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故纸寻踪 《上海书讯》 接连两个周日上海都下雨,依然去福佑路旧书市场淘书,常有人说下雨天旧书市场可能会有好货出现,此言不虚,还真让我赶上了一回。 那天先去的福民珍宝城四楼,因没赶上早趟,也没抱什么希望。但去得晚也有好处,可以静心挑书,不用像早晨抢来抢去的。在小毛、阿杜、小张等几个熟悉的书摊,均未发现中意的书刊。中间有个小伙子的书摊,看到有些旧资料,套在一个塑封袋内,我拿过来一翻,是5 本《上海书讯》,署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筹委会文教股编印,第三期至第七期,每期24 至44 页不等,中间还有插图,1950 年至1951 年出版,不定期刊,非卖品;还有六七份油印的外文书店资料。这都是我所喜欢的,非拿下不可。一番还价后收入囊中。 有一份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上海书讯》从未见过,或许是我眼拙,也可能是淘书时没注意,对于那个时期的书业史料,一般淘书者并不一定会关注,而对于我来说却很重要,书业和书店的相关史料,以及民国时期的出版资料,一直是我淘书中的重点,但有时也力所不能及,如有一次遇到沪上某书局的发票、合同、照片、信札等,开价五位数,实在负担不起;另有一次在犀牛书店的柜內看到一批商务和中华的宣传册,但店主说是自留的,不卖,令人无可奈何。此见《上海书讯》,必欲得之,决不错过。那么这份《上海书讯》究竟好在哪里?刊物中有这些文章: 《一年来的出版工作》( 叶圣陶)第三期 《陆蠡之死》( 吴朗西) 第四期 《关于书的几个问题》( 向达) 第四期 《童联书店开幕》第四期 《华东人民出版社成立》第四期 《上海出版界的旧恨》( 图片) 第四期 《读了关于书的几个问题》( 胡愈之) 第四期 《利群事件的血债》第四期 《严正处理旧连环画的问题》第五期 《转变后的文德书局》第五期 《“大众图书出版社”的连环图画》第五期 《对春明书店侵犯版权事发言》( 方学武) 第六期 《从春明事件谈到上海出版界的混乱》( 篷子) 第六期 《连联书店一年来的工作报告》( 黄仲明) 第六期 《“时代”十年》第六期 《向志愿军战士捐赠图书》(图片) 第六期 《商务中华的检查旧出书刊工作》第七期 《上海书讯》中多会议纪要、政策宣传、书业革新、动态等内容,撰稿的文章不多,但数据统计不少,算是特色之一。《上海书讯》涉及新旧交替时期书业的转型和出版方向问题,在几期刊物中就有“全国出版行政会议纪要”“关于扩大抗美援朝宣传”“为完成今年出版任务而奋斗”“为进一步展开抗美援朝运动上海出版界订立爱国公约”“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章程”等文章,对于新中国成立后出版和图书销售怎样适合新中国、符合时代的要求,都提出了相关要求和建议。 《上海书讯》出版方上海书业同业公会,是1930 年在上海书业公所、书业商会和新书业公会的基础上整合改组而成的出版业同业组织, 以维持增进同业公共利益及矫正同业弊害为宗旨。上海书业公会从创办开始,始终遵循维护书业利益、促进书业发展的服务理念, 致力于实现比传统行会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影响更大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功能。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保障会员书店的经济利益, 开展细致周密的书业调查;维护出版自由, 推动文化发展, 查究不良读物;广泛支持公益事业, 努力协调内外纠纷, 积极参与公共活动。新中国成立以后,对上海书业同业公会进行了改组和纳新。《上海书讯》创刊时间应在1950 年前后,这份不定期刊距今已六十多年了,浸润着浓郁的时代痕迹,而且作为上海书业同业公会会刊,是非卖品,一般只赠送给其会员单位。但这是一份用心办的刊物,详细记录新中国成立初期书业的状况,弥足珍贵,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都具鲜明的时代特色。《上海书讯》是什么时候终刊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请教了上海图书馆的祝先生,他说上图存有“1950 年- 1951 年《上海书讯》七期”,且在本部的馆内,祝先生建议我去复制一套,可作资料使用。于是我按祝先生给的邮箱地址,发邮件问了上图文献资料室复制部。复制部很快回了邮件,说上图不存此刊,这又让人心生遗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