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学术文摘 >

[孙艳艳]修行中的“身体感”:感官民族志的书写实验——以豫东地区S念佛堂的田野考察为中心(3)

http://www.newdu.com 2021-03-20 中国民俗学网 孙艳艳 参加讨论

    三、余论:“身体感”与感官民族志的书写
    本文的民族志材料既呈现了文化对身体的规训与刻写,同时也呈现了具有肉体性与能动性的身体对文化的重塑,并重点呈现身体在被动的形塑与能动地创造或重塑文化的过程中所伴随着的丰富鲜活的细微感受。这与感官人类学以及“身体感”研究的理念有所呼应。
    感官人类学是基于对西方社会中的“视觉中心主义”与“文本中心主义”的批判而产生。余舜德指出,感官人类学最显著的贡献在于指出“感知的内涵不只是生理的现象,亦是社会讨论(或争论)的结果,与社会阶级、消费及政治的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亦是历史过程的产物。”他同时也指出了感官人类学的不足:“感官人类学将生病的感官经验或单一的感官独立出日常生活的层次的研究方式,较难符合人类学从日常生活层面之探讨来奠定文化理论的基础之要求。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并不单独使用个别感官,而是整合不同的感官传来的资讯,以便能够随时make sense of周遭的状况”。这也正是“感官人类学尚未受到人类学主流肯定最重要的原因。”有鉴于此,余舜德结合认知与感官人类学,提出“身体感”这一概念,来重新思考人类学的文化理论。
    “身体感”一词强调的是“身体经验”,而非较狭义的感官经验,它指“人们经验身体内在与外在环境的感知项目,这些身体感知项目由几种不同的感官知觉结合而成……身体感的项目于人们的生长过程中,于身体长期与文化环境的互动中养成”。简言之,“身体感”主要指“无法详细区分五感(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感官经验)的一种统合的、和谐一致的身体经验”。如饥饿感、舒适感、洁净感、肮脏感、烦、虚、威等身体感项目,都是多重感官的结合,“而且这类多重感官的讯息常与文化的隐喻结合,更是形成文化意涵的基础。”
    但如何描述和研究这种身体经验与感觉呢?这也是感官民族志在田野工作以及书写过程中所要反思的问题。对此,余舜德认为,“个人主观经验的内涵常难以详细阐述,亦可能呈现相当高的歧异性”,因此,身体感的研究,并不探究“研究对象各自主观经验的内涵”,而是探究行动中“有经验能力”的身体所呈现的表示身体经验的身体感项目、由此所形成的感知方式以及嵌入感知方式中的主体性。由此,关于身体感的研究就摆脱了狭义的感官体验,将身体体验与文化认知或观念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可以广泛使用的分析框架。
    在实践操作方面,张连海指出,感官民族志特别突出研究者自身的体验及其在研究中的作用。研究者不仅要与被研究者同处一个“地方”共同生活和实践,而且在实践活动中,研究者要“尽量模仿他者的行为,体验同样的感觉节奏和物质实践,在自身体验与他者体验之间保持相似性与连续性”,进而产生“通感”;或以启发式访谈激发被访者的多感官体验叙事等等,以此尝试无限接近于理解和呈现他者的身体感觉,进而分析其身体感项目及其感知方式。如研究者以学徒工的身份进行田野调查,即是展开感官民族志研究的一种重要方式。而在表征风格上,感官民族志写作“反对仅使用冷冰冰的语言”,提倡“分析性话语与感性话语、具身形式与逻辑形式”的有机结合,“目的是创造一个尽情享受他者世界的叙事”。
    本文可以说是感官民族志的一种书写实验,但研究者在做田野调查时并没有这种理论自觉,只是田野过程以及所获得的田野材料本身与感官民族志的理念有某种程度的契合之处。在民族志的呈现中,本文重点突出了居士在念佛修行中围绕着“困”这一身体体验以及对“困”的克服所体现出的苦行精神,并着重描述了居士在法会活动中的“哭”这一激烈的情感表达方式。可以说,“困”与“哭”均不属于视听触味嗅五种身体感官中的任何一种,但都涉及到余舜德所界定的“身体感”,同时也涉及到与身体密不可分的情感,并体现出不同的情感处理方式,如对“困”的克制,体现的是一种理性、隐忍的情感,“哭”则是一种较为直接的抒发情感方式。这两种身体感与情感是居士修行实践过程中较为真实的表露,我们可从中更真切地了解居士这一群体的某些身体感受与诉求。
    在宗教和民间信仰研究领域中,处于“修行”实践中的身体经验正逐渐得到关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均聚焦于被研究者的具体的身体经验与感受,虽有学者注意到研究者的身份与个人性的立场对研究的影响,但较少关注田野实践过程中研究者自身的身体感受。龚浩群在调查泰国城市中产阶级的佛教修行实践时,报道人所说的“如果你要理解修行带来的生命的改变,就必须亲自实践”,这一说法恰好可以用来提醒研究者,“只有以‘体知’的方式,反思自身的各种身体感觉,才能真正把握身体性的文化知识与实践,特别是宗教实践。”
    总之,研究者自身的体验与感受在理解研究对象身体感受与修行实践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研究者不仅尝试与研究对象产生“通感”,而且通过感性细腻的书写,在尽可能深入呈现研究对象的生活与生命经验的同时,也希望引起读者的移情性参与,激发其亲切感和“通感”,以此更好地理解研究对象的身体感觉与精神世界,并达至更多的相互理解与尊重。
    (本文刊载于《民间文化论坛》2020年第4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