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藏书家 近日上海图书馆找我,说今年是世界文学名著《尤利西斯》出版一百周年,该馆计划于今年6月著名的“布鲁姆”日,举办《尤利西斯》出版百年纪念展览,向我征集该书中译本译者萧乾、文洁若夫妇的手迹、书信和照片。此前现代文学馆和浙江大学中华译学馆,也向我征集过这些名家的手迹。面对收藏名家手迹这一举动,我内心不禁萌发一些纠结和联想。 我先想到,如今这么多家文化藏馆,热心征集和收藏名家书稿和书信手迹等历史原件,这的确令人欣慰。收藏和保存名家书稿和书信,对于传承历史、佐证史料、保存文化信息,都具有重要作用。多年来,人们都是依靠博物馆来保存历史原件。随着电子和数字科技的发展,书写、传播、收藏和保存的手段,已经越来越简便多样了。如今,电脑输入,互联网传播,大数据“云端”收藏等新技术,使得名家各种书稿和书信,只要一个U盘或上“云端”,就能得到最佳的保存。像《大百科全书》,以往有厚厚几十卷,现在已经有了简便的电子版。中华书局更把两千多本古籍,做成大数据储存,想看哪一本,不必再跑图书馆,上“云端”付费就能看到。我设想,随着IR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今后对名家书稿和书信等的收藏和保存,一定会有更新的科技手段。这无疑是科技带给人类文明进步的好现象。 接着我又想到,现在作家都用电脑打字,以后没有书稿手迹了。编辑帮作者改稿,也都在电脑上完成,很难再现编辑改稿的原始痕迹,更不会像著名编辑周振甫那样,把编辑名家书稿的改稿过程写书留存。至于书信,也只有电子邮件,没有书信手迹了。这样一来,以后去博物馆想看现代展品,是不是只能看到屏幕视频,很难再看到历史原件了? 想到这里,心里确实有点没想懂的纠结。 因为纸质手迹原件,不仅承载着名家书写作画年代的时代背景,同时也蕴藏着某些名家个人经历和文化的特征,以至给人有种“见字如人”的亲近感和斯人仿佛再现的魅力。所以在欢迎使用数字技术的同时,我产生出一种个人的遐想:就是希望作家们能否考虑,把著作的序或前言不用打字,改用手写。对于有重要史料价值的书信,能否先用手写留存手迹,再用打字电邮发出。这样,既符合时代潮流,也多少为后人留下一些可供研究和欣赏的名家手迹。当然,也许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因为说不定先进的科学技术,会在将来妥善解决我的这个纠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