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坚持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习近平总书记以高瞻远瞩的政治智慧深刻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等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回答了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全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 集体画像: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的优势和特色 民族高校作为培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阵地,有形有感有效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全育人”工作,构筑了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和合偕习的和谐氛围,织牢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之网,使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更加坚实,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五个一”战略,即建立了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建成了一个可听可触可视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资源库、推出了一项数字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精品课程、形成一份资政育人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培养了一批能走出去的“专精特新”宣讲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激活了“化”与“情”。以教学为重要课堂,延长课后服务,延伸“第二课堂”,推进“双师课堂”,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学好说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进教材、进教室、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并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思、以赛促行”,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校园营造了各民族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良好氛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用活了“术”与“道”。让丰富的科技资源走进校园,在教学中采用讨论式、情景式、鉴赏式、沉浸式等形式,开通了“线上教学+慕课+学习强国+线下实践”等泛时空教学空间,构建了泛在学习机会和学习环境。在线上教学中,加强师生“出镜+弹幕”的新对话交流形式,增强了翻转课堂的可视感,激发了情感共鸣,推进了“第二课堂+双师课堂”赋能“移动教学”,实现了科学技术与学术理论的融合创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用足了“思”与“行”。在学理阐释中运用知识性、趣味性、价值性的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对“平视一代”的青年学生阐释好“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突出理论的真理性和思想的强大性,引导青年学生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结合起来,做到身入基层、心到基层,真切感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基层丰富的实践样态,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拥护者、建设者和践行者。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用好了“史”与“理”。在学术知识传播和构建学科话语的维度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加强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走进历史深处,又要跳出历史的局限,用“大历史观”的视野正确理解民族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一体和多元、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物质和精神之间构成互洽逻辑的关系。在学理阐释中强调,如果不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生成格局,就不会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如果没有形成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就会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学术话语和政治话语陷入空阔肤浅的陷阱。所以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轴心,激活多层次、多学科的学术辐射效应,实现跨学科对话交流平台,加快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专题研究向综合研究优化升级。 点睛之笔:“大先生”把学术智慧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中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思政课教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经典著作,把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精髓和真谛,念好党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真经”,当好党的民族政策的“翻译家”和“宣传员”,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蕴含的精神内涵、思想意蕴、价值理念阐释好、解读好,真正成为讲好大思政课的“经师”和“人师”,让思想精深,学理精湛的“大先生”把“大学术”融入时代强音,以点睛之笔点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之光。 首先,运用理论实证主义和经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跳出历史表象,还原历史本真,尊重历史和社会发展的规律,用丰盈的事实说明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共同文化记忆,生动壮绘中华民族形成多元一体的历史,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解答了新时代提出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历史主动力量和时代之需的应有之义。例如,严庆的《本体与意识视角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以政治学的视角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植根于中华沃土,自觉于近代中国遭遇列强的围困之中,蓬勃生发于新中国建立之后,循此逻辑,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再如,郝时远的《把握主线和方向,汇聚要素和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几点思考》,梳理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逻辑,指出“一体”和“多元”的关系是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思想方法付诸实践的先导。一体是主线和方向,是56个民族的一体;多元是要素和动力,是包括汉族在内的多元。 其次,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宏观系统研究,运用了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发展思维,解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例如,虎有泽、尹伟先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为我们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历史的维度和现实理路进行了客观、全面、综合的梳理和解读,是系统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部力作。再如,刘吉昌、金炳镐的《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意蕴》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聚人心、精神引领、情感归属、文化认同的价值意蕴,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原创性论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创新的体现。 最后,以具体区域为对象,通过对区域内少数民族社会生活的“深描”,以“见微知著”的学理方法,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精神的主动力量,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例如,廖新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文化模式研究——以金沙江畔为中心的社会组织的考察》,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视角出发,以社会组织为线索,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以金沙江畔一个地势险要、民风剽悍的区域社会群体形塑的文化自信,确证了文化自信是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进一步确证了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神动力。 “大先生”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术归纳成为点睛之笔,彰显了讲好中国之治的思想伟力,用活了中国之智的学术思维,推进了用学术讲政治,用政治强学术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全面深刻了解并理解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深蕴的民族标识和精神密码。 