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百科 > 中国文化史 >

“鲁艺”文学系首批学员,有五位牺牲在抗日战场

http://www.newdu.com 2021-03-30 北京晚报 陈家基 参加讨论

    关键词:鲁迅艺术学院
    原标题:探寻延安“鲁艺”文学系首批52位学员足迹,五位牺牲在抗日战场
    
    左起:那沙、天蓝、萧殷、康濯、田蔚、周游(《北京日报》首任总编辑)、莫耶
    近日,笔者翻开《百年萧殷纪念文集》一书,看到一张老照片,七位知识分子面带微笑合影留念,气氛美好而温馨。底下有一行说明文字:“197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同班同学合影,左起:那沙、天蓝、萧殷、康濯、田蔚、周游、莫耶。”
    我收集萧殷的资料已经超过十年,近一年来花了较多的时间在萧殷的历史史料的挖掘考证方面,书上的这幅照片与文字,激起了我对此作深入研究的欲望,于是我开始了探索之旅。
    七位成员是“鲁艺”文学系同学
    我首先想到的是,这幅照片缘何得以拍摄?通过查阅资料,我找到了照片中的主人公之一康濯,于1979年12月29日在一篇文章《延安鲁艺之忆》中的记载:“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召开的时候,我受托邀约了外地来的代表和在北京的文学系(延安鲁艺文学系——笔者注)第一期学员天蓝、萧殷、田蔚、莫耶、那沙、周游同志,连我7人聚会了一次,并合影留念,照片以后我也各寄了一张。”
    作为萧殷研究者,自然是最先认出了萧殷:照片中左三那位瘦小却精神矍铄的男士。他有一个显著的特征,他的胸口口袋中几乎一直插着钢笔。去年,在北京晚报五色土副刊,我发表过多篇文章介绍过萧殷在抗战时期的经历,在此不再过多叙述。他以笔为武器投身于抗日救国的战争中,是党早期非常优秀的新闻记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杂志执行编辑等职。
    对于不少读者来说,其他六位稍显陌生,我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对他们做简单的介绍。
    那沙(1918-2000),原名林澄思,广东省博罗县人。1936年开始发表作品。他先后就读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1939年参加八路军,历任文艺教员,文工团艺术指导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名誉主席、编审以及《小说月报》顾问、中国剧协第四届常务理事等职。他在戏剧方面颇有造诣,创作过大型话剧《屠刀下》、《毒手》、《种子撒在人间》等。
    天蓝(1911-1984),本名王名衡,江西南昌人。笔名白木、天蓝等,他是抗战时期著名流派——“七月流派”的重要诗人之一。上世纪三十年代,天蓝就读于燕京大学外国文学系,1935年他成为左联成员,同年参加北平“一二·九”学生运动,并任学生支队的支队长。1937年春赴延安,经受了战火的洗礼。1943年任教于延安鲁艺,兼任文学编译科科长、文学系党支部书记。1982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诗作有《队长骑马去了》、《天蓝诗选》等。
    康濯(1920-1991),原名毛季常,湖南湘阴人。1938年10月,就读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他做过八路军358旅随军记者,1939年从部队回延安后,任晋察冀边区文艺协会常委、秘书,晋察冀边区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宣传部长、抗联会秘书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文艺报》常务编委、湖南省文联主席以及中国作协理事、书记处书记等职。康濯著作颇丰,有长篇小说《东方红》,中篇小说《水滴石穿》、《黑万坡煤窑演义》,短篇小说集《我的两家房东》、《公社的秧苗》、《腊梅花》等。
    田蔚(1918-1989),1939年 2月 10日,“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成立,会上田蔚被选为执委会成员。1940年在延安上演的反法西斯话剧《马门教授》中饰演马门教授的女儿。田蔚是广州解放时接管国民党广州广播电台的三位军代表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她为广东广播电视事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呕心沥血,做出了杰出贡献。
    周游(1915-1995),原名夏得齐,笔名夏梦、孟觉,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他肄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成为鲁艺文学系的学员之一,后任《晋察冀日报》编辑、特派记者。他撰写的通讯《冀中宋庄之战》、《安平事件调查真相》等,在当时反响极大。新中国成立后,周游是《北京日报》第一任总编辑兼副社长,是《北京日报》的创始人之一,也是首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
    莫耶(1918-1986),原名陈淑媛、陈爰,笔名白冰、椰子等,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1934年秋前往上海,在《女子月刊》社当校对、编辑,曾一度任主编。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上海地下党领导的“救亡演剧第五队”任编剧,投身抗日宣传和救济难民工作。1937年10月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从此更名为莫耶。起初她在鲁迅艺术学院第一期戏剧系学习,夏天转入文学系。她是歌曲《延安颂》的词作者。1938年冬,她随八路军120师奔赴华北抗日前线,任师政治部宣传干事,期间创作了大量文艺作品。1979年后,调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重新开始文学创作。
