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延安一月》 赵超构 赵超构(1910—1992),我国著名新闻记者,长期担任《新民报》编辑、主笔,1982年主持复刊《新民晚报》。《延安一月》为其代表作。 1944年5月至7月,34岁的赵超构参加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从重庆出发,取道宝鸡、西安、经“河防”沿线,渡黄河入晋西,再渡黄河,进入陕甘宁边区,于6月9日到达延安,进行了一个多月的参观、考察,写下了十多万字的长篇新闻通讯,于7月30日、8月3日起分别在重庆、成都两地《新民报》陆续刊载,立即引起轰动性的新闻效应,在读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11月,报刊连载一结束,编辑部马上结集出版,报社老板陈铭德、总主编张恨水分别为其作序。书一出版,在重庆的新华日报社就购买二千册送往延安,毛泽东读后说“在重庆这个地方发表这样的文章,作者的胆识是可贵的。”周恩来称之为“中国记者写的《西行漫记》”。 该书共有二个版本序列,1944年11月初版,1945年1月再版,1945年2月三版,在重庆出版,这三版业界称之为“渝版”。 抗战胜利后,于1946年又出二版,列为“新民报文艺丛书”第六种,在上海出版,称之为“沪版”。这二个序列在封面上差异很大,五个版本主图案都是古元的木刻肤施城(即延安)。沪版封面有底色,初版为淡绿色,再版为淡黄色,木刻画都为赭色,旁边有“新民报文艺丛书之六”一行字。渝版封面无底色,木刻画套色为鲜红色,旁边没有“新民报文艺丛书之六”这一行字。在渝版内,封面也有差异,一、三版基本相同,图案在右边,在中间仅占一半的位置,再版就不一样,图案位于左边,且通栏为图,未留底边,占整个封面三分之二的版幅。为何有这些变化,现在不得而知。另外从纸张看沪版用纸较渝版手工纸好得多,沪版封面用特制道林纸,而渝版封面就是几页土纸内页糊在一起,加厚而已。书中配有延安木刻家古元所刻反映延安社会生活的数幅套色木刻插图,增加了不少趣味。 赵超构站在《新民报》“国民的公证观点”,“忠实地介绍和自由的批评”立场上,仔细观察、体验,大胆议论,为读者带来了一个真实的边区,真实的延安,真实的毛泽东。书中的《毛泽东先生访问记》被新闻界公认为是平实采写,左右时代、叱咤风云的人物特写的杰作。在延安,赵超构除采访毛泽东外,还采访了丁玲、陈学昭、陈波儿、艾青、范文澜、艾思奇、成仿吾、王实味等文化人,访问了延安大学、鲁迅艺术学院、边区文协等文教机构,始终用一个中立者的眼光对延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政策作了全面的审视和考察,并作了深入的思考。 《延安一月》因真实公正地报道了解放区各方面的情况,一出版就受到读者的欢迎。不久,国民党把《延安一月》列为禁书,予以查禁,但不少进步青年仍冒着危险,秘密阅读,其中不少人由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谈判,专门用一天的时间约见赵超构等新闻界朋友,称他为一个自由主义者。1992年2月,赵超构去世,新华社连发“一笔曾当百万兵,手不停椽至去时”等报道,对其一生作了高度的评价。 寒斋所藏为1945年1月重庆再版本。2005年3月,笔者曾携书专程拜访昔日《新民报》采访部主任何鸿钧老先生。先生抗战中就读于内迁北碚夏坝的复旦大学新闻系,1945年毕业后进入新民报,因业绩突出,不久就升为采访部主任。后在运动中遭遇不公正待遇,饱经磨难,但风骨刚健,刚正不阿,敢于针砭时弊,畅所欲言。体现出了一位老新闻工作者的素养和气度,让我等晚辈钦佩。听何老谈新民报逸闻,情意融融,至今难忘。最后,应我所邀,何老在《延安一月》扉页题下:“此书出版之际,我刚进重庆新民报作记者,书发行后,颇受读者欢迎,影响强烈,倾向延安者日多,政治上对共产党大为有利,国民党则不以为然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