实践经验:融通政治性和学理性、知识性和价值性,彰显“大思政课”三全育人新范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民族高校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上,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彰显“大思政课”三全育人的新范式,为民族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深刻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命题和学理阐释。层层环扣解读何为“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揭示在“大一统”政治硬核驱动下,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目标和价值追求的牵引下生发了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画卷。并从“大历史观”的角度和国家战略高度,解读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精神密码,中华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社会形成的牢不可破的共同体格局,织密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同历史记忆,推进了价值认同、心理认同、文化认同,其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纽带和思想基础。擘肌分理文献中书写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演进的壮美史诗,解答好中华民族“我们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历史之镜、时代之问、未来之答,阐释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是5000年文明史铸就的民族传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依据和来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过程中的自觉生成和主观反映。 饱含“大历史观”和“大时代观”的洞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社会意识的集中反映。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在不断“磨合”中实现了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多民族的参与和融合,形成了具有延续性因子和新生力量组合而成的共同体,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并用历史故事和历史文献确证各民族间的广泛交往、深度融合,得益于“大一统”精神内核和政治外壳的驱动。在“大一统”思想的主导下,形成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同愿景、共同诉求、共同遭际上又进一步地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成,形成了“自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下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形成自信自强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是历史如镜,镜鉴现实、预判未来的清晰路线图。 创新路径:捅开民族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进阶的“天花板”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深蕴的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初心使命,一以贯之的是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彰显的是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宣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育人的重要论断,为高校三全育人工作指明了前进道路,提供了根本遵循。民族高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作为全校学生的思政课,充分发挥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藩篱,实现守正创新,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路径,推进“大思政课”在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知识体系、教师队伍的培养、专业学科体系等方面,彰显“三全育人”的效度、广度和温度。 在教学路径上,力求把课程打造成“双师课堂”的精品思政课。通过专家网络的精讲,教师对每个专题的串讲,实现“双师课堂”为课程赋能提质。在理论教学上,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高度、力度、深度,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维传播矩阵。以“三个离不开”释放的民族团结进步的温度,让课程用起来、活起来、火起来。用好兼具政治性和学理性的工具方法,用活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实证方法,阐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选择,构建既有理论洞见的学术启迪又有实践经验的应用方案。 在教学手段上,推进“线下思政”和“云思政”的双循环育人模式。推进传统教学和虚拟教学的双轮驱动,线下教学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为载体,实现高阶性、创新性的课堂教学效果;线上教学推进“大思政课”乘上云端,加强“云学习”,让网络教育和新媒体平台成为传播好、宣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催化剂”和“倍增器”,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从学校“小课堂”推广到社会“大讲堂”融入到时代“大学堂”,成为“平视一代”融“新”更入“心”的“行走思政课堂”,促使教育在教学改革和教育平台技术升级中跑出“加速度”,推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在教学方法上,实现跨学科、多元学科理论知识储备的延伸。民族高校须以民族学为基点,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的跨界融合,实现学科的新生长点。以学生为“点”,开展有问有答,分组讨论;以交流互动为“线”,利用跨学院不同学科的学术背景,推进师生跨界合作,结成师生联动合作共建项目的“面”,实现研促教、教助研的双向传导,提升教师运用综合性学科知识向学生阐释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知识,解答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强音。 在教学内容上,阐释好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轨辙,解读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性。在“大思政课”理念的指挥棒下,不仅要提升“学”的工具,还要有“思”的拓展,更要有“悟”的升华。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做到夯实理论知识储备的传播,又要跳出学术研究的圈子,注重“大思政课”的社会效应,真正地实现理论转化和研究成果的应用,形成系统性、综合性、协同性的传播机制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体制机制,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增量创新。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推动教师成为“经师”和“人师”的教育镜像塑造。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迫切需要我们的教师既精通专业知识、做好“经师”,又涵养德行,成为“人师”,努力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民族高校在教师队伍的培育打造上,应拓宽师资队伍规模,既要建设一支关心关注关爱学生成长成功成才的教师队伍,也要着力打造一支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纽扣可敬可信可靠的好老师,更要培养一批助力学生走好学术之路的大先生,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人生。 在专业学科体系建设上,形成布局合理的“金字塔”型学科体系结构。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必要性、重要性、时代性、实践性等特点,民族高校应创新学科体系结构,从时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出发,打造以多学科、多专业为智力资源的“宽底基”,以优势学科结成联动效应的“厚中部”,以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等特色专业形成的“强塔尖”的研究生态路线,实现民族学学科为牵引其他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创新,让更多的学科、专业形成外溢效应和协同效应,参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课题的研究,使学科体系的研究更具有时代性、实践性、前沿性,推进学术智慧融入时代洪流中,为学科体系的完善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撑和丰盈的学术资源。 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前沿阵地的民族高校,应充分发挥日用不觉的资源禀赋和优势特色,立足“大思政课”的大逻辑、大方法、大实践的战略思维,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模式。民族高校应充分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大思政课”的殷切希望和总体要求,以“争创一流”的闯劲、“奋勇争先”的拼劲、“全力以赴”的干劲,切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思政课”立德树人的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贯通融合,彰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品牌效应和多矩阵传播的“雁阵”效应,为高校培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大思政课”和做好“三全育人”工作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范式。 【基金项目: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项——思想政治专题项目(校2021081)、西南民族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心2021年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体系研究”项目】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admin) |