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观点 >

让长江文物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首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长江文明馆举行

http://www.newdu.com 2021-11-12 未知 明海英 参加讨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明海英)11月6日,首届长江文化学术研讨会在长江文明馆举行。会议以“新时代长江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深入挖掘长江文化源远流长的丰富内涵,系统研讨长江文化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探寻拓展保护、传承、弘扬好长江文化的路径模式。
    仍然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开幕式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代表夏泽翰通过视频致辞。他表示,河流是生物、地球物理和文化多样性丰富的地方,是运作良好的生态系统。它们赋予我们生命,使人类能够生存,并且建立了生物和文化多样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给我们的启迪是:要共同努力找寻人类与自然存在之间的解决方案,仔细研究如何在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地推进现代化。
    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冯天瑜在视频演讲中,梳理了长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优势。他说,长江流域自然资源丰厚、人文兴盛、经济繁荣,至今仍然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
    “长江流域绵长宽广,文化博大精深,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保护利用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进一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亟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表示,长江流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类型丰富、历史悠久。在全国1/5的土地上有全国1/4多文物古迹,基本涵盖了全国已发掘的大部分文物古迹类别,在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且长江流域文物古迹分布均衡,相对集中,其中以湖北、四川、江苏、湖南、浙江和江西等地居多。同时,长江流域的湖北、重庆、江苏等都是教育大省,高校、科研院所集聚,专业人才汇集,为长江流域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后备力量。
    长江是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源远流长的长江文明是中华文明传承不辍的重要基础。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沈壮海在致辞中表示,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两大象征,“江河互济”形成了中华文明的宏伟气象,自东周以降,黄河—长江双峰并峙,“风-骚”竞辉,“儒-道”相济,构造了中华文化“和而不同”的多元一体格局。长江与黄河一起,构成当代中国最具典型性的国家标识,共同建构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让长江文物活起来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国家文物局原局长刘玉珠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长江保护,亲自擘画长江宏图,2016年至2020年,先后在重庆、武汉、南京三次主持召开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多次深入长江沿岸考察调研,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把脉定向,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他指出,面对长江发展的新要求,要深入贯彻,积极落实,自觉践行,充分利用长江资源禀赋,从文化强国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的角度,在“绘就山水人城和谐相融新画卷”方面,让长江文物活起来,长江文化大旗扬起来。刘玉珠表示,要站位高远,面向世界,双向交流。用更广阔的视野、更长远的目标,让长江文物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载体,让长江的经济文化走向世界,拥抱世界。
    中华民族的先民在长江流域创造过无数的文化辉煌,保存至今的文化遗产丰富多样,构成了“长江文化”的主要内涵。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表示,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长江沿线省(直辖市)共有全国不可移动文物30.6万余处,约占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总量的39.8%。它们共同构成了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成为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坚实支撑力量。
    研讨会由武汉市社会科学院、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长江文明馆(武汉自然博物馆)联袂主办。会议在坐落于武汉园博园(武汉自然博物馆)中心区域的长江文明馆举行,意在强调弘扬长江文明、赓续长江文化之重要意义,同时,也借此机会通过长江文明展示空间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