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1年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消失,低收入困难群众仍将长期存在。农村地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促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助力解决乡村相对贫困,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和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者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的承接和继续,是更高质量、更加全面的发展,只有脱贫攻坚基础打得牢、打得实,才能顺利实现乡村振兴,只有实现乡村振兴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当地人民带去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更多更高的向往。为人民谋福祉没有终点,乡村振兴将接力脱贫攻坚,成为新的奋斗起点。 由于经济发展的客观条件不同等方面的历史和现实原因,与其他地区相比,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更为突出。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我们要瞄准下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变化,按照目标、内容、方式等要素统筹谋划,采取系列措施,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通过乡村振兴,造福群众,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优化产业发展路径,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子 发展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需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实现,让乡村振兴的“产业脉动”更加强劲。农村出现贫困现象,除了缺乏相关乡村产业作为支撑,更缺少深度挖掘农村现有产业的潜力。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扶贫是为了填补乡村产业发展空白,挖掘原有乡村产业发展的潜力产业,通过新建或发展现有乡村特色产业项目,为贫困农民家庭创造更多获取收入的渠道,引导更多农民以不同的形式参与进来,最终实现摆脱相对贫困的目的。产业脱贫的关键是要找到产业的品牌化发展路径,突出产品的竞争优势,尤其在特色产业种类的选择上,主要依托本地区的土壤环境、气候条件等资源禀赋以及劳动力结构等综合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作物种植业、农产品加工业、畜禽养殖业、休闲农业和特色旅游等特色产业。 从产业扶贫到产业兴旺,是乡村产业递进发展的过程,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帮扶转变。产业扶贫是实现乡村产业从无到有,依托产业扶贫发展起来的特色农业项目,奠定了乡村产业兴旺的基础。产业兴旺是实现从有到强,从强到优更高阶的发展,最终促进乡村振兴。要实现这一跨越需要有效激发乡村产业的发展活力,提升农业的附加值,最终达到乡村现有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例如,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州)三岔镇靠种植马铃薯脱贫致富。2017年恩施州三岔镇与杭州市江干区四季青街道办事处结为“携手奔小康”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扶贫资金、技术、人力等相继注入。硕品农业是三岔镇引进的马铃薯精深加工企业,从种植户手中收购后,经过精深加工,变成土豆饮料、面条、硒蛋白粉等高附加值商品,随后穿越深山,摆上了杭州各大商超的货架。同时,在当地建起了扶贫车间,使23名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公司探索“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农户发展马铃薯种植,将群众“绑”在产业链上。三岔镇村民种植马铃薯热情高涨,2020年全镇发展马铃薯4.2万亩,参与种植的贫困户达1672户。马铃薯产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有利于实现农业品牌化,也为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产业兴旺奠定基础,让发展成为了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通过产业兴旺带动美丽乡村建设。 改善低收入地区发展环境,探索生态扶贫新方向 2021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这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产力,也是生态扶贫的新方向。在生态扶贫过程中,设置护林员、巡河员、保洁员等生态公益性岗位,从而将修复贫困地区生态环境与提升贫困农户经济收入相结合,为一部分具备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提供了工资收入,达到了逐步修复已经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和贫困人口依靠自身摆脱贫困的双赢效果。 生态宜居是生态扶贫更高层次的目标,它将自然生态与“三农”领域结合起来,扩展了生态保护的范围,不仅延续了生态扶贫中设置生态公益性岗位的模式,在实现农民就近就业增收的同时,让农民广泛参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实践中,还关注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垃圾、废弃农膜、牲畜粪便污染等乡村山水林田湖系统的综合性环境治理问题,探索从生态扶贫到生态宜居的生态扶贫新方向,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例如,过去几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菖蒲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治理环境,积极改造村容村貌,培育优良乡风民风,将落后的穷山村打造成为宜居舒适的新农村。这些可以在处处细节中得到印证,将村里旱厕进行整改,统一排放生活污水,安排专人清理垃圾,提升村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村里组建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协、表演队,农闲时集体表演节目、开展“最美平安家庭”“十佳致富能手”评选,将传统美德、法律常识、村规民约普及于村民。不仅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大家的精气神也更加饱满。 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探索城镇化发展新模式 民族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基本上都是将生存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脱贫难度较大地区的贫困群众迁移到生存条件较好,资源较富足的地方形成新的村落或城镇进行统一管理,使得贫困迁移群众在搬迁后得到稳定的帮扶和持续发展,最终脱贫致富。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中提到,“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改善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培育文明乡风,建设美丽宜人、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推进以县乡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公共服务、市政公用、教育教学、产业配套等配套设施的提级扩能,促进城镇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之路。 强化迁移群众的技能培训及下一代的教育教学是帮助迁移群众融入城市生活,提升发展能力的核心措施。鼓励政府及企业等社会力量采用讲座、参观、专项辅导多种方式,着重对涉及种养殖新技术、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电商服务渠道等内容展开培训。重视迁移群众下一代教育,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阻断移民及下一代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中。对于现有学校放开对迁移群众后代的入学限制,对于新建城镇没有学校应尽快建立新学校满足移民后代教育需求。 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共生共存、共享成果的现代化过程。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加快人才、资金、产业、技术等各类资源要素更快流向乡村,同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体。随着县城的吸纳聚集人口能力、产业发展能力增强,对县域城镇统筹空间布局、规划产业前景、完善基础设施要一体设计推进,让农业农村农民共享新一轮经济发展红利。民族地区新型城镇化将进一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之后,我们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做好乡村振兴的各项工作,接续推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让民族地区包括脱贫群众在内的各族人民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作者何雄浪系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屈艺系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