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非遗学科教育的启示和改进方案 上面介绍了韩国非遗学科教育的现状。总体来看,虽然已经起步,但是韩国不仅开设非遗学科的高校不多,相比较于政府推进非遗保护工作的力度,以及重视非遗保护工作的专门性而言,非遗的学科教育重视程度不高,学界对这个话题也没有讨论。笔者认为,这固然和当前韩国政府轻视人文学科发展的大趋势有关,更大的问题是学术界对建立和发展非遗学科教育的必要性仍然存在着质疑,更倾向于把非遗仅仅视为一个保护实践的工作概念。 从学界来看,非遗学在理论上能否独立是一个关键,关键中的关键是非遗作为学术概念的独立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韩国的情况都表明,“非遗”这个概念从一般文化遗产中独立出来,的确来自保护实践的需要。而且随着实践中对非遗文化属性和特征认识的加深,这一概念不断得到修订,大大推进了非遗工作的开展,甚至是更新性的发展,显示出理论的巨大推动力。韩国就是很好的例子。如前所述,韩国较早就建立起非遗概念,称之为无形文化财,针对传统艺能和技能进行保护。但这个工作从一开始就受到学界的批评,“反传承”是最为严厉的指责。以后响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的“非遗”概念,被认为是顺应时势,给韩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改革提供了理论的依据和世界级的平台,全面革新的结果在教育上体现为上面提到的双轨制教育体系和高校非遗学科的起步。也就是说,一个来自实践的工作概念,在逐步理论化的过程中越来越成熟,反过来引导和推动了工作的进程。这不正是学术发展的理想轨迹吗?! 实践已经表明,非遗是一个独立的学术概念。从学理上来看,虽然非遗概念和以往其他学科的认识有关联,但是非物质和遗产两个概念的结合,提供的是一个新的阐释和分析的视角。尤其是这里的“遗产”概念,不是面向过去的、死亡的含义,而是包含着财富和传承两个重要意义。即,作为非遗的遗产是一种积累下来的有传承价值的财富,需要通过了解、管理和应用使这笔财富得以传承下去,并实现增值。这也是韩国把“无形文化财”概念改为“无形遗产”概念的理由所在,强调文化财富的传承。因此,完全可能且有必要从学术理论上厘清和界定非遗这一概念,建立起作为学术概念的非遗学科体系。 从实践来看,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非遗的价值依托于人,非遗最脆弱的部分是传承群体的萎缩,强调群体传承的延续性。那么,作为一种教育手段,非遗教育绝不仅仅是对非遗项目和指定传承人的抢救式保护,而是面向民众全体的文化传统传承教育,以期通过这个教育实现传统文化的二次传承。以此为目标来看,高校的非遗学科教育势在必行。韩国的经验证实了这一点。 韩国的非遗教育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从单一扶植指定传承人的传授活动,转变为构建综合性的文化传承教育体系。这一变化可以模拟为下面这个示意图,表现为金字塔模式向铁三角关系的转变。 图2 韩国非遗教育方式转变示意图 (庞建春制图) 图中左边的金字塔代表的是传授教育馆从进修生到履修生到助教的教育模式,囿限于保有者的单传,实行淘汰机制,这样做不仅导致其发展和社会发生断裂,而且也带来内部的分裂。相比之下,新的多元化教育体系把原有的金字塔模式改变为铁三角关系,传授教育群体是铁三角中的一个顶点,另外两个点分别是高等教育和其他社会教育(包括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普通成人和外国人等等),他们共同形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教育磁场,托起新时代非遗传承的平台。其中的高等教育承担了两个重要的功能,第一是为非遗保护和传承提供理论基石,第二是培养从事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的专门人才。也就是说,只要是把非遗保护视为未来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那么就必须发展高校的非遗学科教育,以培养必需的人才队伍和高精尖人才。 然而如前所述,由于在高校领域是否有必要设立专门的非遗学科尚存质疑;即便开设学科,对于如何制定学科教学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等等,也还需要经过认真而深入的讨论。这些都造成韩国高校非遗学科发展的滞后,而那些先行一步建学科、开课程的尝试所提供的经验就尤其宝贵。 从实践经验来看,高校非遗学科教育是保证非遗传承教育“双轨制”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韩国的非遗传授教育仍然将以保有者为中心的师徒传承作为主体,这个方式能够保证非遗的技艺传承经过10年以上的熟练过程,这是现有学校教育体系无法完成的。