采用“戏说”、“揭秘”的方式来抹黑革命英雄事迹,丑化矮化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否认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对于历史虚无主义这种错误思潮,我们必须坚决抵制和批驳,尊重事实、心存敬畏,还历史以真相,决不允许肆意玷污,鉴往知来,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李娅婷,《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年第32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