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舒乙 那是在2004年,我要在高中课堂上讲老舍先生的作品,要提及《正红旗下》,且听说香山一带老人还不忘老舍先生。为讲得更准确,我给舒乙先生写信请教。发信时,心里惴惴不安,不知先生能否对我这个素不相识的小百姓予以回复。但很快就接到了回信:“老舍先生确实于1965年在香山体验生活,留下足迹。”并给我解释了正红旗(详见原信复印件),我举着信,从传达室跑到教室,把舒乙先生的信读给学生听,引起一阵欢呼!舒乙先生的信,是对基础教育的关心,也是对我工作的支持鼓励。在这鼓励下,我在香山一带爬坡越岭,写了《寻访八旗健锐营遗踪》,发表在大型刊物《紫禁城》上。 退休后,我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当志愿者,馆里几乎每周都有讲座,舒先生是创建中国现代文学馆的老馆长,也时来讲课,我们有机会听舒乙先生精彩讲演、合影留念。我有时也写信向舒乙先生请教,谈自己在文学写作上的困惑,舒先生都及时回信。信封上清楚地写着地址,还注上“舒”字,这是对我这个并不很熟识的小人物的信任和尊重,是大义。我感动,很想拜见舒先生,当面讨教。但我是一个很怕见大人物的小草民。记得有一次,我已经上楼到了舒先生家门前。轻轻敲了门,好像没听到声音,我没敢再打搅,竟退出楼道。其实以舒先生的平易近人,一定会接待我的,我应该再敲,再等等,我大概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至今遗憾。 我尊舒先生为师长,每年元旦前寄上挂历或台历、贺卡,先生有回复。记得两次在春节前,舒先生给我寄来亲笔写在大红纸上的福字,引起全家人欢呼,我赶紧跑到琉璃厂装裱起来,摆放家中,顿觉满堂生辉。 2014年11月,中国作协离退休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五周年展览书画摄影展,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第一幅作品,便是舒乙先生用隶书写的诗“酒多微醉书细字,言少同心都是情,小院清新豆花香,红榴满树不忍去。”我在舒先生作品前驻足良久,感到先生退休后生活闲适,我甚欣慰。但其实舒先生退休后,其实一直繁忙于各种工作。一件大事是,舒乙先生及舒济、舒雨、舒立将珍贵的无价之宝——名人藏画捐献给了中国美术馆。为此,2015年初春,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人民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规模之大,展品之精,欣赏之人众多,可谓空前,不少人看了三五次,意犹未尽,赞不绝口,不仅赞名师画作,也是赞老舍子女捐赠大义,这高尚的壮举,使这次画展的文化氛围和给人心灵的震撼达到了高潮。 展览中,有齐白石早期试笔到晚年精品的多幅作品,件件原作。舒乙先生把名人的残画一角都找出来加以题字说明,装裱成画展出,表现了对大画家的尊重。 展览后,中国美术馆艺术讲堂举办讲座,请舒乙先生主讲。我作为普通听众,提问请教,还提醒招呼工作人员给先生倒茶水,直等到会后和工作人员一起将先生送出。汽车启动,工作人员离去,我却一人站在门口。先生站在车门前向我招手告别,我一直目送先生乘车远去…… 三次看了展览后,我写了一篇文章:《一场艺术文化的盛宴——观〈人民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舒乙先生回复信说:“我要送几本儿我写的书给你。”先生主动送签名书给我,多好的事呀!我竟回复说:“有几本书,我已经有了。”我不是不礼貌,是怕先生破费。世上像我这样的傻瓜大概不多。很快,快递送来了舒先生的著作《一生爱好是天然》,内容是写老舍先生的爱好,由丁聪先生插图,此书甚是珍贵。书的开头有奇巧的印章,舒先生工整的签字:“赠汪虹”,落款舒乙。我把这本书放在了书柜最醒目之处。 2015年盛夏,我和中国现代文学馆的几个老志愿者听说清华大学有舒先生讲座,于是大中午顶着大太阳从文学馆所在地芍药居赶往清华大学,地点在校内一个大教室。我们到时已挤满了人,好不容易挤到最后一排找到座位。有人坐在了窗台上,有人站在过道儿。舒先生按时到会,开讲第一句话便是:“我今年八十了!”引起一阵掌声,是祝贺。我心里是感慨:天热,路远,高龄,还这么声音洪亮,神采奕奕!那次讲座,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舒乙先生说:“是名人之后,庆幸生在名人之家,本人学理工当工程师。后来到中国现代文学馆,退休后到中央文史研究馆,现已出了23本书,60岁学画画……”,这几句话证明了舒乙先生的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很能教育年轻人。 那天讲座后,本想单独见见舒先生,但等我挤到前边时,舒先生已被学生们簇拥着到别屋子去了。不料,这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舒乙先生。 得知舒乙先生重病住院,我想看望。赶到宣武医院,住院部的工作人员告知我已出院。不知是转院还是回家了,所以未能探望。但心里也少许宽慰:出院了,应是好转了。 今年元旦前,我照例寄了台历,几天后接到舒乙夫人的电话,对我表示感谢,我很不好意思,连忙问师母:“舒先生现在可好?”师母回说:“住院了。”放下电话后,我连声说:“这可怎么办?”当时情况,医院是不许一般人探视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到白塔寺祈祝舒先生能早日康复。春节前,我寄了一份贺卡,盼着能早日得到舒先生康复的消息。 不料,4月22日,从微信上看到舒先生于21日离世了!得知这一消息,我不断哀叹,至写此稿时,心情依然悲痛,无比沉重。十几年来,平易近人的舒先生,对我这样并不太熟识的一介平民,如此帮助、鼓励、尊重,令我感动终生。 我抚摸着舒乙先生给我的信、贺卡、赠书,看着两幅舒先生亲笔写的福字,沉思着,看着写字台上摆着的我最崇敬热爱的老舍先生的雕像,认识到:最好的怀念就是学习老师的人品和作品风格,力争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