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淄博 魏传来 铜镜是我们的祖先用青铜铸制、用以照面饰容的妆奁用具,古人称之为“鉴”;宋代叫“照子”,又被雅称为“容成侯”“寿光先生”“金炯”(林登《续博物志》)。它在华夏大地上持续存在了几千年,从历史源头奔涌而下,生生不息。古代铜镜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发展变化,记述了先民们的艺术想象力和社会文化观念,反映的是中国人传统的审美情趣,也显现出其铜镜文化自身的系统性和时代性特征。研究这些纹饰和铭文,为我们今天认识中国古代社会文化艺术和社会意识,提供了实物证据和一个独特的视角。 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剧烈变革的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农业水平的提高,手工业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铜镜制造工艺以其绚丽多姿的纹饰、精巧细致的形态,达到了当时青铜铸造艺术的高峰。其铸造质量远超春秋时期,并被统治阶级普遍使用。 今山东淄博一带,是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泱泱乎齐之大国”。近年来,在这块大地上被发现的铜镜资料十分丰富。现介绍三面收藏在山东淄川博物馆澹庐展室的战国齐铜镜。让我们来欣赏战国齐铜镜独特的艺术风格。 十二叶纹铜镜(图1):圆形,直径11厘米;三弦钮,方钮座,素卷边缘;座外一周凹面方格带。镜体极薄,总重量不足60克,保存至今,十分不易。 镜面纹饰由地纹与主纹结合而成。地纹为羽状纹,是由顺序排列的羽翅状纹有规律排成的两方连续图案,布满整个镜背。纹饰细密而整齐。因这种纹饰近似蚕形,有学者也称蚕纹。主纹为四组十二片桃形叶纹组成:于钮座四角各伸出一片桃形叶子,叶尖微微翘起,并有一绹带向外伸展至镜缘处,然后绹带再左右向内斜向分开成两股,每股尽头又各伸出一桃状叶片。每组由三叶片伸展构成完整的花枝图案。它们以钮为中心,以钮座正方形两条对角线的延长线为介,将镜背自然均匀地构划成了四区。在地纹的衬托下,叶纹十分突出,格外醒目。主纹地纹层层交织,疏密有致,相得益彰。布局繁缛而不乱,细腻而流畅,特别是主纹叶片排列新颖别致,极具神韵,给人以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 四山纹铜镜(图2):圆形,直径9厘米。弦钮,方钮座,素卷边缘。钮座外围饰以凹面带方格。纹饰也是由地纹与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比较稀疏的羽状纹。在地纹之上,于钮座四角分别伸出四组连贯式的桃形花叶,叶尖微翘。每组二叶,以直线相连,另一叶尖接近镜缘。 四组叶纹以镜钮为中心呈十字相交。它们将镜背均匀分为四区,每区置一山字。山字笔画粗短,外廓有一细边。四个山字绕钮作左旋排列,山字底边与方钮座边线平行。山字的中间竖画较长,并伸向镜边缘与之相连,两侧之竖画上端向内转折成尖角。 此镜采用浅浮雕技法,三层纹饰清晰规整,布局疏密结合:羽状地纹繁密有序,八片花叶细腻自然,四个山字突出醒目。整体纹饰与镜体和谐统一,方圆兼备,体现了细腻的审美风格,彰显了高超的制镜工艺。 山字纹是战国镜上最富盛名的纹饰之一,也是中国铜镜上独具特色的纹饰。战国以后,山字纹在铜镜纹饰上再也没有出现过。从纹饰构图看,其山字纹样似从商周青铜器上的勾连雷纹上移植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山字镜体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构想,是以山作为天人之间的媒介而加以艺术运用。有关山字纹的含意和更科学合理的解释,还有待我们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蟠螭纹铜镜(图3):圆形,直径15厘米;三弦钮、圆钮座,宽素卷边缘。钮座外围依次饰云雷纹带、凹面形带、弦纹带各一周,由弦纹带将镜背分为内外两区。外区主纹饰为地纹和主纹组合而成。地纹为圆涡形的细密云雷纹。主纹样是在地纹之上、钮座外圈,分布一圈蟠螭纹,共饰有三蟠龙三蟠凤。 蟠龙头前端有角,后端有耳;引颈扬首,大眼巨嘴,张牙露齿;龙身上部有三趾利爪向下伸在座外弦纹带上,威猛有力;整条龙身蜿蜒蟠屈,腹部弯卷,尾巴延展卷曲伸向外缘。蟠凤身躯用双线条勾勒,形象生动,作回首反顾状,圆眼张喙,尾羽舒展。身下有一利爪,三趾粗大尖锐,伫立于钮座外圈弦纹带上,姿态遒劲美观。双翅蟠伸弯曲成C状,与蟠龙延伸出的歧肢互相勾连缠绕。虽然两翅已蟠螭状,但欲飞之态昂然,反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气息。 该镜主题纹饰为三蟠龙三蟠凤互相交连缠绕的蟠螭纹。纹饰盘结交错,连绵不断,复杂繁缛。特别是由细线条勾勒出的繁密地纹映衬着粗线条的蟠螭主纹的两层布局,不但对比强烈,而且相映成趣。整个图案层次分明,充满着诡异的气氛和高深莫测的神秘感,使人望而生畏。此镜极富古雅气息,而且保存完好,堪称上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