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伦敦的城市发展呈现新的特征,其人口增长虽然没有19世纪的强劲势头,但仍然经历了相当的涨幅。大伦敦人口变动呈曲线状态,先持续增长,然后逐渐减少,从世纪末起再度缓慢增长。20世纪伦敦空间城市化特色明显。其空间扩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展开,特别是政府住房的建设和新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城市空间的扩展。这种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的均衡发展,既是英国城市化走向深入的自然进程,更是政府有意推动的结果,反映了20世纪以来英国城市化的新特征与新趋势。 一、人口变动曲线 20世纪以来,伦敦的人口变动有着明显的阶段性,表现出典型的曲线状态。如果说19世纪伦敦人口呈现出连续增长态势的话,那么20世纪的伦敦人口变动则有着相对清晰的阶段性特征。从1801—2011年大伦敦人口增长趋势图表(表1)中的曲线来看,伦敦人口变动的阶段性趋势几乎是一目了然、不言自明的。 第一个阶段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1939年。19世纪以来,伦敦人口与英国其他城市的人口一样,基本处于上升趋势。1801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伦敦人口刚超过100万,随后每十年约增长20%,到1901年达到约650万(表2)。伦敦人口的这种增长趋势持续到20世纪初,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故此,20世纪头20年伦敦差不多增加了80万人,接下来的18年时间里增长更惊人,达123万人。这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9年,伦敦人口达到了861万的顶峰,所增人口占到了全国增长人口的1/3。1939年,英格兰和威尔士的人口中有1/5是伦敦人。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中叶伦敦人口逐渐减少的时期。1914—1951年期间,有100万人离开了伦敦,搬到了城郊。1951年后,伦敦每年有3万人离开,居住到伦敦远郊,甚至超出了伦敦的行政区域范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直到1981年,伦敦人口处于缓慢的流失中。1961年跌破800万大关,后十年减少了55万人;1971年人口下降到745万;1981年下降到680万。1981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大伦敦地区在过去十年里失去了10%的人口,内伦敦失去了20%的人口,外伦敦失去了5%的人口,威斯敏斯特的人口减少了23%以上。1988年,伦敦人口下降到670万,比1939年下降了22%左右。这是20世纪伦敦人口的最低值。 第三个阶段是1981年以后的新增长时期,开始了伦敦的“再城市化”。1981—1991年这十年中,伦敦人口保持稳定并略有增长,1991年是682万,开始扭转20世纪中叶以来的人口减少趋势。到20世纪90年代,人口的增幅加大,2001年达到了732万。21世纪以来,伦敦人口延续了加速增长的势头,到2011年达到817万。在21世纪头十年,伦敦的再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15年,大伦敦的人口达到了863万,创造了历史新高,一举超过了1939年的人口顶峰。2017年达到882万,2018年则超过了900万。据联合国城市化预测,2019年伦敦的人口大约有918万人。 在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大伦敦的再城市化阶段,不仅伦敦人口流向发生变化,而且内外伦敦人口集聚增长的速度在加快。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两个时段,内伦敦人口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0.332%和0.525%,外伦敦人口的平均增长率为0.027%和0.386%,可见内伦敦的再城市化现象更为明显。从1991到2011年,内外伦敦的再城市化大大加速,特别是21世纪头十年速度更快。在1991—2011年期间,人口增长了170万。不过,从长期来看,大伦敦内部的人口增减是不均衡的,从1939—2015年期间,内伦敦人口毕竟减少了11%—35%,而外伦敦自治市则增长了11%—82%。 21世纪以来,伦敦再城市化程度高于英国其他城市。在英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地方行政区中,数伦敦最多,以2001和2011年为例(表3),在全英人口增长最快的十个地方行政区中,伦敦的就有六个,包括名列第一、第二的陶尔哈姆莱茨自治市(Tower Hamlets)和纽汉自治市(Newham),另外还有哈克尼自治市(Hackney)、豪恩斯洛自治市(Hounslow)、格林威治自治市(Greenwich)和沃尔瑟姆福雷斯特自治市(Waltham Forest) 21世纪以来伦敦人口的增长趋势,不仅体现了伦敦的城市人口变动情况,而且也表明了英国城市化发展的基本特征。