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既是文学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关系到文学史的编撰、文学批评、文学教育、文学传播等一系列文学实践领域中重要问题的解决。新世纪以来,关于这一课题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不同领域的学者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其中,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见,在这样的研究背景下,想要在文学经典的研究中开辟新的领域、提出新的观点并不容易。近日,《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976—2016)》(张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12月版,以下简称《经典建构》)一书,从文学传播学的角度另辟蹊径,在近40年媒介文化嬗变的视野中为文学经典的理论建构和批评实践给予了颇具启发的研究,是文学经典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 《经典建构》一书基于近四十年来国内文学经典研究的理论路径、理论成果的系统性爬梳整理,将新时期以来文学经典论争的发生、发展及文学经典研究的困境与媒介文化变迁相关联,对文学经典的理论论争和批评实践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梳理大量的资料,在还原论争展开的文化现场的基础上,呈现四十年来文学经典论争的总体风貌和发展脉络,展示了当代媒介文化变迁与文学经典生成和文学经典研究的深刻关联,以学术史研究的形式回应学界关于文学经典的终结问题的讨论。 20世纪80年代,启蒙主导的媒介文化成为文学经典论争的主要语境,在以纸质出版为主要媒介的背景下,学术界关于文学经典的论争主要集中在现代文学研究领域,完成了对现代文学经典的初步建构;20世纪90年代的市场化进程和媒介文化的大众化转型中,文学经典论争的主体、批评的话语资源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经典研究呈现出一种泛化的倾向;进入新世纪以来,信息网络化、媒介融合的趋势加剧,社会文化媒介化程度加深,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从传统的纸质媒介扩展到网络空间,大众文化、消费文化、网络文化等以层出不穷的新样态消弭和蚕食着经典与大众、雅与俗等界限,文学经典的话题被媒介制造的事件和话题裹挟其中,在各种各样的“终结论”的语境中,反而为学术界对文学经典问题进行认真反思和理论重建提供了契机。 为避免将不同的观点放在同一个历史横断面上进行正确或错误的简单判断,本书作者选择了“论争”这一更具动态性、对话性、包容性的角度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通过“论争”角度的选择,将不同时期学术界对“文学经典”讨论的历史语境、相关事件和理论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结合起来,分析、把握这一时期关于“文学经典”讨论的理论话语及其得失。如此,大大拓展了研究的视野,突破了紧紧围绕学院派专家学者的系统性、理论性的话语实践的局限,将理论探索、批评实践、文学创作、文学阅读等丰富而复杂的文学经典现象整合到研究中,并对论争中不同话语的文化立场、理论来源及发展等问题加以综合考察和反思。这种整体性的研究,也是《经典建构》一书中特别值得肯定的。 近些年来,从各种文化现象出发的有关文学经典“解构”论调盛行,有研究者认为文学经典已经沦为文化符号,“文学经典”的生产机制已经改变,进而提出“文学经典”作为价值评判的理论话语已经失效,“文学经典”的概念因为无法提供对当下文学现象的有效解释而被“终结”,或被抛弃。这种解构主义的论调实质上混淆了围绕各种文学经典文本出现的危机现象和文学经典理论的关系。通过废止“文学经典”的概念来解决文学经典文本的危机是一种鸵鸟政策,不论运用怎样的概念,都无法回避对文学作品的价值进行品评和区分,我们总是需要以典范性的文学作品为文学批评提供标准和尺度并推动文学理论的发展。因此,直面文学经典文本的现实困境,需要研究提供对文学经典认知、评价、阐释、传播的整体性的理论思考。我同意黄曼君先生所言,无论主张解构还是建构,都“指向现实矛盾发展的历史进程,指向历史发展的未来”,《经典建构》一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对近四十年来文学经典论争的历史回溯,更在于它对文学经典理论重建的思考和努力。 当前,我们正致力于构建中国文艺理论话语体系,文学经典的理论建设和批评实践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经典建构》一书将国内关于文学经典的讨论置入国内媒介文化和文艺研究的本土语境中,以西方的文学经典论争作为理论参照系,形成了一种中西理论对话的关系,倡导建构具有人文性、民族性、时代性的文学经典话语体系。“文学经典理论体系的重建是一个系统的建构过程,非一人、一时之力可以完成”,研究文学经典问题,文学传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维度。按照本书的研究路径,进一步建构媒介文化对文学经典形成与传播的影响关系、深入研究媒介文化对文学经典论争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机制等都是富有创见的话题,期待更多的学者能在这一学术领域里有所作为,作出新成绩。 《中国文学经典建构的理论与实践(1976—2016)》书影 (作者系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