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载入党章。2021年8月27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民族工作领域的重要指示要求,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纲领性指导,同时也为民族高校在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发挥好“火车头”和“领头雁”效应,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进方向。 民族高校是涵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快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传播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强音,是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指示的要求,同时也彰显出民族高校是推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伟力的“宣传高地”和“坚强阵地”。民族高校集聚了日用不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禀赋,在校园绘制出一幅56个民族同唱一首歌共荣共生的壮美画卷。在教育教学传播路径上,运用了跨学科、多学科交叉的理论知识,科学集中阐发了“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向学生高度阐扬“五个认同”的文化内涵和学理价值,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可以说,民族高校为讲好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素材和典型案例。 找准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和落脚点 民族高校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并作为衡量和践行民族工作的“试金石”和“指挥棒”,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历史自觉和学术自觉的精神,阐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基础、基本内涵、价值意蕴,努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标识性的“时代画音”,通过多维多元的历史镜像,照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各民族意识是一个完整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确证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历史主动精神,为构建“实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迈向“应然”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可贵的史料价值和理论储备。并以“小微片段”的方式阐释中华民族作为经济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的历史机理和发展轨辙,体现出在学理分析上既有富有洞见的理论启迪,又有深入泱泱长河对中华民族历史的探赜和追问,实现了学术理论与时代命题的同向同行、守正创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具有中国思维和中国力量的话语体系和知识体系。 民族高校发挥厚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桥头堡”作用,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具备了得天独厚的禀赋和资源,自然地营造了56个民族汇聚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和合偕习、自信自强”的高校精神,体现了“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中华文明智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了精神滋养和制度保障。民族高校精准用活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维传播矩阵。以课堂为媒,在课程讲授中,走进历史深处,用生动的历史事实梳理并解读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再到“自信”的理论逻辑,阐扬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构筑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民族高校以民族团结月、民族文化周、民族运动会、各民族节日为契机,找准当下热点对生活和教材内容的关联性,通过延展校内外的渠道和形式,用活了校内的民族团结基地,把“课堂教育+课题研究”搬进基地,把学校民族博物馆里的文化资源、文献资料作为课程建设的“教材”让学生们慢慢品、细细读,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请进校园为全校师生拧紧思想的“龙头”,补足精神之钙。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贯穿于民族工作全过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时代之需,人民所愿,须构建一套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且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到学科规划建设中,以过硬的理论自觉阐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科学构建这门学科提供完整的史料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将民族高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 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作为民族高校理应走在前,率先垂范,切实发挥好民族团结的“排头兵”和“火车头”一职,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于民族工作创新改革的始终,秉持民族高校的育人特色和资源禀赋,坚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方面,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把民族高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和“先锋队”,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示范基地”,成为促进各族师生广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金牌样板”,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常开常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为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有利于把民族高校打造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排头兵”。在课程规划和教材建设方面,以课程建设为重要阵地,让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说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教学为重要课堂,延长课后服务,延伸“第二课堂”,紧紧围绕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举办一系列“民族团结故事我来说”、“民族英雄人物我来讲”的演讲赛、朗诵赛、辩论赛等活动。并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思”,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国家通用教材在民族高校走深走实,推动民族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发挥了课堂建设为“主渠道”,以教材为“试验田”,以教师为“主力军”的闭环式教育教学路线。让教师在课堂上用透彻的学术理论和思想理论为学生解读好文献中书写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演进的壮美史诗;解答好中华民族“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回音、现实之答、未来之问;阐释好中华民族是历史共同体、政治共同体、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社会共同体的逻辑机理,感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的路线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开通“线上慕课+线下实践+学习强国”等泛时空教学空间,大力推行“走出去”和“引进来”,开展以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为主题的沉浸式的大宣讲和大体验活动,并把各大高校知名学者和大咖请进来开展专题讲座、分享会、报告会、学术交流会,为学生成长成才赋能加持。