因此,伦敦的人口变动是了解英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指示。 二、大伦敦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 大伦敦的人口变动情况,并不代表整个伦敦人口变动的特征。实际上,外伦敦与内伦敦及伦敦中心地区的人口变动趋势似乎与其正好相反,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有着显著的差异性。20世纪大部分的人口增长发生在外伦敦区域,甚至是越出了伦敦范围的地带,而内伦敦的人口不断流失。虽然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再城市化阶段,内伦敦的人口增长再度加速,但人口向更大区域扩展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一方面,20世纪内伦敦即基本伦敦郡和伦敦郡中心区的人口都呈现持续减少的态势。早在20世纪60年代前,伦敦市、伦敦市中心、内伦敦都呈现人口减少现象,内伦敦更加明显。内伦敦的人口数在1901年达到顶峰,为453万,接着逐渐出现下降的现象,到1961年降到了320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郊区化进程的加速,伦敦的人口不断向伦敦郡以外的大伦敦地区迁移,人口居住密度相应从每英亩60人减少到42人。 在20世纪相当长的时间里,伦敦地区的主要行政单元是伦敦郡(London County)。伦敦郡产生于1889年,面积74850英亩,1921年人口到达顶峰时的4484523,1931年下降到4385825,到1938年更下降到4062800,1941年只有2314700。伦敦郡构成了后来所称的“内伦敦”的主要部分。1963—2001年,伦敦核心城市(Core city)的人口从317.5万下降到276.6万。从1951—2001年人口减幅最大的几个单元依次是:威斯敏斯特39.6%,伊斯灵顿35.1%,伦敦市35%,哈默史密斯—富勒姆31.6%,萨瑟克和肯辛顿—切尔西27.5%,哈克尼23.6%,卡姆登23.3%。伦敦市的人口在20世纪上半叶也是逐步下降,从1901年的27000下降到1961年的4000,同期伦敦市中心人口也从111万下降到74万。 内伦敦人口的减少,在某种程度上与伦敦郡政府清理贫民窟、在郡外建设工人住宅区有关,也与缓解伦敦贫民窟的人口拥挤问题有关。例如,20世纪初,伦敦郡在郡边界外的埃塞克斯贝肯特里(Becontree)规划建造了第一个巨型工人住宅区。1931年这里被正式描绘成“世界上最大的市政住房地产”,1965年成为大伦敦的一部分。 内伦敦的人口减少,也与战后英国政府建设新城、疏散伦敦人口有关。在1942—1944年艾伯克隆比(Patrick Abercrombie,1879—1957)编制的大伦敦地区规划方案中,规划区的面积达到6731平方公里,人口有1250多万。他提出“绿带”的构想,把100多万人安置到绿带外的8个新城和20多座其他城镇中去。在战后的工党政府主导的新城建设中,围绕伦敦就规划了8个新城,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疏散伦敦内城的人口。 另一方面,大伦敦的人口增长主要有赖于外伦敦居民的持续增长。伦敦外郊的居民数在1881年不足100万,在以后的岁月里几乎每十年便增长100万,到1951年达到了近500万。从1951到1961年,大伦敦外围30英里宽的地带(距离查令十字路15—45英里处,即大部分绿带地区)中,人口呈现增长模式,十年内增长不少于96万。从人口密度来看(表4),外伦敦的人口密度大大增加,从1901年的每平方英里3912人,增长到20世纪中后期的每平方英里8000多人。 伦敦的人口增长甚至越出大伦敦范围,扩展到都市区(Metropolitan Area)以及整个东部地带。伦敦都市区的人口也在逐渐增长,从1901年的719.8万、1931年的1091.5万,增长到1971年的1326.2万,再到2001年的1394.5万。其中核心城市的人口从317.5万下降到276.6万,而郊区人口则从975.5万增加到1117.9万。 人口的增长促进了城市空间的不断增长。19世纪末创立伦敦郡时,伦敦的建成区就已经超过了伦敦郡范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大伦敦”这个术语,虽然所指不一,比如大都市警察区(1901年的普查中使用)、大都会水务局(伦敦郡议会用来做统计)、伦敦客运区(London Passenger Transport Area)覆盖的范围。而注册总署(Registrar General)使用了大伦敦集合城市(Greater London Conurbation)这个称呼,并且伦敦郡辖区逐渐被称为“内伦敦”。 19世纪时不属于伦敦郡的区域,到20世纪正式成为大伦敦的组成部分。在1919—1939年的岁月里,伦敦的空间增长了一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伦敦面积纵横34英里,从北部的切森特(Cheshunt)到南部的班斯台(Banstead),从西部的欧克斯桥到东部的达特福德(Dartford)。伦敦郡起初所辖面积大约117平方英里,到20世纪末,伦敦的行政管辖建成区约1580平方公里(610平方英里),但功能区则更大,包含有790万人口。若使用联合的“城市集合区”(Urban agglomeration)的概念的话,则包含更广阔的区域,人口约达1050万。 