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文人交往 老舍 于非闇 于非闇被称为20世纪北方“京派”工笔花鸟画的杰出代表,他极重写生,每逢公园牡丹盛开,或闻某处有菊花展览,他必去观赏,时刻留神观察百卉虫鸟,勾画底稿多幅,以求精确。特别是老舍所住的四合院,成为于非闇经常光顾的场所,赏菊写生。老舍在《悼于非闇画师》一文中说:“每值我家菊开,画师必来,徘徊花间,见细瓣如针,或色微韵秀,频谓‘这怎么画呢?怎么画呢?’事实上,他并不畏难,他千方百计地想办法,把最不易摹拟的画了出来。” 于非闇年长老舍10岁。二人都出生于京城旗人家庭。新中国成立后,二人都工作、生活在北京,一个是画坛巨匠,一个是文坛大师,可谓是文友至交。老舍的夫人胡潔青还曾拜于非闇为师,学习绘画。1950年老舍由美国归国后,自己花钱购买了一座普通的四合小院。此院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老舍在此居住16年,一直到逝世。他在此创作了《茶馆》等20余部剧作。老舍在四合院里栽有很多菊花,特别是门前的两棵柿子树,每当深秋时节,红彤彤的柿子挂满枝头,老舍夫人称之为“丹柿小院”。 1958年深秋,老舍邀请于非闇等若干文友到小院赏菊雅集,议论文坛之事。在观看菊花时,老舍庭院中的柿子树硕果累累,深深吸引了于非闇,他画兴陡起,拿起画笔创作了一幅工笔花鸟画《丹柿图》。 画面上若干柿树枝由左上角斜插而来,枝上的丹柿红的彤彤,黄的泛金,果蒂翠绿,挂满了枝头,摇摇欲坠;枝上树叶茂密,有的平铺,有的翻卷,有的残缺不全,说明作者观察生活之细腻,那是被虫子咬损了边缘。叶子的着色也颇具匠心,叶子的正面是深褐色的,背面是浅绛紫色的,叶脉纹络清晰可见。两只翠鸟形态生动,一上一下,相互呼应,栩栩如生。构图打破陈规,用笔刚柔相济,着色求艳丽而不俗。尽管果实压弯了树枝,但是树枝仍倔强地成弧形向上翘起,呈现出积极向上的勃勃生机。此画表现的意蕴犹如黄庭坚“柿叶铺庭红颗秋”之诗境。于非闇在画面左下用瘦金体落款“老舍家看菊花见丹柿满树亟图之 非闇七十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