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让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就是你来我往、频繁互动,共同开拓这片土地,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牵引出“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历史逻辑、思维逻辑、学术逻辑。通过走进历史,回应现实之问,解答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精神,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根于各族青年学生心中,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理念在各族青年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形成强大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文化自觉、行动自觉。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加强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深悟透,让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用“大历史观”和层层环扣的理论阐发中华民族在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等方面形成的共同体格局,彰显理论分析释放的逻辑力量,进一步推动对“五个认同”的高度认同,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让青年大学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新晋粉丝”。 通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推进高校与社会协同育人的联动效应,凸显民族高校是培养优秀民族干部队伍的“蓄水池”和“孵化器”。民族高校立足于“四有”青年的育人机制,在政治思想上,弘扬“西迁精神”“老西藏精神”,打牢青年学子爱国情、报国志的思想根基,把个人的选择融入并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中,鼓励青年学生到边疆、到基层、到民族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建功立业,为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一批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干部队伍提供了主动的精神力量和坚实的人才支撑,让新时代青年干部队伍的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充分彰显。 创新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民族理论方面作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一项最新理论成果。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须以“排头兵”和“冲锋舟”之势,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多维的传播矩阵,努力把民族高校建设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这既是新时代赋予民族高校的使命和责任,也是彰显民族高校“和合”文明弄潮涛头的新标杆新形象。 民族高校的育人特色和资源禀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日用不觉的思想资源。民族高校在课程建设方面,积极编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材和讲义,在课堂教学中,以视频、讨论、问答、沉浸体验的形式,向各族青年大学生揭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思想基础、理论逻辑及其本质特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活动,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完成实践报告,结成师生联动合作的共建项目,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和创新的实践体系。加强学生对“五个认同”的认知和理解,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学生真切感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生动场景,让青年学生把个人发展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把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力量之魂、维护国家统一之根牢牢扎根在祖国大地上。让民族高校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推动力量,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倡导者、坚定实践者,成为其他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新标杆、活样板。 民族高校整合学科资源,实现了理论储备与学术话语的精准对接,赋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应有内涵。史料是学术之本,在学理阐释上,民族高校旨在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前沿性与理论先导性的有机统一。盘活了各学科的学术资源,推进了历史学、考古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跨界协作,实现了知识共享、理论互补,借鉴了其他学科领域丰富的理论资源和知识储备,推进民族学和民族理论与政策在前沿领域的知识生产,提供了多元性的话语空间,形成了跨学科、多学科有机交叉的完整解释系统。在知识的传播和话语建构的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回溯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的维度,正确理解民族的共同体性和差异性、一体和多元、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构成互洽逻辑的关系,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并育共存而不相悖的哲理精神,赋予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应有内涵。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民族高校发挥了革命叙事红色基因的精神高地作用,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色,以高质量课程建设为特色,以民族文化为底色,以革命文化为本色,彰显多维学科的逻辑力量,形成完整综合的史料体系、话语体系、教学体系、学术体系,为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提供了全方位的视角和科学全面的阐发。 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政府协同育人的新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高校的精品思政课程,在教育教学上实现“理论精课堂+实践大讲堂+网络新课堂+示范微课堂”的教学路径,凸显这门课的重要性和时代性。一方面,在理论精课堂的打造上,实现了以规范教材为抓手,把老师和学生紧紧捆绑在一起,通过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项目设计,做足了走访和调查问卷工作的功课,通过问卷数据,及时让教学工作者了解学生们所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以便老师们因材施教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创新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使课程内容和目标有效衔接、循序渐进,助力课程建设既有理论深度,又有时代力量。另一方面,以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形成协同育人的理论对话和实践平台,延伸思想触角,通过大讲堂、网络课堂、沉浸观摩体验等形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宣讲纵深推广于中小幼学校、社区、军队、企业、机关、乡镇等场所,充分发挥“大手拉小手”师生宣讲团的育人功能,开展读书会、有奖征文、艺术展演等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烈认同,为全国高校宣讲好、传播好、践行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话音提供了可持续可借鉴的经验选择。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思想政治专题项目(2021081);2021年度成都市社会科学项目(2021BS066)】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