内外伦敦的人口增减情势与密度变化,证明了大伦敦范围内在20世纪时的人口以1939年为顶峰,无论是在人口总数(862万)还是人口密度(13857人/平方英里)上都是这样。而内外伦敦的增减差异,表明伦敦的人口增长主要发生在伦敦郡议会管理区域之外,即所谓的“外伦敦”地区。另一方面,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再城市化,令内外伦敦的人口都出现了再增长趋势,这是一个全新的事实。 外伦敦人口的增长与内伦敦人口的减少,使大伦敦整体的人口分布趋向相对均匀。人口从中心向外转移的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从19世纪以来的伦敦市中心区域人口拥挤现象,人口开始向四周扩散,从而使伦敦的人口布局逐渐向匀质化发展。1901年,内伦敦人口密度最高,达38476人/平方英里,以后逐步下降,到1981年最低,仅20574人/平方英里。从1920到1960年,伦敦人口密度最高的区域变小乃至消失,伦敦人口表现出明显的匀质化。不过,随着人口再城市化的进程,2005年伦敦中心区域又出现了人口密度增长的情况,但基本趋势仍是向匀质化方向发展(图1)。 尽管如此,因着历史的惯性以及21世纪以来的再城市化,内伦敦依旧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事实上,据2011年人口普查,不仅伦敦的33个行政单元全部位列“英国人口稠密的100个地方行政区”名单中,而且其中19个人口最为稠密的地方行政区也全都属于伦敦自治市,而且仍然集中在内伦敦(表5)。即使是伦敦人口最为稀少的布罗姆利区(每平方公里2061人),其人口密度也仍然是英格兰威尔士人口密度的五倍多。 三、大伦敦人口中移民数量的增长 20世纪大伦敦人口的第二个巨大变迁是移民数量的增长。如果说19世纪伦敦人口的增长主要依赖于英国的乡村与城镇移民的话,那么到了20世纪,海外移民越来越成为伦敦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移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伦敦的人口构成特质,使伦敦人口日益具有“全球性”。 英国一直有接收外国移民的历史,但一直到20世纪才逐渐有了量的增长。1851年,虽然伦敦人口中移民总量占到61.7%,但海外移民只占有限的1.7%。20世纪30年代,为逃避欧洲的宗教迫害,大批犹太人迁移到伦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来自大英帝国属地的大量移民一方面增加了伦敦的人口数,另一方面开始改变伦敦的人口特性。例如,诺丁山拥有了大量加勒比移民,香港移民定居在苏豪(Soho),锡克人集中在索撒尔(Southal),塞浦路斯人定居在芬斯伯里(Finsbury)。1951年,在英国的爱尔兰人达到472000,有色人种达到74500;1961年,爱尔兰人上升到644400,有色人种上升到336600。从1971和1981年的数据看(表6),伦敦的外国出生人口分别达到了106万和120万。 21世纪以来,除了合法移民,伦敦的非法移民也迅速增加,非英裔短期外来人口所占比例最高,进一步改变了伦敦的人口构成。仅从2001到2007年,伦敦有记录的国际移民数净增50万。伦敦的海外移民占了英国海外净移民数的1/3—1/2。伦敦的少数族裔人口从1961年的约3%,上升到2001年的29%,在内伦敦达到34%。2011年人口普查表明,伦敦非英裔短期外来人口有69000,占英格兰、威尔士外来人口的35%。伦敦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内伦敦,几乎2/3的外来人口聚居在此,尤其集中在几个自治市。其中陶尔哈姆莱茨和纽汉是2001—2011年间非英裔短期居民增长最快的自治市,分别名列第三、四位。 从2011年伦敦海外移民数量和移民年龄构成来看(表7),在大伦敦的817万人口中,英国本土出生的人口为517万,但海外移民占到了人口总数的37%左右,超过了1/3。其中来自南亚、南非和东非英属领地以及欧盟的移民数量最多。而且在伦敦的海外移民中,有半数是21世纪以来的新移民,其中近1/3已经在英国居住20年以上。从年龄来看,伦敦的海外移民绝大多数是青壮年。 可见,伦敦这个全球化城市在人口层面展现出更多的“全球性”,而不是“英国性”。其人口多样多元化,白人只占居民数的69.7%(而英格兰和威尔士整体占86%)。其经济和文化的全球性,决定了它与全球的纽带关系,和与英国本土的联系一样强,甚至更强一些,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2016年的英国退欧全民公投中,英国支持的人数超过反对人数,但伦敦却是反对人数超过支持人数,主张继续留在欧盟内。为此,曾经有10万人向伦敦市长萨迪克请愿,希望伦敦从英国独立,好继续留在欧盟内。请愿者以伦敦是“世界城市”及其与英国其他地方的人口和经济存在差异为由,认为伦敦应该以新加坡为模型,成为一个“城市国家”,仍然作为欧盟的成员国。 综上所述,20世纪伦敦的人口变动,从时间上看,总体呈现增长—减少—再增长的曲线;从空间来看,人口增长以外伦敦为主,内伦敦则几乎一直处于丧失人口的进程中。直到20世纪末21世纪初,内外伦敦的人口才普遍出现增长。从人口构成看,海外移民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分量,使伦敦具有了人口的“全球性”特征。 (本文原刊《世界历史评论》2020年第1期第67-79页。文中原有注释,引用请务必参考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