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陈岱孙 很早就知道陈岱孙这个人。在民国大学的研究中那些名校总会吸引更多研究者的注意。在很多研究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的校史著作中陈岱孙(1900—1997)都会被提到,但他绝对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陈岱孙福州人,1918年考入清华学校,1920年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27年返国任教清华学校,后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一直执教清华至1952年。之后院系调整陈岱孙被调离清华,任教北大。 很喜欢陈岱孙这个人,喜欢是因为看不明白他。在我的认知里,陈岱孙给我两大印象,挥之不去。首先他帅气优雅。仔细观察他各个时期的照片,感觉他有一种天生的贵族气。在陈岱孙这一辈人中,学兼中西而家室如此显赫者,可说是寥寥无几。用今天的话讲,在还没有出生前,他已经超过了很多人。有一张在我看来很经典的照片,那是1939年拍摄于昆明的集体照。不用说我们大多数人的眼光都被照片中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吸引住了。而我特别注意到陈岱孙,高高的个子,稍微弯曲的腿,一个大背头,眼神里面好像有点忧伤——绝不是忧郁——静静地不言不笑地望着镜头。真的,陈岱孙是一个特别上镜的人。读完这本《孤帆远影——陈岱孙与清华大学》(刘昀著,商务印书馆,2017年版),我最喜欢的是看陈岱孙的照片。他永远都是西装笔挺。这种笔挺是格外笔挺。我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民国时期的那种西装只有穿在高个子身上才有味道。留美学生中西装能穿出陈岱孙这种明星版效果的好像极少。照片里的陈岱孙,无论西装、风衣、马靴、领带,随意组合,怎么看都熨帖,只能说是骨子里的贵族气质与绅士风度的完美合体。老说清华的梅贻琦寡言少语,其实陈岱孙也差不多,话不多,但准确靠谱。商务印书馆之前出的“碎金文丛”系列有一册陈岱孙的集子,小开本小篇幅,语言平实冷静客观。跟他这个人一样,虽然五官端正,清晰可辨,可总觉得有哪里说不清楚。 其次陈岱孙活了97岁,文集只有薄薄几册,不得不说是巨大遗憾。建国后陈岱孙有长达二十年时间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怎么度过这段岁月的书里没说。不能以为历次运动造成他不写,民国时期的陈岱孙就是一个不轻易下笔的人。与他同辈学者很多都是著作等身,而他好像不以为意。作者在后记中评价陈岱孙,“淡泊庄肃、方正不阿、思虑周密、处事严谨、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历史清白、众人爱戴”,他从来没有作贱过自己,打击过他人,也没有献上忠心、歌功颂德。假如要续写陈岱孙后半生的传记,作者说以他目前的境界是无法完成的。所以这也是看过传记反而越发疑惑的原因,陈岱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玩世不恭的少年吗?显然不是。他是一个不用功学问的人吗?显然不是。他是一个寄情山水,得过且过之人吗?显然不是。在民国学人群里陈岱孙算是有境界的人,追名追利不算境界,搞人搞事不算境界,立言立功只是说对人生还没有放下,陈岱孙不写的地方绝不是空白。 如今用君子形容一个读书人,好像很奢侈。可是回到这个名词所蕴含的原来意义中找一个人来对应它,我想陈岱孙是理想人选。这种君子有老庄的潇洒,有孔孟的通权达变,有西洋绅士风范,一切都刚刚好。 关于陈岱孙有两则故事。第一则故事是说,经济学系学生每学期开学都要填写选课单,然后恭恭敬敬请系主任签批。某次某生填了“国济贸易”,陈岱孙用铅笔指一指“济”,说“改一改”,某生马上改为“暨”字。陈岱孙二话不说,把这门课用笔划掉,替他填上了一门3学分的“大一国文”(第265页)。第二则故事是刊载在1934年第8期《清华暑期周刊》的学生所写“教授印象记”。对陈岱孙如此描写:“个儿高高的,洋服顶挺,走起路来常带一根司的克(stick),有着一副英国绅士的仪态,那便是经济系主任陈岱孙先生。无论谁,只要上过他的课,便不能不赞叹陈先生的口才。虽然是福建人,可是国语讲得够漂亮,一个一个字吐得很清楚,而不显得吃力。在上课的时候,学生是没有一个敢作声的,只静心凝虑,因为他的声音是有节奏的,有韵律的,能使人如同听音乐一样,起着一种内心的快感”。这位学生没说的是陈岱孙上课对时间的把握非常精准,内容讲完,铃声响起。某次课讲完铃还没响,是铃坏了。这就是陈岱孙,但好像又不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