    学员牺牲前写下遗嘱请求入党
    上面这七位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一期学员。
    诞生于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鲁迅艺术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创办的第一所培养抗日文艺工作者和文艺干部的高等学府。1938年3月14日,鲁艺首期开学,当时没有文学系,鲁艺第二期首设文学系,学习时间为1938年7月至1938年11月,共有学员52名,朱野蕻、耿西和莫耶三位是1938年3月鲁艺戏剧系第一届的学员,后来转入文学系学习。当时文学系的主任是周扬和沙汀,教员有何其芳、严文井、陈荒煤以及卞之琳等文艺界知名人士。
    第一期的52名学员中,除了上面提到的7位以外,其余的45位学员,他们是谁,他们后来都去了哪里?这些都是我想了解、想知道的。经过查询资料,有31位能够通过网上资料查到,有些较为详细,有些只是只言片语。从履历中可以看到,他们后来都成为新中国文化建设的中流砥柱。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期学习刚刚结束,学员们便纷纷奔赴抗日战争前线。1938年冬,沙汀和何其芳率领尤淇、艾提、张非垢、岳瑟、莫耶、黄慕海、康濯等学员随120师去敌后。他们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和敌后的军民一起战斗。在52位学员中,有5名学员在抗日战场上牺牲,1位学员在抗战期间去世。他们留下了最为壮烈的青春之歌。这六位是:丁基、张文彦、牧军、乔秋远、雷哲如、朱野蕻。
    丁基(1917-1944),原名李百岑,大学时用名李耿,陕西蓝田人。1938年2月到达延安,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前往八路军120师,任晋绥军区《战斗报》特派记者。丁基深入部队基层和战地火线,采访了大量反映部队生活的报道,写出了许多宣传抗日军民英勇作战的通讯及报告文学,并为报社组织了许多部队通讯员,联系了一批特约记者。
    1944年9月,丁基被派往晋绥抗日根据地的前线采访。9月15日,丁基随部队参加了山西方山赤坚岭战斗。第二天早晨,他带着连夜赶写的《在敌人门口打击敌人》的通讯,加入了开府山伏击战。下午,在转移阵地中,因为掩护一名战士,不幸遭敌射击,中弹牺牲,时年27岁。
    张文彦,河北宁晋人,毕业于东北大学电气工程系,1938年鲁艺文学系毕业后赴华北工作,在129师13团训练队任政治教员。1940年百团大战时在关家垴战斗中负重伤,后壮烈牺牲,年仅26岁。在牺牲前,他掏出心爱的派克钢笔,写下遗嘱:“假使我死了,我只要求两件事:一、把我这支钢笔送给政治委员;二、请求党考虑允许我加入组织。”根据《陈锡联回忆录》记载:“百团大战结束后,我把他的要求向邓小平政治委员作了汇报,邓小平政治委员当即宣布追认张文彦同志为模范共产党员,并要第13团整理他的事迹材料,号召部队向他学习。”
    牧军,即梁传燊,广东人,他是暹罗华侨,青少年时期,在曼谷启明学校学习,热心革命运动。1938年,他来到延安,进入鲁艺文学系学习。他富有革命友爱精神,热心帮助朋友,毕业后年调赴华北工作。根据1942年7月8日《解放日报》报道,因积劳成疾,牧军于1941年在战争前线去世。
    乔秋远,原名乔周冕,笔名冠生,1909年生于河南省偃师县夹沟乡一个耕读世家。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乔秋远遂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4月,乔秋远作为《民国日报》的特派记者,赴徐州、台儿庄采访,向当时的读者详细报道了台儿庄战役的情况。1938年经中共河南省委介绍去延安。抵达西安时,乔秋远受到八路军办事处热烈欢迎,周恩来专门与他有过长谈。
    乔秋远在鲁艺文学系结业后,报名参加了鲁艺文艺工作团,奔赴晋东南抗日前线,开展前方文艺活动和采访创作。1942年5月,日军在山西“扫荡”,袭击八路军总部,在突围中乔秋远壮烈牺牲,时年33岁。
    乔秋远的孙子乔海燕,退休后花费了几年时间,根据曾祖父乔荣筠所珍藏的祖父乔秋远生前的日记和家信,整理成文,并于2017年10月出版了《于暗夜中找寻微光》一书。此书详细记叙了浸润着传统文化的乔氏大家族在抗战中的“满门忠烈”的悲壮故事。
    雷哲如的生平不详,只是在其他人的回忆录中提到他为国捐躯。李凌的《鲁艺给我留下的烙印》一文记载:1938年的鲁艺,“当时的领导、教师到每个同志,那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那种鲁迅所提倡的韧性战斗的精神,异常高涨,一批批毕业上前线,还把一部分骨干,调到山西敌后去开辟分院,朱杰民、雷哲如……许多同学都为国牺牲了。”
    朱野蕻,笔名野蕻,山西人。1935年在北平《水星》月刊发表小说。抗战开始后赴西北敌后工作。1938年间,野蕻曾与卞之琳、吴伯箫等人参加抗战文艺工作团,后赴晋东南一带从事战地文艺工作。1939年2月开始在延安《文艺战线》、《中国文艺》、《文艺突击》等刊物发表大量作品。后在抗战期间逝世,卒年不详。
    上面的那张老照片拍摄于1979年11月,当时,正值全国第四次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召开,这是迈向新时期的盛会,部分幸存的鲁艺第一期学员,出席了这次盛会。尽管历经波折,但人们不会忘记,他们为中国文艺事业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历史也会铭记这样一个令中国文学界闪闪发光的群体: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一期的52位学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