与此同时,高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补充和提升作用也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提供专门的理论人才、管理人才、研究人才和其他应用型人才。笔者将高校的学科教育列为非遗教育铁三角关系中的一个端点,理由正在于此。不过,作为一个尚不成熟、还在摸索中的学科体系,需要强化、补充和修正的部分还很多。有鉴于此,针对上面介绍的韩国非遗学科教育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改进方案。 1.根据非遗定义和分类,建立学科理论体系,开设本专业的系列理论课程。 就高校非遗学科教育而言,非遗学在理论上的独立是一个关键前提。在工作实践中建立起来的非遗定义和分类体系,还需要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完善,包括与原有学科概念和分类体系厘清关系。通过界定非遗的学科概念,划分学科门类体系,建立起一个理论上独立的非遗学,在这个框架下,开设非遗学的系列专业基础理论。不能停留于开设打着非遗旗号,实际上讲授原有科目内容的做法;更不能以跨学科为由,实行的却是简单的科目加法。 2.根据非遗保护的特点,加强非遗教学中实践活动的比重。 非遗是一个来自实践的观念,应该注意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实践性特点,学科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知识灌输,而应该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囊括教育、展示和文创等内容的新型教育方式。现有的高校非遗科目中已经有不少和实践密切相关的课程,但这还不够。设置非遗学科的学院或学校,有条件的应该建立博物馆,或者与相关博物馆建立常规化的交流关系,或者定期举办展示会,为学生提供实践和展示的舞台。另外,应该设置能直接和文化产业相结合的课程,实现从设计、创作到展示或销售的无缝衔接,提升非遗学科教育的应用性。 3.在遵循非遗教育跨学科性质的基础上,培养特定方向的专门人才。 现有非遗学科的尝试已经表明,这个学科具有非常鲜明的跨学科性质。为了避免流于简单的多学科加法,除了上面第一条提到的建立明确的非遗学理论体系外,各个学校根据自身基础和优势,在非遗学科内部设置相应的专业方向,兼顾科目间的交叉联系。科目还应该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育阶段,开设多元化课程,提供便于科目链接的选课系统,以便面对更为多元的学习需求,既不流于空泛,又不故步自封。 4.鉴于非遗学科尚处于起步阶段,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和资金上的扶助。 学科建设离不开政策导向和资金上的助力,尤其是起步期。从韩国经验来看,在人才选拔和出路上应该兼具开放性和专业性。开放性指的是降低入学门槛,避免单纯因为技艺或者文化知识上的不足,而限制学生进入这个专业领域。专业性指的是将非遗视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在打好学科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学生成为该领域的特定专门人才,提供专门的教育。具体来讲,选拔学生时,适当倾向于包括保有者在内的拥有非遗技艺的人才,为其提供理论学习的机会,培养新型的非遗传承人。在毕业条件上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允许提交非遗创作或文创成果作为毕业作品。再者,还要加强经济上的扶植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以期获得更多优秀生源,帮助他们。另外,相应的文化机构、宣传机构、教育机构和观光行业等等,招聘职员时对非遗专业的毕业生应有政策上的倾斜。 总之,从韩国的经验来看,重视非遗保护和非遗教育已经形成共识,但是对高校领域建立非遗学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认同度仍然不高。目前高校非遗学科教育实践才刚步入萌芽期,他们的经验显示出了非遗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和理论特点,同时也启示我们应该加强非遗学的学科独立性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培养在非遗方面素养和能力更为全面的人才,提升非遗研究的实力。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21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